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风险预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646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风险预测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护理床本体,护理床本体上表面左侧开设有两个条形槽,条形槽内部设置有大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左端铰接有小腿支撑板,护理床本体下表面前后两侧相对固定有两个固定板,固定板左表面与小腿支撑板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便于调节小腿支撑板的转动,护理床本体下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前后两端分别穿过前后两个大腿支撑板,且转动杆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下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结合电动推杆,便于同时调节大腿支撑板以及小腿支撑板的转动,达到调节病患腿部活动的目的,促进腿部血液循环,确保病患的舒适性。确保病患的舒适性。确保病患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风险预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风险预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或,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之一,有着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0003]冠心病患者在心脏介入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进行疗养恢复,恢复期间需要家属或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的肢体进行抬高、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患者的肢体产生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增加了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对于患者术后的生理指标参数变化缺少风险预测的功能。对此,我们设计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及风险预测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本体,所述护理床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本体(1)上表面左侧相对开设有两个条形槽(2),两个所述条形槽(2)内部均活动设置有大腿支撑板(3),所述大腿支撑板(3)左端铰接有小腿支撑板(4),与条形槽(2)相互配合,且所述大腿支撑板(3)与小腿支撑板(4)上表面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护理床本体(1)下表面开设有活动槽(5),所述活动槽(5)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杆(6),且所述转动杆(6)前后两端分别穿过活动槽(5)前后两内壁,与条形槽(2)内壁转动配合,前后两个所述大腿支撑板(3)均固定在转动杆(6)上,且所述转动杆(6)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7),所述从动锥齿轮(7)下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8),所述护理床本体(1)下表面右侧固定有两个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左表面与小腿支撑板(4)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锥齿轮(8)下端连接有伺服电机(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5)外侧固定有固定支架(12),所述伺服电机(11)设置在固定支架(12)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支撑板(3)与小腿支撑板(4)上表面的弧形槽内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志清谭丽萍黄慧田凤美陈燕陆亚琼汪辰鹭王璐李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