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饮料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体和桶体,所述机体和所述桶体分体设置,第一制冷机构和第二制冷机构,所述第二制冷机构包括水箱、内循环组件和外循环组件,所述内循环组件被构造为提供所述水箱内的液体内循环,所述外循环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水箱中的冷量提供至所述桶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分离的机体和桶体,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机体放置在后厨内,而将桶体放置在前台位置,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前台占用面积。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前台占用面积。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前台占用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料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饮料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奶茶店、饮料店数量的快速扩张,一些例如果汁在刚加工好后,其温度较高,不适用于马上饮用,特别是在夏日里,人们对冷饮的需求十分巨大;刚加工好的饮料温度较高,需要快速降温,现有的降温方式通常是配置冰块或者是放置到冰箱内降温,这两种方式容易分别造成影响饮料口感和降温时间过长的问题。随之出现的一些饮料机内置了压缩机系统,但是这会造成饮料机体积过大,不适用于店面较小的前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饮料机,包括机体和桶体,所述机体和所述桶体分体设置;以及
[0005]第一制冷机构和第二制冷机构,所述第二制冷机构包括水箱、内循环组件和外循环组件,所述内循环组件被构造为提供所述水箱内的液体内循环,所述外循环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水箱中的冷量提供至所述桶体;
[0006]所述第一制冷机构配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第一制冷机构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至少部分配置于所述水箱上,以使将冷量传递给第二制冷机构。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分离的机体和桶体,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机体放置在后厨内,而将桶体放置在前台位置,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前台占用面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将刚加工好的饮料放置到桶体内,利用机体内的两个制冷机构来给桶体内的饮料快速降温。因为传统的制冷液采用的是氟利昂等物质,其需要密闭的循环管道内进行工作,并且其管道通常为硬质铜管不适用于分离的桶体和机体,而本专利技术设置了两个制冷机构,采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组成的第一制冷机构来产生冷量,利用水箱、进水管和出水管将冷量存储在水中,然后再输送给桶体进行降温,这样设置后,解决了第一制冷机构不适用于分体桶体和机体这一问题,同时也能够利用冷水来给饮料快速降温,同时也可以根据桶体的数量,用一个机体连接多个桶体进行同时降温。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专利技术机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循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本专利技术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本专利技术桶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本专利技术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本专利技术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8是本专利技术桶体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9是本专利技术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是本专利技术快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11是本专利技术快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12是本专利技术快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13是本专利技术快拆结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14是本专利技术快拆结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1、机体;12、桶体;13、底座;14、外循环组件;15、内循环组件;16、出水管;17、蒸发器;18、水箱;19、进水管;20、压缩机;21、冷凝器;22、第一制冷机构;23、第二制冷机构;25、第一泵;26、第二泵;27、第一内管;28、出水孔;29、第二内管;30、增高结构;31、盖体;32、支撑脚;33、龙头;34、存储空间;35、搅拌端;36、开口;38、驱动端;39、设备空间;40、搅拌机构;41、电机;42、密封件;43、扇叶;44、第一垫圈;45、压紧面;46、第二垫圈;47、轴套;48、进入端;49、排出端;50、降温空间;51、缓流结构;52、缓流板;53、缓流通道;54、密闭空间;55、第一壳体;56、第二壳体;58、母插结构;59、公插结构;60、锁紧组件;61、复位件;62、第二按压件;63、环槽;64、插入端;65、密封圈;66、第一按压件;70、柱体;71、环形凸块;72、滑槽;73、通孔;74、滑动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4]本实施例的一种饮料机,包括机体11和桶体12,机体11和桶体12分体设置;以及第一制冷机构22和第二制冷机构23,第二制冷机构23包括水箱18、内循环组件15和外循环组件14,内循环组件15被构造为提供水箱18内的液体内循环,外循环组件14被构造为将水箱18中的冷量提供至桶体12;第一制冷机构22配置于机体11内,第一制冷机构22包括蒸发器17,蒸发器17至少部分配置于水箱18上,以使将冷量传递给第二制冷机构23。
[0025]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分离的机体11和桶体12,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机体11放置在后厨内,而将桶体12放置在前台位置,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前台占用面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将刚加工好的饮料放置到桶体12内,利用机体11内的两个制冷机构来给桶体12内的饮料快速降温。因为传统的制冷液采用的是氟利昂等物质,其需要密闭的循环管道内进行工作,并且其管道通常为硬质铜管不适用于分离的桶体12和机体11,而本专利技术设置了两个制冷机构,采用压缩机20、冷凝器21、蒸发器17组成的第一制冷机构22来产生冷量,利用水箱18、进水管19和出水管16将冷量存储在水中,然后再输送给桶体12进行降温,这样设置后,解决了第一制冷机构22不适用于分体桶体12和机体11这一问题,同时也能够利用冷水来给饮料快速降温,同时也可以根据桶体12的数量,用一个机体11连接多个桶体12进行同时降温。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制冷机构22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冷凝器21、压缩机20、蒸发器17,附图中为了表示清楚,用于输送制冷剂的管道省略了部分,只保留了与各个设备连接的部分,当然相关的制冷剂设备均是可设置在制冷剂管道系统上的,例如相关的毛细管,在本专利技术中其不是保护重点,因此不做过多评述,还包括设置于机体11内的水箱18,蒸发器17设置于水箱18内;以及内循环组件15,内循环组件15设置于水箱18内,将内循环组件15设置于水箱18内,可以减少内循环组件15相关管道出现漏水现象,内循环组件15被构造为提供水箱18内循环水路,此处的内循环水路即该水路完全位于水箱18内;以及外循环组件14,外循环组件14被构造为提供水箱18外循环水路,本专利技术设置了一套利用压缩机20加工冰水的制冷设备,将蒸发器17内置在水箱18中,可以利用蒸发器17的吸热,给水箱18中的水进行大幅度降温,并且本技术配置了外循环组件14,可以向桶体12输送冰水(当然与存放饮料的空间是不相通的)。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循环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1)和桶体(12),所述机体(11)和所述桶体(12)分体设置;以及第一制冷机构(22)和第二制冷机构(23),所述第二制冷机构(23)包括水箱(18)、内循环组件(15)和外循环组件(14),所述内循环组件(15)被构造为提供所述水箱(18)内的液体内循环,所述外循环组件(14)被构造为将所述水箱(18)中的冷量提供至所述桶体(12);所述第一制冷机构(22)配置于所述机体(11)内,所述第一制冷机构(22)包括蒸发器(17),所述蒸发器(17)至少部分配置于所述水箱(18)上,以使将冷量传递给所述第二制冷机构(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组件(15)包括第二泵(26)、第一内管(27)和第二内管(29),所述第一内管(27)与所述第二泵(26)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内管(29)与所述第一内管(27)连接,且所述第二内管(29)设置于所述水箱(18)底部,所述第二内管(29)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组件(14)包括第一泵(25)、进水管(19)和出水管(16),所述出水管(16)与所述水箱(18)底部连接,所述进水管(19)与所述水箱(18)顶部连接,所述进水管(19)部分和所述出水管(16)部分均伸出所述机体(11),所述第一泵(25)设置于所述水箱(18)外侧且安装于与所述进水管(19)或所述出水管(16)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饮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2)包括至少包括两层,所述桶体(12)两层之间形成有降温空间(50),所述桶体(12)一侧包括进入端(48)和所述排出端(49),所述进入端(48)和所述排出端(49)分别与所述进水管(19)和所述出水管(16)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饮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空间(50)设置有缓流结构(51),所述缓流结构(51)被构造为延缓水于所述降温空间(50)内的流通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少勇,陈群英,徐学冲,宋健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凯利不锈钢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