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416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DSSC的结构和DSSC进行线路潮流控制的工作原理,获取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在没有任何电网场景下,对潮流方程进行潮流计算和电压有功分析,获得电网静态稳定性判据,基于电网单节点增加负荷的场景下,根据电网静态稳定性判据进行电网静态稳定性判断,实现了适用于含DSSC电网的静态稳定性判断方法。网的静态稳定性判断方法。网的静态稳定性判断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电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能源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能源的利用成为了当前能源发展的重点。但是随着大规模的新能源并网,大容量电源分层接入电网后的潮流控制与新能源灵活消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解决新能源并网过程中因潮流波动大、分布不均衡现象而制约电网供电并降低电网运行效能的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0003]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在输电线潮流控制领域,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lexible Alternating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s,FACTS)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与发展,其中分布式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Distributed Static Series Compensator,DSSC)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分布式FACTS装置。这种FACTS装置是通过将大量的小功率补偿装置分布地安装在输电线路上,并通过集群性控制策略来协调大量的设备的运行,从而用更经济的安装成本和更短的安装周期实现了和集中式FACTS装置相似的功能。但是针对解决新能源并入电网后的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问题,传统的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已不适用于含DSSC的电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披露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包括:
[0007]根据DSSC的结构和DSSC进行线路潮流控制的工作原理,获取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其中,电网为含新能源的电网;
[0008]在没有任何电网场景下,对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进行潮流计算和电压有功分析,获得电网的静态稳定性判据;
[0009]基于电网单节点增加负荷的场景,对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进行潮流计算和电压有功分析,确定负荷增加至超过允许值时电网中节点的电压;
[0010]根据负荷增加至超过允许值时电网中节点的电压,对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进行潮流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和电网的静态稳定性判据,对电网的静态稳定性进行判断。
[0011]根据DSSC的结构和DSSC进行线路潮流控制的工作原理,获取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包括:
[0012]根据DSSC的结构和DSSC进行线路潮流控制的工作原理,获取装载DSSC后的电网中节点的等值注入功率;
[0013]根据装载DSSC后的电网中节点的等值注入功率和电网潮流计算方程,获得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
[0014]在电网中线路i

j的第i个节点侧装载有DSSC;装载DSSC后的电网中节点的等值注入功率为:
[0015][0016][0017]P
jD
=U
DSSC
U
j
[gcos(δ
D

δ
j
)

bsin(δ
D

δ
j
)][0018]Q
jD


U
DSSC
U
j
[gsin(δ
D

δ
j
)+bcos(δ
D

δ
j
)][0019]其中,线路i

j为电网中第i个节点和第j个节点之间的线路,P
iD
、Q
iD
分别为装载DSSC后的第i个节点的等值注入有功、等值注入无功,P
jD
、Q
jD
分别为装载DSSC后的第j个节点的等值注入有功、等值注入无功,U
DSSC
为DSSC注入电压,δ
D
为U
DSSC
的相位,U
i
、δ
i
分别为第i个节点的电压、相角,U
j
、δ
j
分别为第j个节点的电压、相角;
[0020]参数参数R为线路i

j阻抗的电阻部分,X为线路i

j阻抗的电抗部分,b
c
为对地导纳中的参数。
[0021]在电网中线路i

j的第i个节点侧装载有DSSC;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为:
[0022][0023][0024][0025][0026]其中,线路i

j为电网中第i个节点和第j个节点之间的线路,ΔP
i
、ΔQ
i
分别为第i个节点注入的有功、无功,ΔP
j
、ΔQ
j
分别为第j个节点注入的有功、无功,G
ij
、B
ij
分别为线路i

j导纳的实部、虚部,δ
i
、U
i
分别为第i个节点的相角、电压,δ
j
、U
j
分别为第j个节点的相角、电压,n为电网中节点数量,P
iD
、Q
iD
分别为装载DSSC后第i个节点的等值注入有功、等值注入无功,P
jD
、Q
jD
分别为装载DSSC后第j个节点的等值注入有功、等值注入无功,P
i
、Q
i
分别为第i个节点的有功、无功,P
j
、Q
j
分别为第j个节点的有功、无功。
[0027]在没有任何电网场景下,对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进行潮流计算和电压有功分析,获得电网的静态稳定性判据,包括:
[0028]在没有任何电网场景下,对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进行潮流计算,获得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其中,静态电压稳定指标为潮流方程存在解的指标;
[0029]在没有任何电网场景下,对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进行电压有功分析,获得电网的电压有功灵敏度的裕度指标;其中,电压有功灵敏度的裕度指标为电网中当前有功出力到电网中电压崩溃点的距离;
[0030]根据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和电压有功灵敏度的裕度指标,获得电网的静态稳定性判据。
[0031]静态电压稳定指标为:
[0032]S=E4‑
4E2(P

X

+Q

R

)

4(P

X
′‑
Q

R

)2[0033]电压有功灵敏度的裕度指标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DSSC的结构和DSSC进行线路潮流控制的工作原理,获取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其中,电网为含新能源的电网;在没有任何电网场景下,对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进行潮流计算和电压有功分析,获得电网的静态稳定性判据;基于电网单节点增加负荷的场景,对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进行潮流计算和电压有功分析,确定负荷增加至超过允许值时电网中节点的电压;根据负荷增加至超过允许值时电网中节点的电压,对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进行潮流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和电网的静态稳定性判据,对电网的静态稳定性进行判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DSSC的结构和DSSC进行线路潮流控制的工作原理,获取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包括:根据DSSC的结构和DSSC进行线路潮流控制的工作原理,获取装载DSSC后的电网中节点的等值注入功率;根据装载DSSC后的电网中节点的等值注入功率和电网潮流计算方程,获得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网中线路i

j的第i个节点侧装载有DSSC;装载DSSC后的电网中节点的等值注入功率为:j的第i个节点侧装载有DSSC;装载DSSC后的电网中节点的等值注入功率为:P
jD
=U
DSSC
U
j
[gcos(δ
D

δ
j
)

bsin(δ
D

δ
j
)]Q
jD


U
DSSC
U
j
[gsin(δ
D

δ
j
)+bcos(δ
D

δ
j
)]其中,线路i

j为电网中第i个节点和第j个节点之间的线路,P
iD
、Q
iD
分别为装载DSSC后的第i个节点的等值注入有功、等值注入无功,P
jD
、Q
jD
分别为装载DSSC后的第j个节点的等值注入有功、等值注入无功,U
DSSC
为DSSC注入电压,δ
D
为U
DSSC
的相位,U
i
、δ
i
分别为第i个节点的电压、相角,U
j
、δ
j
分别为第j个节点的电压、相角;参数参数R为线路i

j阻抗的电阻部分,X为线路i

j阻抗的电抗部分,b
c
为对地导纳中的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网静态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网中线路i

j的第i个节点侧装载有DSSC;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为:j的第i个节点侧装载有DSSC;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为:j的第i个节点侧装载有DSSC;装载DSSC后的电网的潮流方程为:
其中,线路i

j为电网中第i个节点和第j个节点之间的线路,ΔP
i
、ΔQ
i
分别为第i个节点注入的有功、无功,ΔP
j
、ΔQ
j
分别为第j个节点注入的有功、无功,G
ij
、B
ij
分别为线路i

j导纳的实部、虚部,δ
i
、U
i
分别为第i个节点的相角、电压,δ
j
、U
j
分别为第j个节点的相角、电压,n为电网中节点数量,P
iD
、Q
iD
分别为装载DSSC后第i个节点的等值注入有功、等值注入无功,P
jD
、Q
jD
分别为装载DSSC后第j个节点的等值注入有功、等值注入无功,P
i
、Q
i
分别为第i个节点的有功、无功,P
j...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艺丰郑亮杨康万芳茹黄曲粲葛亚明杨丽赵玉林谢丽军曹帅朱红磊王博仑王潇煜李蓝青陈金李言宋东阔童亮刘泽华曾兴嘉蒋城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