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家新专利>正文

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485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通过热压粘合的装菜盒与盖膜,装菜盒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用于按照菜谱食材下锅的先后顺序排列装入食材和调味品的腔体;包括权利要求所述的菜包以及使用该菜包的备菜机构、下菜机构、炒菜机构、加热装置;备菜机构,用于悬挂待使用的菜包,备菜机构包括可伸缩的挂钩总成以及用于感应菜包的菜包感应器。通过设置备菜机构、下菜机构、炒菜机构以及相配套的菜包,自动控制下菜顺序、时间以及炒制中的火力,只需要将符合自己口味的标准菜包放置在机器内,即可达到无人值守、定时炒菜的功能,有效减少了厨房油烟对用户的危害,结构精简、紧凑,符合经济效益。符合经济效益。符合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具体为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

技术介绍

[0002]自动炒菜机是一款现代科技产品。炒菜机还有自动炒、爆、炖等多功能自动炒菜机,方便,简单的操作让你只需轻轻一按,即可远离厨房油烟危害,轻松享受美味,实现了做饭过程的自动化和趣味化,还可以根据型号的不同,适用于家庭、学校食堂、企业食堂、部队食堂及熟食品加工行业。
[0003]现有技术中,市面上的自动炒菜机虽然可以自动炒菜,但是对于菜品、调料品以及菜品的下菜顺序、时间均需要人员进行控制,还是需要人员在一旁看管,只是降低了人员炒制菜品时的劳动强度,并不能解决厨房油烟危害对用户的危害,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菜包装置,包括通过热压粘合的装菜盒与盖膜,所述装菜盒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用于按照菜谱食材下锅的先后顺序排列装入食材和调味品的腔体;
[0005]所述盖膜用于密封包装菜包的装菜盒。
[0006]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所述的菜包以及使用该菜包的备菜机构、下菜机构、炒菜机构、加热装置;
[0007]备菜机构,用于悬挂待使用的菜包,所述备菜机构包括可伸缩的挂钩总成以及用于感应菜包的菜包感应器;
[0008]下菜机构,用于撕开悬挂于所述备菜机构上的菜包,所述下菜机构包括电机一、用于撕开并收卷菜包且由电机一驱动的收卷轮总成;
[0009]炒菜机构,用于承接菜包撕开后下落的菜品并进行炒制,所述炒菜机构包括电机二、由电机二驱动的锅铲齿轮、设置于锅铲齿轮内部的锅铲组件以及设置于锅铲齿轮下方炒锅,所述锅铲组件的底部延伸至炒锅的内部;
[0010]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炒锅并对温度自动进行控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轮总成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收卷轮总成包括收卷轮主体以及偏心设置于收卷轮主体一端上且数量至少为两个的收卷杆。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菜机构还包括有设置于电机一输出端上的主驱动轮、两个相互啮合的从动轮以及两个分别与两个从动轮相啮合的输出轮,所述主驱动轮与其中一个从动轮相啮合,两个所述输出轮分别与两个收卷轮主体同轴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菜机构还包括有转速感应器以及与其相配套且设置于其中一个输出轮上的感应片。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菜机构还包括有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收
卷轮主体斜下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水平线低于锅铲齿轮的顶部水平线,所述装菜盒和盖膜的一端分别绕过两个支撑杆后缠绕于两个收卷轮总成上。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锅铲组件包括安装于锅铲齿轮内部的边缘锅铲和中间锅铲,所述边缘锅铲和中间锅铲远离锅铲齿轮的一端均延伸至炒锅的内部且边缘锅铲的一端距离炒锅的圆心距离大于中间锅铲的一端距离炒锅的圆心距离。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设置有锅铲驱动轮,所述炒菜机构还包括有与锅铲驱动轮相啮合的锅铲变速轮,所述锅铲变速轮上设置有与锅铲齿轮相啮合的锅铲过轮。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炒菜机构还包括有炒锅锁定装置以及位于炒锅锁定装置一侧的炒锅感应器,所述炒锅上设置有一端抵触炒锅感应器并与炒锅锁定装置相卡接的凸台;
[0018]所述炒锅上活动设置有位于锅铲齿轮底部的锅铲支撑架。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钩总成包括悬臂以及通过弹簧线悬挂于悬臂上的挂钩主体,所述菜包感应器设置于悬臂的一端上。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具备以下
[0021]有益效果:
[0022]该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通过设置备菜机构、下菜机构、炒菜机构以及相配套的菜包,自动控制下菜顺序、时间以及炒制中的火力,只需要将符合自己口味的标准菜包放置在机器内,即可达到无人值守、定时炒菜的功能,有效减少了厨房油烟对用户的危害,结构精简、紧凑,符合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结构侧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备菜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结构侧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锅铲齿轮结构俯视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炒菜机构结构爆炸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下菜机构结构爆炸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菜包装置及自动炒菜机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备菜机构;11、挂钩总成;111、悬臂;112、挂钩主体;12、菜包感应器;2、下菜机构;201、支撑板一;202、支撑板二;21、电机一;22、收卷轮总成;221、收卷轮主体;222、收卷杆;23、主驱动轮;24、从动轮;25、输出轮;26、转速感应器;27、感应片;28、支撑杆;3、炒菜机构;301、支撑板三;302、支撑板四;303、盖板;31、电机二;32、锅铲齿轮;33、锅铲组件;331、边缘锅铲;332、中间锅铲;34、炒锅;341、凸台;342、锅铲支撑架;35、锅铲驱动轮;36、锅铲变速轮;37、锅铲过轮;38、炒锅感应器;39、炒锅锁定装置;4、加热装置;5、装菜盒;6、盖
膜;7、炒菜机外壳;71、平台;72、底座;73、工作柜;74、顶座;75、驱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7,一种菜包装置,包括通过热压粘合的装菜盒5与盖膜6,所述装菜盒5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用于按照菜谱食材下锅的先后顺序排列装入食材和调味品的腔体;
[0037]所述盖膜6用于密封包装菜包的装菜盒5。
[0038]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所述的菜包以及使用该菜包的备菜机构1、下菜机构2、炒菜机构3、加热装置4。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菜包装置,包括通过热压粘合的装菜盒(5)与盖膜(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菜盒(5)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用于按照菜谱食材下锅的先后顺序排列装入食材和调味品的腔体;所述盖膜(6)用于密封包装菜包的装菜盒(5)。2.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包以及使用该菜包的备菜机构(1)、下菜机构(2)、炒菜机构(3)、加热装置(4);备菜机构(1),用于悬挂待使用的菜包,所述备菜机构(1)包括可伸缩的挂钩总成(11)以及用于感应菜包的菜包感应器(12);下菜机构(2),用于撕开悬挂于所述备菜机构(1)上的菜包,所述下菜机构(2)包括电机一(21)、用于撕开并收卷菜包且由电机一(21)驱动的收卷轮总成(22);炒菜机构(3),用于承接菜包撕开后下落的菜品并进行炒制,所述炒菜机构(3)包括电机二(31)、由电机二(31)驱动的锅铲齿轮(32)、设置于锅铲齿轮(32)内部的锅铲组件(33)以及设置于锅铲齿轮(32)下方炒锅(34),所述锅铲组件(33)的底部延伸至炒锅(34)的内部;加热装置(4),用于加热所述炒锅(34)并对温度自动进行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轮总成(22)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收卷轮总成(22)包括收卷轮主体(221)以及偏心设置于收卷轮主体(221)一端上且数量至少为两个的收卷杆(2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菜机构(2)还包括有设置于电机一(21)输出端上的主驱动轮(23)、两个相互啮合的从动轮(24)以及两个分别与两个从动轮(24)相啮合的输出轮(25),所述主驱动轮(23)与其中一个从动轮(24)相啮合,两个所述输出轮(25)分别与两个收卷轮主体(221)同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新
申请(专利权)人:杨家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