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集PTCD引流管穿刺处渗液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621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一种可收集PTCD引流管穿刺处渗液的装置,包括收集袋,收集袋包括前后设置的透明膜以及底盘,底盘上设有用于贴敷在皮肤上的胶粘层;底盘的中央开设有用于引流管穿过的开口;收集袋的侧壁上开设有引流管延伸出的引出口;收集袋的底部开设有排出口,排出口可拆卸安装有封堵装置;还包括可折叠吸附件,可折叠吸附件首尾相连呈环状套设在引流管的外围,可折叠吸附件与防水贴膜相连;透明膜上开设有操作口,防水贴膜可拆卸覆盖在操作口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收集装置的结构,通过在引流管穿刺处套设有可折叠吸附件,便于实现对渗液的吸附吸收,通过优化可折叠吸附件以及防水贴膜,便于替换,控制占用空间。制占用空间。制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集PTCD引流管穿刺处渗液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是渗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引流方法,能迅速解除黄疸,改善黄疸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是胆道梗阻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根据临床经验和检索的大量文献共同表明:对很多胆道疾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也可以是姑息性的治疗方法。例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如出现休克、肾功能不全、意识障碍,无法耐受手术,可以急诊行PTCD。晚期肿瘤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行姑息性胆道引流。
[0003]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PTCD引流管(即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使用的引流管,是指在彩超或CT的帮助下,医生用特制的穿刺针经皮刺入患者腹腔,穿刺过肝脏到达胆道,进行胆汁引流的引流)连接带刻度的集液袋,用以计数每天的引流量,但是这些引流装置在设计和应用上仅为了引流渗血渗液,并未考虑到PTCD引流管管口渗液问题。故此,存在以下缺陷:
[0004]1、无法控制引流管管口渗液情况,同时由于渗液原因,引流管固定效果不理想,易移位或滑脱。
[0005]2.引流管的渗液容易导致病原体易通过,易增加感染几率。若引流管处感染可造成逆行感染。
[0006]3.带管期间引流管管口渗液,换药次数频繁,既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又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收集PTCD引流管穿刺处渗液的装置,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集PTCD引流管穿刺处渗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袋,所述收集袋包括前后设置的透明膜以及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贴敷在皮肤上的胶粘层,所述透明膜与所述底盘的外边缘相连;
[0009]所述底盘的中央开设有用于引流管穿过的开口;
[0010]所述收集袋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引流管延伸出的引出口;
[0011]所述收集袋的底部开设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可拆卸安装有封堵装置;
[0012]还包括可折叠吸附件,所述可折叠吸附件首尾相连呈环状套设在所述引流管的外围,所述可折叠吸附件与防水贴膜相连;
[0013]所述透明膜上开设有操作口,所述防水贴膜可拆卸覆盖在所述操作口的外围。
[0014]本技术通过优化收集装置的结构,通过在引流管穿刺处套设有可折叠吸附件,便于实现对渗液的吸附吸收,通过优化可折叠吸附件以及防水贴膜,便于替换,控制占用空间。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折叠吸附件包括W状折叠的吸附体,所述吸附件的一端黏附双面胶;
[0016]所述吸附体的两端通过所述双面胶相连套设在所述引流管的外围。
[0017]便于实现收纳以及展开。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水贴膜的内侧设有用于贴敷固定所述可折叠吸附件的双面胶。
[0019]便于将防水贴膜与可折叠吸附件的局部相连后,可折叠吸附件展开绕着在引流管的外围后,将贴膜覆盖在操作口处。当需要更换可折叠吸附件时,将贴膜从操作后上剥离后,将可折叠吸附件撕扯取下。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折叠吸附件上设有撕裂线。
[0021]便于撕裂。
[00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折叠吸附件包括W状折叠的吸附体,所述吸附件上沿着折痕设置有撕裂线。
[00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引出口通过胶带与所述引流管相连。
[00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粘层是壁虎胶带。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可折叠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防水贴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可折叠吸附件展开示意图。
[0030]其中:1为透明膜,2为底盘,3为可折叠吸附件,31为防水贴膜,4为排出口,5为引出口,6为双面胶,11为收集袋,12为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2]参见图1至图5,具体实施例1:一种可收集PTCD引流管穿刺处渗液的装置,包括收集袋11,收集袋11包括前后设置的透明膜1以及底盘2,透明膜与底盘的外边缘相连;底盘2 上设有用于贴敷在皮肤上的胶粘层;底盘2的中央开设有用于引流管12穿过的开口;收集袋的侧壁上开设有引流管12延伸出的引出口6;收集袋的底部开设有排出口4,排出口4可拆卸安装有封堵装置;还包括可折叠吸附件3,可折叠吸附件3首尾相连呈环状套设在引流管的外围,可折叠吸附件3与防水贴膜31相连;透明膜1上开设有操作口,防水贴膜31可拆卸覆盖在操作口的外围。本技术通过优化收集装置的结构,通过在引流管穿刺处套设有可折叠吸附件3,便于实现对渗液的吸附吸收,通过优化可折叠吸附件3以及防水贴膜31,便于替换,控制占用空间。
[0033]透明膜以及底盘的顶部通过凹凸扣可拆卸连接。引出口可以位于收集袋顶部的一侧。
[0034]封堵装置可以是夹子。或者,封闭装置包括导管,导管的一端与排出口4相连,导管
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封盖。
[0035]可折叠吸附件3包括W状折叠的吸附体,吸附件的一端黏附双面胶6;吸附体的两端通过双面胶6相连。便于实现收纳以及展开。防水贴膜的内侧设有用于贴敷固定可折叠吸附件 3的双面胶。便于将贴膜与可折叠吸附件3的局部相连后,可折叠吸附件3展开绕着在引流管的外围后,将防水贴膜覆盖在操作口处。当需要更换可折叠吸附件3时,将贴膜从操作后上剥离后,将可折叠吸附件3撕扯取下。可折叠吸附件3上设有撕裂线。便于撕裂。可折叠吸附件3包括W状折叠的吸附体,吸附件上沿着折痕设置有撕裂线。吸附体包括无妨布层,无纺布层的一侧固定有海绵层。通过无纺布层与海绵层的结合,提高吸附效果。无纺布层的另一侧与贴膜相连。可折叠吸附件首尾相连的双面胶位于可折叠吸附件的顶部。
[0036]引出口6通过胶带与引流管相连。
[0037]胶粘层是壁虎胶带。
[0038]针对于防水贴膜的可拆卸覆盖在操作口的外围,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0039]防水贴膜的外边缘固定有贴敷在透明膜的操作口外围的环状胶粘部,防水贴膜位于环状胶粘部的内侧设有环状撕裂线,可折叠吸附件固定在环状撕裂线内。便于防水贴膜固定有可折叠吸附件处的撕裂更换。
[0040]或者,防水贴膜的外边缘固定有壁虎胶带。壁虎胶带贴敷在透明膜的操作口的外围。壁虎胶带是市售产品,具有易于剥离的作用。进而便于更换可折叠吸附件。
[0041]或者,透明膜位于操作口的外围覆盖有硅油层。便于防水贴膜的剥离。进而便于更换可折叠吸附件。
[0042]使用方法:使用时,首先将收集袋的底盘吸附在皮肤上,引流管从底盘中央的开口穿过后,从收集袋侧壁的引出口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集PTCD引流管穿刺处渗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袋,所述收集袋包括前后设置的透明膜以及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贴敷在皮肤上的胶粘层,所述透明膜与所述底盘的外边缘相连;所述底盘的中央开设有用于引流管穿过的开口;所述收集袋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引流管延伸出的引出口;所述收集袋的底部开设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可拆卸安装有封堵装置;还包括可折叠吸附件,所述可折叠吸附件首尾相连呈环状套设在所述引流管的外围,所述可折叠吸附件与防水贴膜相连;所述透明膜上开设有操作口,所述防水贴膜可拆卸覆盖在所述操作口的外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集PTCD引流管穿刺处渗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吸附件包括W状折叠的吸附体,所述吸附件的一端黏附双面胶;所述吸附体的两端通过所述双面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晖成伟静杨继金曹洁储丹凤赵汉美曾春梅孙佳欢王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