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605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2
本申请涉及钢结构桥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叠合梁施工;S2.抗震结构施工:S2.1第一施工段抗震结构施工;S2.2第二施工段抗震结构施工;S3.主体结构施工:S3.1第一施工段主体结构施工;S3.2第二施工段主体结构施工;S4.变形缝施工。本施工方法通过适应不同施工段的受力情况和具体结构,在不同施工段下部设置相适应的基础结构,故本申请具有减小地铁通行对上部钢结构桥梁造成影响的效果。通行对上部钢结构桥梁造成影响的效果。通行对上部钢结构桥梁造成影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钢结构桥梁的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城市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综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日益成为城市建设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地铁车辆段由于占地面积较大,利用地铁上部空间进行物业开发,结合规划开发成住宅及公共建筑设施,可充分地铁上部空间开发其商业利用价值。
[0003]某工程为地铁上盖住宅,参照图1和图2,为了方便居民通行,在地铁咽喉区至大库顶面的通行道路上设置有钢结构桥梁2,为了区分不同地铁咽喉区通往大库顶面的钢结构桥梁,将钢结构桥梁2分为第一施工段21和第二施工段22。第一施工段21为连接咽喉区一与大库顶面,第一施工段21上部功能作为人行天桥,第一施工段21下部部分长度作为市政道路基础;第二施工段22为连接咽喉区二与大库顶面,咽喉区二与大库顶面有较大的高差。
[0004]然而当地铁通行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震动会传至上部的钢结构桥梁,使钢结构桥梁产生震动,一方面会对居民通行造成不舒适感,另一方面甚至会使钢结构桥梁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小地铁通行对上部钢结构桥梁造成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叠合梁施工:植下部基础叠合梁钢筋,绑扎叠合梁结构钢筋,分别定位放线确定第一施工段和第二施工段的下部基础与地铁结构的桩位连接点,在确定的桩位连接点处预埋若干根大直径螺栓并与叠合梁结构钢筋绑扎固定,在每个桩位连接点处的大直径螺栓上侧均设置十字抗剪钢板;S2.抗震结构施工:S2.1第一施工段抗震结构施工:将第一施工段按结构功能分为a段和b段;a段施工时,在a段处下部基础的十字抗剪钢板上均设置双向抗拔支座;b段施工时,在b段处下部基础的十字抗剪钢板上均设置球铰支座;S2.2第二施工段抗震结构施工:在第二施工段较高一端下部基础的十字抗剪钢板上均设置球铰支座;在第二施工段较低一端下部基础的十字抗剪钢板上均设置抗滑移支座;S3.主体结构施工:搭建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S3.1第一施工段主体结构施工:吊装钢结构柱,将钢结构柱下端与对应双向抗拔支座或球铰支座连接,然后在钢结构柱上端吊装主体钢结构梁;S3.2第二施工段主体结构施工:吊装主体钢结构框架,主体钢结构框架较高的一
端与球铰支座连接,主体钢结构框架较低的一端与抗滑移支座连接,在主体钢结构框架内部设置支撑桁架杆件;S4.变形缝施工:在第一施工段和第二施工段与地铁大库连接处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宽度为100mm~300mm。
[0007]在地铁上盖住宅工程建设中,为了减小地铁通行对上部钢结构桥梁造成的影响,通过叠合梁的形式与地铁大库的结构相连接,将力传至地铁结构的桩基,提高了钢结构桥梁的稳定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施工段的a段处,钢结构柱下部基础设置双向抗拔支座,第一施工段的b段处,钢结构柱下部基础设置球铰支座,通过双向抗拔支座和球铰支座相配合,缓解下部地铁通行时传来的震动,并且双向抗拔支座能够减小在a段下部设置市政道路对钢结构柱下部基础造成的影响;第二施工段较高一端的下部基础设置球铰支座来减小下部震动带来的影响,在第二施工段较低一端的下部基础设置抗滑移支座,应对主体钢结构框架具有侧向滑移的趋势,通过多种减震支座的配合,为了减小地铁通行对上部钢结构桥梁造成的影响,提高了钢结构桥梁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0008]可选的,所述S3步骤中,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到十字抗剪钢板以下,确保大直径螺栓高度部分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分别吊装钢结构柱和主体钢结构框架并固定,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直至完全覆盖十字抗剪钢板。
[0009]因为钢结构柱和主体钢结构框架的质量非常大,直接将钢结构柱和主体钢结构框架吊装到叠合梁上,可能会将已绑扎好的叠合梁结构钢筋压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为两次浇筑混凝土,第一次浇筑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分别吊装钢结构柱和主体钢结构框架,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0010]可选的,所述S3步骤中,第二次浇筑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a段叠合梁下方回填土至离叠合梁上侧面100mm~200mm。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填土一方面可以作为较为天然的路基,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回填土具有减震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钢结构桥梁的减震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十字抗剪钢板的下侧面与叠合梁结构钢筋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大直径螺栓从所述十字抗剪钢板的四角空缺处穿过。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部基础中预埋大直径螺栓,并在钢结构柱下部增加十字抗剪钢板,能够提高钢结构柱下部基础的抗剪效果。
[0014]可选的,所述双向抗拔支座包括下固定板、上固定板、若干个粘滞阻尼器及若干个抗拔弹簧机构,所述下固定板水平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下侧,且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平行,所述下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十字抗剪钢板上,若干根所述大直径螺栓朝向所述十字抗剪钢板的一端均穿过所述下固定板;若干个所述粘滞阻尼器的一端均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若干个所述粘滞阻尼器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若干个所述抗拔弹簧机构的一端均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若干个所述抗拔弹簧机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若干个所述粘滞阻尼器和若干个所述抗拔弹簧机构分别圆周间隔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上固定板之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向抗拔支座将钢结构柱和叠合梁进行连接,粘滞阻尼器和抗拔弹簧机构共同作用对钢结构柱起到支撑作用,并且粘滞阻尼器和抗拔弹簧机
构均具有吸能作用,能够吸收地铁通行时产生的震动,从而减小震动对上部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此外,粘滞阻尼器和抗拔弹簧机构具有较强的抗拔效果,提高双向抗拔支座的稳定性。
[0016]可选的,若干个所述粘滞阻尼器均相对倾斜设置,所述粘滞阻尼器的倾斜角度为10
°
~30
°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粘滞阻尼器倾斜设置,便于粘滞阻尼器对上固定板进行支撑,使粘滞阻尼器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受力平衡的状态。
[0018]可选的,所述抗拔弹簧机构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部间隔设置有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与所述下密封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套筒两端的端口均分别设置有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所述上密封板远离所述下密封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远离所述上密封板的一端滑动穿过所述上隔离板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所述下密封板远离所述上密封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下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远离所述下密封板的一端滑动穿过所述下隔离板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铁通行产生的震动传至双向抗拔支座时,弹性件产生形变吸收部分震动的能量,经过弹性件减小的震动再传至钢结构柱时,对上部结构产生的影响较小,不影响居民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叠合梁(1)施工:植下部基础叠合梁(1)钢筋,绑扎叠合梁(1)结构钢筋,分别定位放线确定第一施工段(21)和第二施工段(22)的下部基础与地铁结构的桩位连接点,在确定的桩位连接点处预埋若干根大直径螺栓(23)并与叠合梁(1)结构钢筋绑扎固定,在每个桩位连接点处的大直径螺栓(23)上侧均设置十字抗剪钢板(24);S2.抗震结构施工:S2.1第一施工段(21)抗震结构施工:将第一施工段(21)按结构功能分为a段和b段;a段施工时,在a段处下部基础的十字抗剪钢板(24)上均设置双向抗拔支座(3);b段施工时,在b段处下部基础的十字抗剪钢板(24)上均设置球铰支座(4);S2.2第二施工段(22)抗震结构施工:在第二施工段(22)较高一端下部基础的十字抗剪钢板(24)上均设置球铰支座(4);在第二施工段(22)较低一端下部基础的十字抗剪钢板(24)上均设置抗滑移支座(5);S3.主体结构施工:搭建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S3.1第一施工段(21)主体结构施工:吊装钢结构柱(25),将钢结构柱(25)下端与对应双向抗拔支座(3)或球铰支座(4)连接,然后在钢结构柱(25)上端吊装主体钢结构梁(26);S3.2第二施工段(22)主体结构施工:吊装主体钢结构框架(28),主体钢结构框架(28)较高的一端与球铰支座(4)连接,主体钢结构框架(28)较低的一端与抗滑移支座(5)连接,在主体钢结构框架(28)内部设置支撑桁架杆件;S4.变形缝施工:在第一施工段(21)和第二施工段(22)与地铁大库连接处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宽度为100mm~3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到十字抗剪钢板(24)以下,确保大直径螺栓(23)高度部分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分别吊装钢结构柱(25)和主体钢结构框架(28)并固定,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直至完全覆盖十字抗剪钢板(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第二次浇筑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a段叠合梁(1)下方回填土至离叠合梁(1)上侧面100mm~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抗剪钢板(24)的下侧面与叠合梁(1)结构钢筋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大直径螺栓(23)从所述十字抗剪钢板(24)的四角空缺处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抗拔支座(3)包括下固定板(31)、上固定板(32)、若干个粘滞阻尼器(33)及若干个抗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宝冯琳王振宇毛刚何宪生王玉基王吉河许晓煌刘会青张忠威宋玉海杜张勇杨占军徐传良孙自彬张泽家石明星赵哲马昭李宝山阴浩浩王刚董镐李禄张继鋆渠成赵文明韩存金李炜兴郑晓颖董勤粉贾婷婷李悦刘洪志王洪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