真空绝热双层球罐及其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624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双层球罐及其限位装置。真空绝热双层球罐包括内球罐以及包覆内球罐的外球罐。限位装置设置于内球罐的顶部,并位于外球罐和内球罐之间,限位装置包括内限位筒节、外限位筒节、固定件及限位件。内限位筒节竖立于内球罐的顶部;外限位筒节竖立于外球罐与内球罐之间,并与外球罐的内壁固定连接;外限位筒节至少套设于部分内限位筒节的外周,且外限位筒节的内周壁与内限位筒节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隔;固定件位于外限位筒节与内限位之间,并与外限位筒节固定连接,固定件具有开口朝向内限位筒节的容纳槽;限位件位于容纳槽内;限位件套设于内限位筒节的外周,而对内限位筒节以及内球罐进行限位。限位筒节以及内球罐进行限位。限位筒节以及内球罐进行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绝热双层球罐及其限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层球形储罐
,特别涉及一种真空绝热双层球罐及其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真空绝热双层球罐主要用于储存低温液体介质,是低温系统的关键设备。在国家大力提倡环保、节能的产业政策下,高真空绝热双层球罐在低温液体贮运设备市场获得了广泛认可,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0003]目前,真空绝热双层球罐主要由内球罐、外球罐及支柱等部件组成,内球罐通过支柱将内球罐、内罐管路、夹层管路及内罐储存液体等重量通过外球罐传递至双层球罐基础。当设备遇到超出其设计风载荷或地震载荷一定数值时或其它原因,支柱中的一根或几根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严重时会导致内球罐连同内球罐内所储存的介质以及管路等出现向一侧偏移的现象,甚至有可能拉裂焊缝,导致内球罐液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装置以及具有该限位装置的真空绝热双层球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绝热双层球罐的限位装置,所述真空绝热双层球罐包括内球罐以及包覆所述内球罐的外球罐,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内球罐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外球罐和所述内球罐之间,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0006]内限位筒节,竖立于所述内球罐的顶部;
[0007]外限位筒节,竖立于所述外球罐与所述内球罐之间,并与所述外球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限位筒节至少套设于部分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外周,且所述外限位筒节的内周壁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隔;
[0008]固定件,位于所述外限位筒节与所述内限位之间,并与所述外限位筒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容纳槽;
[0009]限位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外周,而对所述内限位筒节以及所述内球罐进行限位。
[001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呈环形,其内径大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外径,而使所述限位件的内周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外周之间具有间隙。
[001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沿竖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且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均呈环形,外周均与所述外限位筒节的内周壁固定连接而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的内周均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内周具有间隔。
[001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限位件的材质为玻璃钢。
[0013]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导向筒;
[0014]所述导向筒竖立于所述内球罐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内周或外周,且
沿所述导向筒的径向,所述导向筒与所述内限位筒节之间具有间隔。
[001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导向筒的径向,所述导向筒与所述内限位筒节之间的距离为1~2mm。
[0016]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筒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
[001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限位筒节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所述外限位筒节的材质为低合金钢或碳素钢。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真空绝热双层球罐,包括内球罐、包覆所述内球罐的外球罐,以及如上所述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位于所述内球罐顶部,并位于所述内球罐和所述外球罐之间。
[001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球罐的顶部开设有人孔,所述人孔处设有人孔凸缘以及盖设于所述人孔凸缘顶部的封堵件,所述限位装置的内限位筒节竖立于所述封堵件顶部,并与所述封堵件固定连接。
[002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在内球罐连同其附件偏移一定值时,限位件与内球罐限位筒节抵接,从而限制内球罐继续偏移,有效解决了内球罐的焊缝被拉裂的问题。且该限位装置的结构简单、有效的保证了真空绝热双层球罐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真空绝热双层球罐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真空绝热双层球罐;11、内球罐;111、人孔凸缘;112、封堵件;12、外球罐;13、绝热层;14、支柱;15、限位装置;151、内限位筒节;152、外限位筒节;153、固定件;1531、上压板;1532、下压板;154、限位件;155、导向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6]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绝热双层球罐,适用于储存液氮、液氧、液氩、液化天然气、液氢等深冷液体。
[0028]参阅图1,该真空绝热双层球罐1包括内球罐11、外球罐12、多个支柱14、绝热层13以及限位装置15。通过限位装置15的作用,在支柱14失稳导致内球罐11偏移一定数值时仍能确保内球罐11的焊缝不被拉裂,保证了真空绝热双层球罐1的安全性。
[0029]其中,内球罐11用于盛装液氮、液氧、液氩、液化天然气、液氢等深冷液体,因此其材质为可耐

196℃的奥氏体不锈钢。
[0030]进一步地,内球罐11的材质为可耐

253℃甚至更低温度的奥氏体不锈钢。
[0031]具体地,内球罐11顶部设置有人孔。该人孔为内球罐11制作时进出内球罐11的工
艺孔。
[0032]人孔处设置有人孔凸缘111。人孔凸缘111与人孔处的周侧壁固定连接。人孔凸缘111包括一筒体以及位于筒体底部外周的凸环,凸环与人孔处的周侧壁焊接连接。筒体向上超出内球罐11顶部。
[0033]人孔凸缘111的顶部盖设有封堵件112。具体地,封堵件112盖设于筒体的顶部。该封堵件112为人孔封头或封板。在内球罐11制作完成后,将封堵件112与人孔凸缘111固定连接。
[0034]外球罐12包裹内球罐11,且与内球罐11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外球罐12底部设有多个开孔(图中未示出)。外球罐12的材质为低合金钢或碳素钢。
[0035]绝热层13位于夹层空间内,并设置于内球罐11的外周。本实施例中,绝热层13的材质为膨胀珍珠岩或高真空绝热被。
[0036]多个支柱14固定连接于外球罐12底部,并一一穿过外球罐12的开孔而与内球罐11的底部固定连接以支持内球罐11。
[0037]支柱14的底部固定于双层球罐钢筋混凝土基础上。
[0038]结合图1和图2,限位装置15包括内限位筒节151、外限位筒节152、固定件153以及限位件154。
[0039]内限位筒节151竖立于内球罐11顶部,并与内球罐11固定连接。内限位筒节151的轴线竖向延伸。具体地,内限位筒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绝热双层球罐的限位装置,所述真空绝热双层球罐包括内球罐以及包覆所述内球罐的外球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内球罐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外球罐和所述内球罐之间,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内限位筒节,竖立于所述内球罐的顶部;外限位筒节,竖立于所述外球罐与所述内球罐之间,并与所述外球罐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限位筒节至少套设于部分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外周,且所述外限位筒节的内周壁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隔;固定件,位于所述外限位筒节与所述内限位之间,并与所述外限位筒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容纳槽;限位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外周,而对所述内限位筒节以及所述内球罐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呈环形,其内径大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外径,而使所述限位件的内周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外周之间具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沿竖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且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均呈环形,外周均与所述外限位筒节的内周壁固定连接而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的内周均与所述内限位筒节的内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俊爽刘根仓罗晓钟刘东进杨阳龙兆耀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中集圣达因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