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造具备高成份的多醣体与三萜类的樟芝萃取物方法,建立一种从天然纯正的樟芝菌种(Antrodia?cinnamomea),模拟野生樟芝生长的自然环境,以人工固态培养方式,大规模制造出最接近野生樟芝高质量的菌丝体,以谷物为原料的特殊培养基、特殊纯正的菌种、培养的条件以及菌丝体的特殊采收方法,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制造出最接近野生樟芝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人工培养方法,因为无法熟知野生樟芝的确实培养基及最适当条件,因此,以人工培养方法得到的菌丝体,其含有的有效多醣体及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普遍不高,一般多醣体在5_8%左右,三萜类在2_3%左右,此乃为现有人工培养技术待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其可大规模进行制造,模拟野生樟芝生长环境,有效得到高多醣体及三萜类含量的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建立一种从天然纯正的樟芝菌种(Antrodiacinnamomea),模拟野生樟芝生长的自然环境,以人工固态培养方式,大规模制造出最接近野生樟芝高质量的菌丝体,以谷物为原料的特殊培养基、特殊纯正的菌种、培养的条件以及菌丝体的特殊采收方法,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制造出最接近野生樟芝的关键技术。 前述的,其中玻璃容器可做为加热的容器。 前述的,其中杀菌釜的杀菌温度为11(TC,保持50分钟。 前述的,其中玻璃瓶中,填充谷物的体积在100C. C.。 前述的,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在其培养期间,温湿度应控制分三段,为16°C x RH80%,18°C x RH75%,16°C x朋80%,且每阶段应为25-30天。 前述的,其中干燥操作应维持8(TC,持续24小时以确保菌丝产品的水份在0. 2%以下,以及樟芝的活性。 樟芝,又称牛樟芝,学名为Antrodia camphorata,是一九九O年才被生化界发表的新种,为台湾特有的品种,只生长在台湾山区海拔450-2000公尺之间,特有百年以上的牛樟树(Cinnamo-mum kanehirai)树干腐朽的心材内壁,或枯死倒伏的牛樟木材阴暗潮湿的表面。它的生长期仅限于每年的六月到十月。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大规模进行制造,模拟野生樟芝生长环境,有效得到高多醣体及三萜类含量的培养方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方块流程2是本专利技术容器尺寸示意中标号说明谷物10玻璃瓶20充填架22杀菌釜26冷却架30种液36接种台40培养架42干燥器46磨粉机60充填包装机70具有实施方式如图1 、图2所示,谷物10经筛选的后,放入特殊瓶子20当中,封口的后放置特制不锈钢架子22上面,放入特制杀菌釜26,杀菌以去除杂菌,然后冷却至特定温度后,在接种台40的无菌状态下,投入种液36,在特别调整的温湿度中,放在培养架42进行培养,菌丝生长的速度,要依照标准的状态记录,太快或太慢均不理想,可以调整生长环境的条件以控制使它保持与标准成长曲线一致,以便得到高多醣体与三萜类的菌丝,如有杂菌产生,则整瓶去除以保证所有产品均符合要求,因为原料的严格筛选,可以使培养完成的产品整瓶采收,以减少作业的复杂度,采收的产品经干燥器46干燥,使水份在0. 2%以下,以便可长期保存,干燥成品经磨粉机60研磨以均匀质量。包装的前最后确认其成份及杂菌数,即可送去充填包装机70包装,整个作业均在GMP环境当中作业,确保最终产品,除了有高多醣体及三萜类成份的外,其安全卫生也能符合需求。 谷物10,可选择米、麦或玉米,只要经筛选上品,质地均一即可,并且应化验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的成份,以决定每瓶的入料量(每瓶中充填谷物体积以100c. c.为基准),瓶子20为耐热玻璃做成,形状如图二所示,瓶子容积(700c. c.),预留瓶上空间做为樟芝发育时呼吸的用,瓶塞上预留透气孔(6mm①),以棉塞的。杀菌釜26,每次处理300瓶,加热到ll(TC,保持50分钟,以确保杂菌死灭,杀菌完成的 子放在冷却架30上冷却,控制室温16°C, RH(相对湿度)60%,以冷却至接近特别菌种的生长环境要求,在无菌接种台40投入配好的种液36(种液中含有樟芝生长所需的营养液),然后送入培养室中,瓶子放在培养架42上面,培养架为可移动式,以便在培养期中移动至适合的温湿度环境,在培养期中以三阶段调整温湿度,16。C x RH80%,18°C x RH75%,16°C x RH80%,以达到菌丝最好的生长条件,每阶段25-30天。 菌丝生长速度以标准样本对照以便控制,于培养完成,检查的后,整瓶采收,放入干燥器46中进行8(TC x 24小时干燥作业,以确保成品含水份在0.2%以下,并且能保持樟芝的活性,在磨粉机60当中磨成均匀的颗粒,并且保证成品的多醣体及三萜类在控制范围的内。进行充填的前,必须化验成份并做微调以确保质量,最后在充填包装机70上面,完成成品包装作业,就可以入库,整个作业均在GMP要求的下完成,以确保产品中的多醣体及三萜类的含量标示,并确保安全需求。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专利技术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建立一种从天然纯正的樟芝菌种(Antrodia cinnamomea),模拟野生樟芝生长的自然环境,以人工固态培养方式,大规模制造出最接近野生樟芝高质量的菌丝体,以谷物为原料的特殊培养基、特殊纯正的菌种、培养的条件以及菌丝体的特殊采收方法,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制造出最接近野生樟芝的关键技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玻璃容器可做为加热的容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杀菌釜的杀菌温度为11(TC,保持50分钟。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玻璃瓶中,填充谷物的体积在100C. C.。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在其培养期间,温湿度应控制分三段,为16°C x RH80%,18°C xRH75%,16°Cx RH80X,且每阶段应为25-30天。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干燥操作应维持8(TC ,持续24小时以确保菌丝产品的水份在0. 2%以下,以及樟芝的活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建立一种从天然纯正的樟芝菌种(Antrodia cinnamomea),模拟野生樟芝生长的自然环境,以人工固态培养方式,大规模制造出最接近野生樟芝高质量的菌丝体,以谷物为原料的特殊培养基、特殊纯正的菌种、培养的条件以及菌丝体的特殊采收方法,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制造出最接近野生樟芝的关键技术。文档编号A01G1/04GK101785402SQ20091000112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金灿 申请人:伟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具备高成份的多醣体与三萜类的樟芝萃取物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建立一种从天然纯正的樟芝菌种(Antrodiacinnamomea),模拟野生樟芝生长的自然环境,以人工固态培养方式,大规模制造出最接近野生樟芝高质量的菌丝体,以谷物为原料的特殊培养基、特殊纯正的菌种、培养的条件以及菌丝体的特殊采收方法,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制造出最接近野生樟芝的关键技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灿,
申请(专利权)人:伟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