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含铝废水处理含硅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45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含铝废水处理含硅废水的方法。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两个步骤:A.将含铝废水、含硅废水与碱液混合后静置,控制混合废水pH值在7.0~8.5范围内;B.将步骤A静置后的上清液与碱液搅拌混合,控制混合废水pH值在8.5~9.5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专门针对催化裂化催化剂分子筛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含铝和含硅两种污水,摈弃传统的分别除铝除硅的两条工艺路线,将两种污水混合在一起,采用一条工艺路线,达到以废制废,处理后混合废水的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含铝废水处理含硅废水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含铝废水处理含硅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对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每天的摄铝量不应超过每千克体重1毫克,铝的摄入途径主要包括药物、食物、铝制炊餐具、含铝食品添加剂、铝盐净化水等。摄入过量铝可能导致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丧失,出现早期老性痴呆症,同时,铝对人体的脑、心、肝、肾的功能和免疫功能都有损害,对儿童会引起骨骼和大脑病变,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有不良影响。铝元素对动植物和工业等其他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土壤中过多的铝会抑制植物根的生长,影响其对水分和钙、镁的吸收,降低光合作用,并与细胞内有机酸、三磷酸腺苷及脱氧核糖核酸发生螯合作用,干扰其正常代谢,使农作物死亡或减产。大量的铝(特别是无机单核铝形态)会造成很多水生生物,如鱼类的死亡。因此,在含铝污水的处理中要尽可能的将铝去除,以免进入人居环境。
[0003]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生产过程中,分子筛装置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其中铝离子含量在100~8000mg/L,如果在污水处理前端工序中不能有效控制,污水中的Al
3+
就会进入后续工艺的氨氮装置,形成沉降物并会堵塞脱氨氮装置分馏塔的填料,造成分馏塔运行周期和填料使用寿命缩短。另一方面,分子筛凝胶工艺还会产生溶解硅浓度较高的污水,溶解硅含量在400~1000mg/L,在进入污水膜处理系统前,硅含量必需降至60mg/L以下,否则会在渗透膜表面形成致密的硅垢,或与污水中Al
3+
反应形成硅铝凝胶,硅垢和硅铝凝胶均会堵塞渗透膜通道,降低膜的通透性,严重影响渗透膜的长周期安全运行,给膜系统的清洗带来很在的压力,膜清洗水需返回前系统重新处理,不但增加污水系统的负荷,还会增加处理成本,缩短后续装置维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0004]现有的污水中铝离子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化学沉淀、絮凝沉淀、阳离子树脂交换法、膜分离法及曝气中和

混凝沉淀

物理吸附的组合工艺。化学沉淀法,结合铝盐沉降物质轻、表面积大、不易沉淀分离;树脂交换法,交换通量有限,容易饱和,再生工序复杂,再生液会形成二次污物;膜分离法,铝沉降物容易堵塞膜通道,降低膜通量。
[0005]现有工业污水中的硅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去除,混凝脱硅、电凝聚脱硅、离子交换脱硅、气浮脱除胶体硅、超滤脱除胶体硅等。最常用的是混凝法,主要是通过加入石灰、镁剂及絮凝剂来去除污水中的硅。
[0006]然而,目前仍缺乏将两种废水共同进行处理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形成的含铝废水和含硅废水需要分别处理,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含铝废水处理含硅废水的方法,处理后混合废水的Al
3+
含量≤15mg/L,硅含量≤60mg/L,浊度≤60NTU,能够满足后序深度膜处理工序的指标要求。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利用含铝废水处理含硅废水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0010]A.将含铝废水、含硅废水与碱液混合后静置,控制混合废水pH值在7.0~8.5范围内;
[0011]B.将步骤A静置后的上清液与碱液搅拌混合,控制混合废水pH值在8.5~9.5范围内。
[0012]进一步的,步骤A中,含铝废水与含硅废水的体积比为0.5~10:1。
[0013]进一步的,步骤A中,含铝废水浓度为100~8000mg/L,含硅废水浓度为400~1000mg/L。
[0014]进一步的,步骤A、步骤B中,收集静置后沉淀至底部的污泥,并进行压滤。
[0015]进一步的,步骤A、步骤B中,碱液为浓度为35wt%~45wt%的氢氧化钠溶液。
[0016]进一步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7](1)将含铝废水、含硅废水及碱液送入管道混合器中,控制混合废水的pH值在7.0~8.5范围内,混合废水进入调节池静置5

12h,将静置后沉淀至底部的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
[0018](2)打开调节池与反应池一之间的溢流管道,使调节池内上清液通过溢流管道进入反应池一内,边搅拌边加入絮凝剂PAM,使混合废水中悬浮的微小颗粒凝聚并不断长大,以加速沉降;
[0019](3)打开反应池一与澄清池一之间的溢流管道,使反应池一内混合废水通过溢流管道进入澄清池一内,然后静置4~10h,将静置后沉淀至底部的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
[0020](4)打开澄清池一与反应池二之间的溢流管道,使澄清池一内上清液通过溢流管道进入反应池二内,边搅拌边加入碱液,控制混合废水的pH值在8.5~9.5范围内,以加速沉淀物的沉降;
[0021](5)打开反应池二与澄清池二之间的溢流管道,使反应池二内混合废水通过溢流管道进入澄清池二内,然后静置4~10h,收集上清液进行脱氨氮处理,将静置后沉淀至底部的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
[0022](6)污泥浓缩池内污泥经过静置分层,上层上清液通过溢流方式进入集水池,下层污泥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成泥饼外送。
[0023]进一步的,步骤(2)中,以反应池一内液体体积计,絮凝剂PAM的加入量为1~25mg/L。
[0024]进一步的,步骤(6)中,上层上清液进入集水池后通过管道回到反应池一中。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0026]本专利技术专门针对催化裂化催化剂分子筛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含铝和含硅两种污水,摈弃传统的分别除铝除硅的两条工艺路线,将两种污水混合在一起,采用一条工艺路线,达到以废制废,用碱液调节pH值,利用含铝废水中的铝离子去除含硅废水中的硅,经过絮凝澄清处理后废水中的硅含量从原来的400~1000mg/L降到了60mg/L以下,铝离子从原来的100~8000mg/L含量降到了15mg/L以下,浊度≤60NTU,达到了深度膜处理的控制指标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对催化裂化催化剂分子筛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含铝废水和含硅废进行混合处理,其中含铝废水42m3/h,浓度为436mg/L,pH值为4.4;含硅废水72m3/h,浓度为629mg/L,pH值为10.2。
[0030]A.首先将含铝废水、含硅废水与浓度为42wt%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静置,控制混合废水pH值在7.8范围内,刮泥机将静置后沉淀至底部的污泥刮入泵坑,经排泥泵送入污泥浓缩池;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含铝废水处理含硅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两个步骤:A.将含铝废水、含硅废水与碱液混合后静置,控制混合废水pH值在7.0~8.5范围内;B.将步骤A静置后的上清液与碱液搅拌混合,控制混合废水pH值在8.5~9.5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含铝废水与含硅废水的体积比为0.5~10: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含铝废水浓度为100~8000mg/L,含硅废水浓度为400~1000mg/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步骤B中,收集静置后沉淀至底部的污泥,并进行压滤。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步骤B中,碱液为浓度为35wt%~45wt%的氢氧化钠溶液。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含铝废水、含硅废水及碱液送入管道混合器中,控制混合废水的pH值在7.0~8.5范围内,混合废水进入调节池静置5

12h,将静置后沉淀至底部的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2)打开调节池与反应池一之间的溢流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辉崔文广韩雪松李世强邓廷昌白吉云华燕莉袁红发廖集鸿朱德合郑小宗王国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油长汀催化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