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压覆盖混合机构在秸秆还田中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609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压覆盖混合机构在秸秆还田中的使用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侧上端面安装有变速器,且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秸秆粉碎机构和翻土机构。通过遮挡机构的设置,当本秸秆还田机内部需要检测维修时,通过工具将遮挡机构上连接的两个螺栓拆掉,然后将遮挡机构从凹型滑轨内滑出取下即可,最后再通过壳体上的矩形开口将壳体内部的秸秆粉碎机构和翻土机构进行检测维修即可,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本秸秆还田机检测维修时的便捷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压覆盖混合机构在秸秆还田中的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为申请号202010016269.4,申请日2020年01月08日,申请时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适用于秸秆还田的翻压覆盖混合机构”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翻压覆盖混合机构在秸秆还田中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
[0004]例如申请号:CN201810082836.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式秸秆还田机,属于秸秆还田的
秸秆还田机在地面上从后向前运动,包括旋转切刀、收集网、开沟播种部和压实辊轮,收集网的前端入料口位置与旋转切刀位置相对应,开沟播种部设置在旋转切刀的后侧,包括支架、播种部和设置在支架前侧表面用于在地面开沟的开沟器,与地面接触的用于压实地面的压实辊轮设置在开沟播种部的正后方,收集网后端出料口位于开沟播种部的后侧且位于压实辊轮的前侧,收集网的前端入料口高于后端出料口。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旋耕、秸秆收集、开沟、播种、施肥、秸秆覆盖、压实等农事活动一次性机械化作业。
[0005]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在秸秆还田工作时,通常会使用拖拉机带动秸秆还田机来实现粉碎秸秆。但现有的秸秆还田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以下不足,如:1、现有秸秆还田机虽然能够将秸秆进行粉碎,但在粉碎后的大部分秸秆并未直接被翻到土壤中,降低了秸秆的利用率,虽然可以再通过另一种翻土机械来完成,但这样一来就会增加秸秆还田的成本及能源损耗;2、现有秸秆还田机上的碾压机构,由于压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故使得碾压机构在碾压时效果较差,且碾压机构通常是固定安装在秸秆还田机上的,进而使得碾压机构弹性及灵活性较差;3、在检测维修秸秆还田机内部时,由于壳体是焊接的一个整体,故需要将整个秸秆还田机反过来进行检测维修,大大降低了秸秆还田机检测维修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压覆盖混合机构在秸秆还田中的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秸秆还田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以下不足,如:1、现有秸秆还田机虽然能够将秸秆进行粉碎,但在粉碎后的大部分秸秆并未直接被翻到土壤中,降低了秸秆的利用率,虽然可以再通过另一种翻土机械来完成,但这样一来就会增加秸秆还田的成本及能源损耗;2、现有秸秆还田机上的碾压机构,由于压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故使得碾
压机构在碾压时效果较差,且碾压机构通常是固定安装在秸秆还田机上的,进而使得碾压机构弹性及灵活性较差;3、在检测维修秸秆还田机内部时,由于壳体是焊接的一个整体,故需要将整个秸秆还田机反过来进行检测维修,大大降低了秸秆还田机检测维修时的便捷性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翻压覆盖混合机构在秸秆还田中的使用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适用于秸秆还田的翻压覆盖混合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侧上端面安装有变速器,且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秸秆粉碎机构和翻土机构;所述变速器一侧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秸秆粉碎机构传动相连接,且秸秆粉碎机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翻土机构传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壳体左右两侧;所述壳体后侧连接有碾压机构,且壳体上部两个斜坡面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个所述遮挡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还包括支撑板、限位板、限位柱、连接块、矩形开口和螺纹加厚块,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相背面后侧均设有限位板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板位于限位柱上部,且限位板上端面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壳体前端面和中部上端面均设有连接块,所述壳体上部两个斜坡面呈前后对称状开设有两个所述矩形开口,且两个所述矩形开口处均呈左右对称状设有两个所述螺纹加厚块,每个所述螺纹加厚块上端面均开设有贯穿壳体斜坡面的螺纹通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碾压机构还包括支架、压辊、碾压带、限位杆、弹簧、除土刮板、环形凹槽和条形卡块,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架均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壳体中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相背面后侧,两个所述支架相对面后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压辊,且两个所述压辊外周面连接有碾压带,两个所述支架前侧上端面均设有一根所述限位杆,且每根所述限位杆外部均安装有位于支架上端面的一个所述弹簧,两个所述支架后侧上部通过支柱安装有除土刮板,每个所述压辊外周面均呈左右对称状开设有两个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碾压带内周面呈左右对称状设有两个所述条形卡块,且条形卡块与环形凹槽相卡接,两个所述条形卡块均在碾压带内周面呈环绕状分布,所述除土刮板底端面与碾压带上端面之间距离为两厘米至三厘米;
[0011]进一步的,所述遮挡机构还包括凹型滑轨和安装孔,所述凹型滑轨固定连接在壳体上部斜坡面开设的矩形开口处,且凹型滑轨内部滑动连接有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上端面呈左右对称状开设有两个所述安装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秸秆粉碎机构还包括秸秆粉碎刀,所述秸秆粉碎机构外周面呈均匀状设有可拆卸的十三个所述秸秆粉碎刀;
[0013]进一步的,所述翻土机构、安装块和翻土爪,所述翻土机构外周面呈均匀状设有十三个所述安装块,且每个所述安装块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个所述翻土爪;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三槽主动轮、三槽从动轮、第一皮带和第一保护壳,所述三槽主动轮设置在变速器一侧输出轴上,所述三槽从动轮设置在秸秆粉碎机构一端,且三槽从动轮与三槽主动轮之间通过三根所述第一皮带传动相连接,所述三槽主动轮和三槽从动轮外部设有与壳体中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一侧面固定相连接的第一保护壳;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双槽带轮、第二双槽带轮、第二皮带和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一双槽带轮设置在秸秆粉碎机构另一端,所述第二双槽带轮设置在翻土
机构一端,且第二双槽带轮与第一双槽带轮之间通过两根所述第二皮带传动相连接,所述第一双槽带轮和第二双槽带轮外部设有与壳体中另外一个所述支撑板一侧面固定相连接的第二保护壳。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通过第二传动机构的设置,通过变速器输出轴带动三槽主动轮进行转动,然后在第一皮带的传动作用下使三槽从动轮带动秸秆粉碎机构进行转动,通过秸秆粉碎刀的快速旋转,使本秸秆还田机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田地里的秸秆进行粉碎操作;在秸秆粉碎机构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使翻土机构同时进行转动,然后通过翻土爪的旋转,使粉碎后的秸秆被迅速翻到土壤中并与土壤进行均匀的搅拌,有效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且无需再通过另一种翻土机械即可完成翻土工作,大大降低了秸秆还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压覆盖混合机构在秸秆还田中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翻压覆盖混合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前侧上端面安装有变速器(2),且壳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秸秆粉碎机构(6)和翻土机构(7);所述变速器(2)一侧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8)与秸秆粉碎机构(6)传动相连接,且秸秆粉碎机构(6)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9)与翻土机构(7)传动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8)和第二传动机构(9)分别安装在壳体(1)左右两侧;所述壳体(1)后侧连接有碾压机构(4),且壳体(1)上部两个斜坡面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个遮挡机构(5);所述壳体(1)还包括支撑板(101)、限位板(102)、限位柱(103)、连接块(104)、矩形开口(105)和螺纹加厚块(106),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板(101),且两个所述支撑板(101)相背面后侧均设有限位板(102)和限位柱(103),所述限位板(102)位于限位柱(103)上部,且限位板(102)上端面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壳体(1)前端面和中部上端面均设有连接块(104),所述壳体(1)上部两个斜坡面呈前后对称状开设有两个所述矩形开口(105),且两个所述矩形开口(105)处均呈左右对称状设有两个所述螺纹加厚块(106),每个所述螺纹加厚块(106)上端面均开设有贯穿壳体(1)斜坡面的螺纹通孔;所述碾压机构(4)还包括支架(401)、压辊(402)、碾压带(403)、限位杆(404)、弹簧(405)、除土刮板(406)、环形凹槽(407)和条形卡块(408),所述支架(4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架(401)均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壳体(1)中的两个所述支撑板(101)相背面后侧,两个所述支架(401)相对面后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压辊(402),且两个所述压辊(402)外周面连接有碾压带(403),两个所述支架(401)前侧上端面均设有一根所述限位杆(404),且每根所述限位杆(404)外部均安装有位于支架(401)上端面的一个所述弹簧(405),两个所述支架(401)后侧上部通过支柱安装有除土刮板(406),每个所述压辊(402)外周面均呈左右对称状开设有两个所述环形凹槽(407),所述碾压带(403)内周面呈左右对称状设有两个所述条形卡块(408),且条形卡块(408)与环形凹槽(407)相卡接,两个所述条形卡块(408)均在碾压带(403)内周面呈环绕状分布;所述遮挡机构(5)还包括凹型滑轨(501)和安装孔(502),所述凹型滑轨(501)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部斜坡面开设的矩形开口(105)处,且凹型滑轨(501)内部滑动连接有遮挡机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丽郝小雨马星竹李伟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