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548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第一云母纸的两侧表面高压喷涂或淋涂上可转换强远红外的高温粘接剂,形成带有转换远红外及高温粘接剂的改性云母纸;在第二云母纸的两侧表面高压喷涂或淋涂上可转换强远红外的高温粘接剂,形成带有转换远红外及高温粘接剂的改性云母纸;将镍铬合金超导膜通过激光切割工艺切割成导电发热线路;将切割形成发热电路的镍铬合金超导膜放置于二片处理后的改性云母纸之间,在380~450℃下进行压合,得到以导电层为中心对称的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板体温度可达到1000度以上,借助远红外辐射热原理使空间更快升温,与人体同频的9.3μm波段可迅速被人体吸收且不会导致皮肤表面灼烧感。不会导致皮肤表面灼烧感。不会导致皮肤表面灼烧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石墨烯制备的远红外云母发热板主要应用在400度以下发热场景,用石墨烯浆料涂布在玻璃或PET基材、云母等上,受限于石墨烯分散技术,会随时间推移产生功率衰减。用石墨烯浆料涂布在玻璃或PET基材,当板面温度超过400度时,用石墨烯浆料涂布在云母上,当板面温度超过400度时,功能衰减加剧。
[0003]现有云母基材发热产品主要采用含硅粘接剂,在温度超过350度时发生板体分层、拉弧击穿等不良现象,且无远红外辐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制备方法。
[0005]一种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6]在至少一张第一云母纸的两侧表面高压喷涂或淋涂上可转换强远红外的高温粘接剂,形成带有转换远红外及高温粘接剂的改性云母纸,将至少一张第一云母纸通过高温粘接剂粘合在一起形成第一层板;
[0007]在至少一张第二云母纸的两侧表面高压喷涂或淋涂上可转换强远红外的高温粘接剂,形成带有转换远红外及高温粘接剂的改性云母纸;将至少一张第二云母纸通过高温粘接剂粘合在一起形成第二层板;
[0008]将镍铬合金超导膜通过激光切割工艺切割成导电发热线路;
[0009]将切割形成发热电路的镍铬合金超导膜放置于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在380~450℃下进行压合,得到以导电层为中心对称的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
[0010]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镍铬合金超导膜为纯金属材料,与石墨烯相比,更稳定,温度更高。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高温粘接剂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粘性。需要说明的是,在380~450℃的条件下粘性最佳,且当温度低于380度时,会出现粘接不牢的现象,当温度高于450度时,高温粘接剂会发生粉末化而失效。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高温粘接剂包括以下组分的重量份数:纳米陶瓷粉:3

6份、耐高温胶水94

97份;所述纳米陶瓷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iO250

70份、Al2O310

20份、Fe2O
31‑
8份、MgO 1

5份、FeO 1

6份、CaO 15

25份;所述静电喷涂干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树脂20

25份、钛白粉2

3份、滑石粉5

7份、白炭黑1

2份、锌粉50

60份、聚酰胺蜡0.5

1份、二甲苯2

3份、正丁醇1

3份、异丙醇1

3份、聚酰胺固化剂1

5份。
[0013]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含硅的粘接剂,在温度超过350度时发生板体分层、拉弧
击穿等不良现象,且无远红外辐射效果。而本技术方案采用上述高温粘接剂,渗透云母基板使云母基板硬度、强度提升,且不会吸收水分。
[0014]所述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产生的远红外线波段在9.3μm
±
1μm。可以使空间更快升温,与人体同频的9.3μm波段可迅速被人体吸收且不会导致皮肤表面灼烧感。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耐高温度数≥1000℃且≤1300℃,阻燃等级为UL94V0,冷态绝缘电阻和热态绝缘电阻均>100MΩ。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石墨烯制备的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耐高温度数最高只能达到800℃。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高温粘接剂可根据需要最对加入0.5%石墨干粉,用于微调峰值波段。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高温粘接剂层的厚度为10μm~15μm。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将第二高温粘接剂层一侧粘合在所述导电层上,在380~450℃下进行压合的压力为4MPa~5MPa,时间为7小时以上。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连接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通过预留孔与所述导电发热线路的导电电极紧固连接。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上、下两层云母纸的四边进行金属包边。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一云母纸和第二云母纸的数量分别为3

8张。
[0022]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制备的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板体温度可达到1000度以上,借助远红外辐射热原理使空间更快升温,与人体同频的9.3μm波段可迅速被人体吸收且不会导致皮肤表面灼烧感,高温粘接剂可渗透至云母基板使云母基板硬度和强度提升且不会吸收水分。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远红外发热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
[0025]实施例1
[0026]准备高温粘接剂:纳米陶瓷粉4份、静电喷涂干粉95份。所述纳米陶瓷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iO261份、Al2O315份、Fe2O35份、MgO 3份、FeO 5份、CaO 16份;所述静电喷涂干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树脂21份、钛白粉2.5份、滑石粉6份、白炭黑1.5份、锌粉52份、聚酰胺蜡0.6份、二甲苯2.5份、正丁醇1.5份、异丙醇2份、聚酰胺固化剂2份。
[0027]其中,将粉体按重量份称取,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液体,边搅拌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沉淀完全,调节溶液pH值至8

11,将溶液转移水热釜中,置于电热鼓风烘箱中,在设定温度下保温48小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过滤,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至恒定重量,备用。使用时加水溶解后得到高温粘接剂。
[0028]在四张第一云母纸的两侧表面高压喷涂或淋涂上可转换强远红外的高温粘接剂,
形成带有转换远红外及高温粘接剂的改性云母纸,将该四张第一云母纸通过高温粘接剂粘合在一起形成第一层板;在四张第二云母纸的两侧表面高压喷涂或淋涂上可转换强远红外的高温粘接剂,形成带有转换远红外及高温粘接剂的改性云母纸;将该四张第二云母纸通过高温粘接剂粘合在一起形成第二层板。将镍铬合金超导膜通过激光切割工艺切割成导电发热线路;将切割形成发热电路的镍铬合金超导膜放置于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在380℃左右、4MPa~5MPa压力下进行压合,时间为7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至少一张第一云母纸的两侧表面高压喷涂或淋涂上可转换强远红外的高温粘接剂,形成带有转换远红外及高温粘接剂的改性云母纸,将至少一张第一云母纸通过高温粘接剂粘合在一起形成第一层板;在至少一张第二云母纸的两侧表面高压喷涂或淋涂上可转换强远红外的高温粘接剂,形成带有转换远红外及高温粘接剂的改性云母纸;将至少一张第二云母纸通过高温粘接剂粘合在一起形成第二层板;将镍铬合金超导膜通过激光切割工艺切割成导电发热线路;将切割形成发热电路的镍铬合金超导膜放置于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在380~450℃下进行压合,得到以导电层为中心对称的纳米复合强远红外云母发热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粘接剂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粘性。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粘接剂包括以下组分的重量份数:纳米陶瓷粉:3

6份、静电喷涂干粉94

97份;所述纳米陶瓷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iO250

70份、Al2O310

20份、Fe2O
31‑
8份、MgO 1

5份、FeO 1

6份、CaO 15

25份;所述静电喷涂干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树脂20

25份、钛白粉2

3份、滑石粉5

7份、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平王斌占春艳王吉曜易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华喆广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