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03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涉及排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罐,处理罐的内侧设置有处理机构,处理罐的下表面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空心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空心筒、定位柱、下框架、中心架、液压杆、托板、延伸架、螺杆、支撑轴、固定框,能够通过空心筒、定位柱对处理罐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并通过下框架、中心架、液压杆、托板的结构组合,实现处理罐的高度调节功能,通过延伸架、螺杆的结构组合,对四角位置各个支撑轴的位置进行调节,并通过支撑轴和固定框,对于支撑面的凹陷进行适应,以此达成在凹陷不平地面稳定装配的效果,并确保装配工作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确保排水处理装置运作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排水处理装置,是一种通过自身结构与处理液、过滤网等配合,达成对于排水处理功能,给后续处理工序提供方便,以此给用水排放提供方便的实用装置,在排水处理装置的实际使用中,由于排水处理装置的装配环境往往不相同,在很多场景里甚至会出现局部凹陷的情况,而常规类型排水处理装置缺乏相应的调节适应结构,导致其装配灵活性以及稳定性都受到了影响,对于排水处理装置运作的稳定性构成了阻碍,需要进行改进。
[0003]中国专利网CN103209931B提供了一种排水处理装置,其具有:反应槽,所述反应槽通过生物污泥而对含有BOD成分的有机性排水进行生物处理;污泥分离槽,所述污泥分离槽将在所述反应槽中所得到的处理水与所述污泥分离,所述反应槽包括无氧生物处理槽、和被供给所述生物处理所必需的氧的第一生物处理槽及第二生物处理槽,所述有机性排水连续地流入第一生物处理槽,并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及第二生物处理槽中被实施生物处理,向第二生物处理槽及无氧生物处理槽送回污泥分离槽内的污泥,至少向第一生物处理槽供给无氧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第一生物处理槽的MLSS负荷高于第二生物处理槽的MLSS负荷,在该装置中缺乏对其装配的相应辅助结构,装配稳定性也会对其运作稳定性造成影响,需要进行改进。
[0004]中国专利网CN1918077A提供了一种排水处理装置,其在有机性排水从酸生成槽输送到厌氧反应槽的输送管路上设置喷射器,从厌氧反应槽排出的生物气通过气体循环管路引导到该喷射器,与有机性排水混合,在将生物气作为细微的气泡包含在内的气液混相流体状态下导入到厌氧反应槽的下部所设置的分配器,从而导入厌氧反应槽内。被导入的生物气在厌氧反应槽内产生气举作用,在以上结构中也缺乏相应的装配辅助部件,对其装配稳定性和灵活性造成了影响,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内侧设置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罐的下表面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内侧插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底端装有下框架,所述下框架的内侧装有中心架,所述中心架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装有托板,所述下框架的外表面四角位置均装有延伸架,所述延伸架的内侧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框。
[0007]为了构建处理罐的通水结构,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处理罐的上表面装有进
水管,所述处理罐的前端底部装有排水管。
[0008]为了实现液压杆对于处理罐的驱动效果,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空心筒装在处理罐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托板通过螺栓与处理罐固定连接。
[0009]为了确保处理罐装配的平整性,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延伸架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杆与螺孔的内壁相啮合,所述螺杆的顶端装有转动柄,所述固定框的外表面装有螺丝,所述螺丝与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孔。
[0010]为了实现处理机构的水处理功能,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放置框,所述放置框插设在处理罐的内侧,所述放置框的前端装有把手,所述放置框的下表面贯穿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放置框的内侧填装有活性炭颗粒。
[0011]为了对放置框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处理罐的内侧装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放置框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放置框的两侧均装有限位轴,所述处理罐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轴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侧。
[0012]为了实现放置框的位置固定功能,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放置框的前端装有固定架和磁块,所述处理罐的前端滑动连接有铁质插块,所述铁质插块的一端插设在固定架的内侧,所述磁块与铁质插块相贴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空心筒、定位柱、下框架、中心架、液压杆、托板、延伸架、螺杆、支撑轴、固定框,能够通过空心筒、定位柱对处理罐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并通过下框架、中心架、液压杆、托板的结构组合,实现处理罐的高度调节功能,通过延伸架、螺杆的结构组合,对四角位置各个支撑轴的位置进行调节,并通过支撑轴和固定框,对于支撑面的凹陷进行适应,以此达成在凹陷不平地面稳定装配的效果,并确保装配工作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确保排水处理装置运作的稳定性。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放置框、支撑框、限位轴、固定架、铁质插块、磁块,能够通过放置框所开设的过滤孔以及填装的活性炭颗粒,实现对于排水的处理功能,通过限位轴、固定架给放置框提供稳定支撑,通过铁质插块、磁块实现对于放置框的位置固定功能,通过该种设计能够对放置框进行方便的内部清洁工作,确保长期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的整体部件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的升降机构爆炸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图2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机构爆炸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处理罐;2、进水管;3、排水管;4、空心筒;5、定位柱;6、下框架;7、中心架;8、液压杆;9、托板;10、延伸架;11、螺杆;12、支撑轴;13、固定框;14、放置框;15、把手;16、支撑框;
17、限位轴;18、固定架;19、铁质插块;20、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1,处理罐1的上表面装有进水管2,处理罐1的前端底部装有排水管3,该种设计的目的是构建处理罐1的通水结构,给进出水提供结构支持,处理罐1的内侧设置有处理机构,处理罐1的下表面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空心筒4,空心筒4装在处理罐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空心筒4的内侧插设有定位柱5,通过定位柱5在空心筒4内侧的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内侧设置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罐(1)的下表面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空心筒(4),所述空心筒(4)的内侧插设有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的底端装有下框架(6),所述下框架(6)的内侧装有中心架(7),所述中心架(7)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装有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的输出端装有托板(9),所述下框架(6)的外表面四角位置均装有延伸架(10),所述延伸架(10)的内侧设置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底端装有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框(13);所述处理罐(1)的上表面装有进水管(2),所述处理罐(1)的前端底部装有排水管(3);所述空心筒(4)装在处理罐(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托板(9)通过螺栓与处理罐(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升降功能的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架(10)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杆(11)与螺孔的内壁相啮合,所述螺杆(11)的顶端装有转动柄,所述固定框(13)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轩孟雪飞丁德鹏赵帅陈宁王巨高周娟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