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明玉专利>正文

一种抗旱岩垂草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61 阅读:5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抗旱岩垂草的培育方法,育种环境,在河北、河南、北京、江西、湖南和湖北地区进行,亲本采用日本诸岛生长的野生岩垂草,以其中6月中旬-10月中旬花冠饱满,支茎粗壮的为母本,用我国江西吉安、姜堰地区野生的,以其抗旱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野生岩垂草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用该方法培育出的岩垂草良种能大大提高岩垂草优良品质,抗旱能力强,而且其覆盖面积大,残体提高土壤磷肥含量和无病毒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抗旱岩垂草的培育方法。技术背景岩垂草,学名Phyla nadiflora(L.)Greene,多年生草本植物,属马鞭草科, 又称石苋、鸭舌癀、鸭嘴癀、鸭舌草、过江龙、过江藤。岩垂草广泛分布于 全世界的温暖地区、常生长在海拔300 2300米的平野、山地、河滩等湿润地 方。我国岩垂草分布于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四川、 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岩垂草全株被短毛,茎细长,于砂上或岩上匍匐分枝, 蔓延可达l 2m。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上半部具粗锯齿缘,基部狭楔形,长 约2 4cm,宽O. 8 2cm,倒卵形,厚纸质,仅具中肋1条。夏秋间开紫红色至粉红 小花,穗状花序,花多密集,腋出,具长总梗,单生,椭圆形至短圆柱形,长2 3cm; 苞片卵形;花冠紫红色,由苞片间抽出,呈狭筒状,唇形;花萼膜质,2深裂,二强 雄蕊,花柱1个,子房2室。果实为核果状,长约0.2cm,广倒卵形,外果皮稍木质 化。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界原因和超载放牧等人为因素影响,我国2/3以上的可 利用天然草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退化、沙化、盐碱化,导致了草地荒漠化不 断加剧,植被覆盖面积逐年下降,生产力大幅降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影响到 整个国家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植被覆盖面积减少、草种退化是 荒漠化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农业、草原、森林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多样性的 下降或丧失,包括土壤物质的流失和理化性状的变劣,以及自然植被的长期丧 失。在草原区出现大风与春旱的频率很高,植被的衰退往往增强风力侵蚀的作 用,引起土壤流失和土壤结构恶化。目前,我国虽有众多的覆盖植物,但大多抗旱、抗生存空间恶劣、抗砂砾 滩的大面积覆盖植物品种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旱岩垂草的培育方法,用该方法培育出的岩垂 草改良种能大大提高岩垂草优良品质,抗旱能力强,抗生存空间恶劣性能强、 能适应砂砾滩地区生长,其覆盖面积大,残体能大幅度提高土壤磷肥含量和无 病毒害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抗旱岩垂草的培育方法如下(l)育种环境,在河北、河南、北京、江西、湖南和湖北地区进行;(2) 杂交亲本的选择,亲本采用日本诸岛生长的野生岩垂草,以其中花冠饱 满,支茎粗壮的为母本,用我国江西吉安、姜堰地区野生的,以其抗旱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野生岩垂草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3) 杂交方法,用人工去掉母本雄蕊,取父本雄蕊给母本柱头授粉;(4) 杂交后代后代的选育,去掉伪交株保留真交单株,分离世代选出符合选 育条件的单株,选籽种进行转下年种成株系,再用分株、插苗的繁殖方法进行连 续3 4年的种植株系选择,当株系达到稳定后,进行区域种植,确定生长发育状 况,稳定性能后,即可推种植;(5) 培育的岩垂草良种状况,用分株、插苗的繁殖方法在4月 10月进行移 植,开花期5月 11月,生育最盛期6月 10月,休眠期12月 4月,开花但无子 实,无意传播率小,全株被短毛,茎粗强长,于砂上或岩上匍匐分枝,高度2cm, 节间长1.6cm,蔓延可达3 4m匍匐生长,叶片小,花色紫白,耐寒性强,耐暑性 强,病害抵抗性强,虫害抵抗性强。本专利技术培育出的岩垂草品种能大大提高我国岩垂草优良品质,抗旱能力强, 而且其覆盖面积大,残体提高土壤磷肥含量和无病毒害的优点,匍匐生长,子粒 饱满,叶片小,检疫识别起来比较方便。本专利技术培育出的岩垂草改良种能大大提高岩垂草优良品质,抗旱能力强, 抗生存空间恶劣性能强、能适应砂砾滩地区生长,其覆盖面积大,单株比传统 岩垂草覆盖面积增大30 40%。残体能大幅度提高土壤磷肥含量和无病毒害的 优点。本专利技术取日本诸岛生长的野生岩垂草(日本品种登记第12041号,亦可采 用日本品种登记号H14-8、 H13-23、 H17-30、 H15-41品种),花冠饱满,支茎粗 壮等特点,取江西吉安、姜堰地区野生、抗旱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之特长进行 杂交。育种后种植可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北、华南大面积推广。岩垂草分株 或插苗繁殖快,增殖节约成本,简便易行,更加为以后土壤种植其他作为提供 腐殖质营养。且易管理,可抗多种病害。亦可作为药用原料,可广泛应用医学业, 整株是妇科良药,味酸,甘,微苦,性寒,能祛风,调经,清热,解毒,可治 月经不调,白带,热痢等。又可捣汁外敷治肿毒。还可绿化植物用,植株低矮, 适合作为水土保持用之地被植物。具体实施方式(1) 育种环境和目标,育种环境在河北、河南、北京、江西、湖南和湖北 地区进行;并适合在我国,特别适合在上述地区种植的,并具有抗旱能力强,花 冠饱满,支茎粗壮和抗病性能好的品种。(2) 杂交亲本的选择,亲本采用日本诸岛生长的野生岩垂草,以其中6月中旬 一10月中旬花冠饱满,支茎粗壮的为母本。日本诸岛生长的野生岩垂草具有花冠饱满,支茎粗壮的优点,但其不抗病,不抗旱。用我国江西吉安、姜堰地区野生的,以其抗旱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野生岩垂草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岩垂草具有花冠饱满,支茎粗壮,抗旱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优点。进行合理配 置杂交组合,使亲本间优缺点能相互弥补,亲本具有育种目标要求的主要性状, 两亲本具有较多的优点,且父本适应当地条件,两亲本来源不同的生态类型,遗 传差异大,成份重组高,杂种的遗传基础好。(3) 杂交方法,用人工去掉母本雄蕊,取父本雄蕊给母本柱头授粉;用人工 去掉母本雄蕊,选将要开花的母本花朵把花蕾旁边的其它花蕾去掉,左手挟花, 右手用镊子向下拔开花萼片然后用镊子夹在龙骨瓣花药部把花瓣连同花药一 并拔掉,完成人工去掉母本雄蕊。去雄后若柱头有粘性分泌物则柱头成熟,这时 取将要开花的父本花朵,去掉花瓣将父本的雄蕊在母本柱头上涂抹,授粉后取 小口袋包住授粉花朵并用别针固定即可。(4) 杂交后代的选育,去掉伪交株保留真交单株,分离世代选出符合选育条 件的单株,选籽种进行转下年种成株系,再用分株、插苗的繁殖方法进行连续 3 4年的种植株系选择,当株系达到稳定后,进行区域种植,确定生长发育状况, 稳定性能后,即可推种植。当年结的岩垂草种子为杂交种,第二年种植为杂交一代,去掉伪交株保留真 交单株。再采用分株或插苗的方法种植为杂交二代,由于基因重组表现型差异 大,选出符合选育条件的单株,再进行连续3 4年的种植株系选择。当株系达 到稳定后,即株系基本稳定不再分离,表现整齐一致,选择出符合选育条件的株 系在确定地理环境下进行区域增植,确定生长发育状况,稳定性能后,即可推广 种植,我国大部地区气候条件,山岭,沙地,洼碱地均可种植,育成可在我国大面 积推广的岩垂草良种;(5)培育的岩垂草良种状况,用分株、插苗的繁殖方法在4月 10月进行 移植,开花期5月 11月,生育最盛期6月 10月,休眠期12月 4月,开花但无子 实,无意传播率小,全株被短毛,茎粗强长,于砂上或岩上匍匐分枝,高度2cm, 节间长1.6cm,蔓延可达3 4m匍匐生长,叶片小,叶片长l. 5cm,叶身幅O. 6cm, 花色紫白,耐寒性强,耐暑性强,病害抵抗性强,虫害抵抗性强。可在我国大面 积推广种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旱岩垂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1)育种环境,在河北、河南、北京、江西、湖南和湖北地区进行;    (2)杂交亲本的选择,亲本采用日本诸岛生长的野生岩垂草,以其中花冠饱满,支茎粗壮的为母本,用我国江西吉安、姜堰地区野生的,以其抗旱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野生岩垂草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    (3)杂交方法,用人工去掉母本雄蕊,取父本雄蕊给母本柱头授粉;    (4)杂交后代后代的选育,去掉伪交株保留真交单株,分离世代选出符合选育条件的单株,选籽种进行转下年种成株系,再用分株、插苗的繁殖方法进行连续3~4年的种植株系选择,当株系达到稳定后,进行区域种植,确定生长发育状况,稳定性能后,即可推种植;    (5)培育的岩垂草良种状况,用分株、插苗的繁殖方法在4月~10月进行移植,开花期5月~11月,生育最盛期6月~10月,休眠期12月~4月,开花但无子实,无意传播率小,全株被短毛,茎粗强长,于砂上或岩上匍匐分枝,高度2cm,节间长1.6cm,蔓延可达3~4m匍匐生长,叶片小,花色紫白,耐寒性强,耐暑性强,病害抵抗性强,虫害抵抗性强。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旱岩垂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1)育种环境,在河北、河南、北京、江西、湖南和湖北地区进行;(2)杂交亲本的选择,亲本采用日本诸岛生长的野生岩垂草,以其中花冠饱满,支茎粗壮的为母本,用我国江西吉安、姜堰地区野生的,以其抗旱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野生岩垂草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3)杂交方法,用人工去掉母本雄蕊,取父本雄蕊给母本柱头授粉;(4)杂交后代后代的选育,去掉伪交株保留真交单株,分离世代选出符合选育条件的单株,选籽种进行转下年种成株系,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玉仓持仁志曹云德大出武久前渊博严万鸿王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姚明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