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400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包括洗碗机及设于该洗碗机上方的水槽,所述水槽底部开有下水口,所述洗碗机包括底部喷淋臂、泵水机构;所述水槽包括回水口、辅助喷淋臂、回水管道、排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洗碗机与水槽通过回水管道及排水管集成在一起,在洗碗机容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关闭第一阀门,仅通过洗碗机对碗碟进行清洗,此时,水槽作为普通水槽使用;在洗碗机容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将辅助喷淋臂安装在水槽中,打开第一阀门,可将水槽变为洗碗机使用,水槽与其下方的洗碗机共用一套水流系统,整体结构紧凑,不占用更多的安装空间,且使用成本低,满足了更多用户需求。满足了更多用户需求。满足了更多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指一种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台式、柜式洗碗机来说,由于其洗涤空间很大,为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一般设计有顶、中、下三个喷臂;工作时,洗涤泵把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顶、中、下喷臂,水从顶、中喷臂和下喷臂中喷出并冲洗餐具后回落到洗碗机底部的水杯中,洗涤泵把回落的水再次输送到顶、中、下喷臂,完成一个循环。
[0003]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685956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节能的洗碗机》(申请号:CN201611232345.5)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用于容纳餐具并提供清洗空间的腔体、用于喷水清洗餐具的喷淋系统和用于抽水并向喷淋系统供水的泵体;喷淋系统设置于腔体内;泵体的抽水端连通腔体,供水端连通喷淋系统;喷淋系统包括内水管和两套以上喷淋装置,两套以上喷淋装置分别设置于内水管上;泵体的供水端连接有分水装置,该分水装置对应两套以上喷淋装置设置有两个以上出水口,喷淋装置与相应的出水口连通;工作时,分水装置根据指令导通一个以上出水口,使一套以上喷淋装置进行清洗工作。
[0004]在上述现有能进行底部喷淋、顶部喷淋的洗碗机中,由于洗涤腔较大,已经可以用于清洗较多的餐具,但当出现家庭聚餐等情况导致的用餐人数及餐具突然增多时,独立的洗碗机无法满足清洗需求。而如果增设洗碗机,一方面投资较大,另一方面,需要占据很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满足更大的餐具清洗需求且不占用额外安装空间的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包括洗碗机及设于该洗碗机上方的水槽,所述水槽底部开有下水口,其特征在于:
[0008]所述洗碗机包括:
[0009]底部喷淋臂,设于所述洗碗机内腔的底部,用于将水向上喷淋;
[0010]泵水机构,设于所述洗碗机的底部,包括有与所述洗碗机内腔的底部相连通的入水口、与底部喷淋臂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
[0011]所述水槽包括:
[0012]回水口,开设于所述水槽的底部;
[0013]辅助喷淋臂,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水槽中且与回水口相连通;
[0014]回水管道,所述泵水机构设置有与该回水管道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二出水口及能将该第二出水口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阀门,所述回水管道的上端与回水口相连通;
[0015]排水管,上端与所述水槽的下水口相连通,下端与所述洗碗机的内腔相连通。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泵水机构包括:
[0017]上叶轮,具有位于中心的第一轴及在第一轴的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分布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叶片;
[0018]下叶轮,具有位于中心的第二轴及在第二轴的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叶片;
[0019]上壳体,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叶片上部的第一容置腔,所述上壳体的顶壁和/或侧壁上开有与第一容置腔流体连通的喷孔,该上壳体构成所述的底部喷淋臂;以及
[0020]下壳体,连接于所述上壳体的下方,所述下壳体的上部具有用于安装第一叶片下部的第二容置腔,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开有供水进入第二容置腔中的第一进水口,所述下壳体的下部具有用于安装下叶轮的第三容置腔,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和/或底壁上开有供水进入第三容置腔中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开设于下壳体的侧壁上。
[002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容置腔与第三容置腔分隔为相对独立的腔体的隔板。使第二容置腔与第三容置腔相对独立,便于分别通过上叶轮为下喷淋供水、通过下叶轮为顶部和/或中部喷淋供水,降低相互之间的流体扰动,减小能力损失,以提高水流扬程、水流量及喷射力度。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三容置腔位于隔板下方且大致呈圆盘状,所述第二进水口开设于下壳体的底壁上,第二出水口通过导向管道与第三容置腔切向连接。该结构有利于降低第三容置腔输出水流的能力损失。
[0023]优选地,所述第二容置腔位于隔板上方且竖向延伸,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内径小于第三容置腔的内径且与第一叶片的下部相适配。该结构有利于降低水流在流经第二容置腔时的能力损失。
[0024]优选地,所述隔板的顶壁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形围板,该围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共同围合成与第二容置腔相连通的进水通道,该进水通道的外端口构成所述的第一进水口。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便于生产制造,而且将进水通道置于第二容置腔的底部,有利于降低水流扰动,进一步降低水流在流经第二容置腔时的能力损失。
[0025]为了便于装配,所述下壳体上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支撑板,所述上壳体约束在该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上壁面上设置有卡圈,所述上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能转动地穿过卡圈布置且与卡圈底壁相卡接限位的卡脚,从而将上壳体脱卸式连接在下壳体的顶部。
[0026]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的底壁上开有对应第一容置腔布置的第三进水口,该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上端口相对接。所述第三进水口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置腔的内径,所述下壳体上部在靠近第二容置腔的上端处内径逐渐扩大形成能与第一容置腔的内底壁平滑过渡衔接的导向部。该结构有利于降低水流自第二容置腔进入第一容置腔过程中的能力损失。
[0027]优选地,所述导向部的外边缘靠近第三进水口的内缘布置,所述导向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且托置在上壳体底壁上的挡片,该挡片的外边缘处对应卡脚的内边缘布置。该结构有利于提高第三进水口处的密封性,避免水流泄漏而影响底部喷淋的扬程。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叶片的上部为离心叶片、下部为轴流叶片;所述第二叶片为离心叶片。
[0029]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双泵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上叶轮、下叶轮旋转的驱动件,该驱动件设于下壳体的下方且输出轴朝上布置,所述输出轴自下而上穿过下壳体伸入上壳体的第一容置腔中且分别与下叶轮、上叶轮相连接。采用该结构,即采用一个动力源构建了双泵系统,在简化整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也更加方便对供水情况进行控制。
[0030]优选地,所述输出轴分别与上叶轮、下叶轮径向限位,所述输出轴的上端处设置有能防止上叶轮沿输出轴轴向移动的螺母。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拆装,在将上壳体自卡圈上取下后,拧下螺母,即可将上叶轮取下,对上壳体、上叶轮、下壳体上部的腔体进行清洗,以避免细菌滋生、提高清洗效果。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辅助喷淋臂的底壁上开有对应回水口布置的进水开口,该进水开口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磁铁,相应,所述水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能与第一磁铁相吸从而将辅助喷淋臂约束在水槽中的第二磁铁。该结构便于将辅助喷淋臂可拆卸的连接在水槽中,方便拆装。为了实现辅助喷淋臂的转动,可以在辅助喷淋臂的底部设置可转动的卡圈,将第一磁铁设置在卡圈中。
[0032]优选地,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对应下水口布置的下水腔,该下水腔中设置有集渣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包括洗碗机(A)于该洗碗机(A)上方的水槽(6),所述水槽(6)底部开有下水口(61),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碗机(A)包括:底部喷淋臂,设于所述洗碗机(A)内腔的底部,用于将水向上喷淋;泵水机构,设于所述洗碗机(A)的底部,包括有与所述洗碗机(A)内腔的底部相连通的入水口、与底部喷淋臂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水槽(6)包括:回水口(62),开设于所述水槽(6)的底部;辅助喷淋臂(63),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水槽(6)中且与回水口(62)相连通;回水管道(64),所述泵水机构设置有与该回水管道(64)的下端相连接的第二出水口(422)及能将该第二出水口(422)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阀门(100),所述回水管道(64)的上端与回水口(62)相连通;排水管(65),上端与所述水槽(6)的下水口(62)相连通,下端与所述洗碗机(A)的内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水机构包括:上叶轮(1),具有位于中心的第一轴(11)及在第一轴(11)的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分布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叶片(12);下叶轮(2),具有位于中心的第二轴(21)及在第二轴(21)的周面上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叶片(22);上壳体(3),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叶片(12)上部的第一容置腔(31),所述上壳体(3)的顶壁和/或侧壁上开有与第一容置腔(31)流体连通的喷孔(32),该上壳体(3)构成所述的底部喷淋臂;以及下壳体(4),连接于所述上壳体(3)的下方,所述下壳体(4)的上部具有用于安装第一叶片(12)下部的第二容置腔(41),该第二容置腔(41)与第一容置腔(31)相连通,所述下壳体(4)的侧壁上开有供水进入第二容置腔(41)中的第一进水口(411),所述下壳体(4)的下部具有用于安装下叶轮(2)的第三容置腔(42),所述下壳体(4)的侧壁和/或底壁上开有供水进入第三容置腔(42)中的第二进水口(421),所述第二出水口(422)开设于下壳体(4)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4)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容置腔(41)与第三容置腔(42)分隔为相对独立的腔体的隔板(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置腔(42)位于隔板(43)下方且大致呈圆盘状,所述第二进水口(421)开设于下壳体(4)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出水口(422)通过导向管道与第三容置腔(42)切向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41)位于隔板(43)上方且竖向延伸,所述第二容置腔(41)的内径小于第三容置腔(42)的内径且与第一叶片(12)的下部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3)的顶壁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形围板(431),该围板(431)与所述隔板(43)之间共同围合成与第二
容置腔(4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432),该进水通道(432)的外端口构成所述的第一进水口(41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槽与洗碗机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4)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兆钱孔祥奎史伟杰项宏波王小艳朱灯光郑峰徐慧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