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锁解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79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锁解锁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电磁锁解锁结构,包括电磁锁部分、锁钩部分及解锁部分,电磁锁部分安装在柜机内壁,锁钩部分与解锁部分安装在门体上,通过解锁部分带动电磁锁部分锁住/松开锁钩部分,以实现门体的关闭/打开;解锁部分包括解锁板、解锁支架板、锁舌及把手锁组件,把手锁组件的工作端与锁舌的一端连接,以带动锁舌转动;解锁支架板安装在电磁锁部分的壳体上,解锁支架板的下部设有连接柱,解锁板的中部设有连接口,解锁板通过连接口套设在解锁支架板的连接柱上;解锁板的两端分别与锁舌和电磁锁部分的拉杆接触,该方案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机械式解锁与电控式解锁功能的统一,使门的控制变得简单方便。单方便。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锁解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锁解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柜机类格口开关门的电磁锁解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磁锁技术的发展,具有可靠性高,便于统一管理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储柜、快递柜、智能仓储设备、自助零售设备等领域,如存储柜机采用电磁锁来控制储物格进行开、关门达到取物和存物的效果,通常一个储物格门配置一把电磁锁,如普通超市或工厂使用的储物柜、存包柜,普通常见的快递柜,常见的零售类柜机等。
[0003]一般的柜机类的格口或者大门常设置有打开、关闭门的电磁锁,是通过电信号控制进行开和关,当机器处于停电等其他特殊情况导致机器断电状态时,电磁锁将不能进行正常工作,这时用户又想开门拿到格口里面的物料或者打开机器的门就成为了难题。针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中经常设计有应急方式打开门,但是这种方式一般设计都是只有在设备运维人员在场时通过运维人员钥匙或其他特殊方式如拆卸防盗螺钉等操作才能实现的,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磁锁解锁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电磁锁处于停电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机器断电状态时,电磁锁将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磁锁解锁结构,用于解锁电磁锁,以控制门体的打开和关闭,包括电磁锁部分、锁钩部分及解锁部分,所述电磁锁部分安装在柜机内壁,所述锁钩部分与解锁部分安装在门体上,通过所述解锁部分带动所述电磁锁部分锁住/松开所述锁钩部分,以实现门体的关闭/打开;
[0007]所述解锁部分包括解锁板、解锁支架板、锁舌及把手锁组件,所述把手锁组件位于所述锁钩部分的下方,所述把手锁组件的工作端与所述锁舌的一端连接,以带动所述锁舌转动;所述解锁支架板安装在所述电磁锁部分的壳体上,所述解锁支架板的下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解锁板的中部设有连接口,所述解锁板通过连接口套设在所述解锁支架板的连接柱上;所述解锁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舌和所述电磁锁部分的拉杆接触,以使所述解锁板在所述把手锁组件与所述锁舌的作用下转动,以带动所述电磁锁部分的拉杆移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解锁板靠近所述锁舌的一端为受力端,在所述受力端的底部远离所述电磁锁部分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受力平面,通过所述受力平面与所述锁舌接触,以带动所述解锁板转动;
[0009]所述解锁板靠近所述电磁锁部分的拉杆的一端为执行端,在所述执行端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折弯面,通过所述折弯面与所述拉杆接触,以推动所述电磁锁部分的拉杆向上
移动。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解锁支架板的上部设置多个贯穿自身并延伸至所述电磁锁部分的壳体上的第五螺孔,所述第五螺孔内设有第五螺孔钉,通过第五螺孔钉插入第五螺孔内将所述解锁支架板固定在所述电磁锁部分的壳体上。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解锁板的受力端的上部设有复位弹簧,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解锁支架板连接,以带动所述解锁板复位。
[0012]进一步的,所述解锁支架板为F型结构,在所述解锁支架板的第二横杆下方设置弹簧连接孔二,在所述解锁板的受力端的上部设置弹簧连接孔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穿过解锁板上的弹簧连接孔一和解锁支架板上的弹簧连接孔二进行锁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锁舌与所述把手锁组件的工作端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锁舌与所述解锁板接触的一端为联动端,在所述连接端设置至少一贯穿自身并延伸至所述把手锁组件的工作端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设有第二螺孔钉,通过第二螺孔钉插入第二螺孔内将所述锁舌的连接端安装在把手锁组件的工作端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锁舌的联动端的下端部设有圆弧边,所述圆弧边与所述解锁板的受力端接触,以在把手锁组件和锁舌的作用下带动解锁板的受力端下移。
[0015]进一步的,所述锁舌的下方设有锁舌限位板,在所述锁舌限位板设置至少一贯穿自身并延伸至所述把手锁组件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设有第一螺孔钉,通过第一螺孔钉插入第一螺孔内将所述锁舌限位板安装在所述把手锁组件上,以限制所述锁舌的移动范围。
[0016]进一步的,所述锁舌限位板沿垂直于自身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挡边,以挡住锁舌的底部,避免锁舌过度移动。
[0017]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锁部分包括电磁锁支架板、电磁锁壳体、拉杆、锁钩限位块、内部限位块、复位件及电磁感应件,所述电磁锁壳体通过所述电磁锁支架板安装在柜机内壁上,所述拉杆、锁钩限位块、内部限位块、复位件及电磁感应件均放置在所述电磁锁壳体内,所述锁钩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电磁锁壳体靠近所述锁钩部分的钩杆的一侧,所述复位件设置所述锁钩限位块的侧边,并与之连接;所述内部限位块的首端与所述锁钩限位块的底部抵接,所述内部限位块的尾端通过所述拉杆与所述电磁感应件的动力端连接。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把手锁组件带动锁舌旋转,锁舌压迫解锁板的一端下移,以使解锁板的另一端向上移动,并向上顶推电磁锁部分的拉杆,使拉杆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电磁锁部分的锁钩限位块不再对锁钩部分的钩杆限位,至此锁钩部分脱离电磁锁部分,使门被打开;实现通过钥匙来打开和关闭电磁锁,进而控制门的打开和关闭,使用户自己在机器断电状态下也能控制门的开和关,而不需要设备原厂家的运维人员在场;实现了电磁锁的机械方式解锁与原有的电磁锁的电控方式解锁功能的统一,不再是单一的电控解锁方式,使门的控制变得简单、方便、有效;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对设备门的开和关的控制,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总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电磁锁解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电磁锁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电磁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解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解锁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锁舌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把手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门体;2、柜机内壁;3、锁钩支架板;4、锁钩部分;401、钩杆;5、电磁锁支架板;501、第四螺孔;6、电磁锁部分;601、拉杆;602、锁钩限位块;604、内部限位块;605、复位件;606、电磁感应件;7、解锁板;701、受力平面;702、折弯面;703、弹簧连接孔一;704、连接口;8、解锁支架板;801、弹簧连接孔二;802、第五螺孔;803、连接柱;9、复位弹簧;10、锁舌;1001、圆弧边;1003、第二螺孔;11、锁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锁解锁结构,用于解锁电磁锁,以控制门体(1)的打开和关闭,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锁部分(6)、锁钩部分(4)及解锁部分,所述电磁锁部分(6)安装在柜机内壁(2),所述锁钩部分(4)与解锁部分安装在门体(1)上,通过所述解锁部分带动所述电磁锁部分(6)锁住/松开所述锁钩部分(4),以实现门体(1)的关闭/打开;所述解锁部分包括解锁板(7)、解锁支架板(8)、锁舌(10)及把手锁组件(12),所述把手锁组件(12)位于所述锁钩部分(4)的下方,所述把手锁组件(12)的工作端与所述锁舌(10)的一端连接,以带动所述锁舌(10)转动;所述解锁支架板(8)安装在所述电磁锁部分(6)的壳体上,所述解锁支架板(8)的下部设有连接柱(803),所述解锁板(7)的中部设有连接口(704),所述解锁板(7)通过连接口(704)套设在所述解锁支架板(8)的连接柱(803)上;所述解锁板(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舌(10)和所述电磁锁部分(6)的拉杆(601)接触,以使所述解锁板(7)在所述把手锁组件(12)与所述锁舌(10)的作用下转动,以带动所述电磁锁部分(6)的拉杆(601)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板(7)靠近所述锁舌(10)的一端为受力端,在所述受力端的底部远离所述电磁锁部分(6)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受力平面(701),通过所述受力平面(701)与所述锁舌(10)接触,以带动所述解锁板(7)转动;所述解锁板(7)靠近所述电磁锁部分(6)的拉杆(601)的一端为执行端,在所述执行端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折弯面(702),通过所述折弯面(702)与所述拉杆(601)接触,以推动所述电磁锁部分(6)的拉杆(601)向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锁支架板(8)的上部设置多个贯穿自身并延伸至所述电磁锁部分(6)的壳体上的第五螺孔(802),所述第五螺孔(802)内设有第五螺孔(802)钉,通过第五螺孔(802)钉插入第五螺孔(802)内将所述解锁支架板(8)固定在所述电磁锁部分(6)的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锁板(7)的受力端的上部设有复位弹簧(9),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9)与所述解锁支架板(8)连接,以带动所述解锁板(7)复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锁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支架板(8)为F型结构,在所述解锁支架板(8)的第二横杆下方设置弹簧连接孔二(801),在所述解锁板(7)的受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刘毅陈超田婷婷周建勇李鑫包启波赵佳芳詹江宏何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坤同智能仓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