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396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第一推靠臂和第二推靠臂对称设置在仪器主体的两侧,第一推靠臂的一端与仪器主体铰链,另一端与自然电位测量极板,所述第二推靠臂的一端与仪器主体铰链,另一端与微球极板连接;微电极测量电极和自然电位测量电极设置在自然电位测量极板。将微电极测量电极和自然电位测量电极集成到一个装置上,有效缩短了仪器串的长度,增强了高分辨率测井系列仪器的集成度,可以在保证自然电位曲线0.2m纵向分辨率的情况下,降低了仪器在井下施工时的风险,保证曲线质量和作业成功率,解决了测量过程中分辨率过低会造成测井曲线无法有效识别薄层,从而无法有效提升油田后期开发的潜力的问题。而无法有效提升油田后期开发的潜力的问题。而无法有效提升油田后期开发的潜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地质勘探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是影响地层识别和储层计算的重要因素,分辨率过低会造成测井曲线无法有效识别薄层,从而无法有效提升油田后期开发的潜力。其中自然电位测井仪,国内外常见的测井系列均包含在内,但是分辨率普遍不高,通常在0.5m

0.6m左右,若要针对超薄油层进行开发,就需要高分辨率的测井系列曲线,自然电位曲线的纵向分辨率也需要达到0.2m。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包括自然电位测量极板、微电极测量电极、自然电位测量电极、仪器主体,微球极板、第一推靠臂和第二推靠臂;
[0006]所述第一推靠臂和第二推靠臂结构相同,第一推靠臂和第二推靠臂对称设置在仪器主体的两侧,第一推靠臂的一端与仪器主体铰链,另一端与自然电位测量极板连接,所述第二推靠臂的一端与仪器主体铰链,另一端与微球极板连接;
[0007]所述微电极测量电极和自然电位测量电极设置在自然电位测量极板上。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09]所述第一推靠臂与自然电位测量极板的一个端面连接,所述微电极测量电极和自然电位测量电极设置在自然电位测量极板远离第一推靠臂的另一个端面上。
[0010]所述第一推靠臂与自然电位测量极板铰链,所述第二推靠臂与微球极板铰链。
[0011]所述自然电位测量极板设置微电极测量电极和自然电位测量电极的端面包括平面和沿平面边缘延伸的弧面,所述弧面延伸的末端与自然电位测量极板连接第一推靠臂的端面连接。
[0012]所述微电极测量电极设置在平面部分,所述自然电位测量电极设置在弧面部分。
[0013]所述第一推靠臂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支撑架;
[0014]所述第一支架一端与仪器主体铰链,另一端与自然电位测量极板铰链;
[0015]所述第二支架一端与仪器主体铰链,另一端与自然电位测量极板铰链;
[0016]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端部间隔固定;
[0017]所述固定支撑架一端与仪器主体铰链,另一端与第二支架铰链。
[0018]所述仪器主体的外径为90mm。
[0019]所述仪器主体材质为钛钢材质。
[0020]所述第一推靠臂和第二推靠臂材质为金属材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对探头结构进行了优化,将微电极测量电极和自然电位测量电极集成到一个装置上,有效缩短了仪器串的长度,增强了高分辨率测井系列仪器的集成度,通过推靠臂进行测量,测量时打开推靠臂,结束后收回靠臂,可以在保证自然电位曲线0.2m纵向分辨率的情况下,降低了仪器在井下施工时的风险,保证曲线质量和作业成功率。
[002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自然电位测量电极设置在弧面上,可以保证在测量的同时自然电位测量电极尽可能的靠近电极,但又不与壁面接触,达到精准测量的目的。
[0024]新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推靠结构的基础上,主体仪器的外径可以设置为90mm,有效减小了仪器外径,降低了工程风险,提高了作业成功率,满足油田储层开发评价及快速测井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然电位测量极板示意图。
[0028]其中:1

自然电位测量极板,2

微电极测量电极,3

自然电位测量电极,4

仪器主体,5

微球极板,6

第一推靠臂,7

第二推靠臂;8

固定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
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开发出一种高分辨率自然电位测井仪,既能保证0.2m纵向分辨率又能保证仪器外径不大于90mm,降低工程风险。实现在油田裸眼井测井过程中,优化0.2m分辨率测井系列,保证曲线质量和作业成功率,从而为油田的超薄层开发提供支持。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7]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目的在于设计开发出一种高分辨率自然电位测井仪,既能保证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然电位测量极板(1)、微电极测量电极(2)、自然电位测量电极(3)、仪器主体(4),微球极板(5)、第一推靠臂和第二推靠臂;所述第一推靠臂和第二推靠臂结构相同,第一推靠臂和第二推靠臂对称设置在仪器主体(4)的两侧,第一推靠臂的一端与仪器主体(4)铰链,另一端与自然电位测量极板(1)连接,所述第二推靠臂的一端与仪器主体(4)铰链,另一端与微球极板(5)连接;所述微电极测量电极(2)和自然电位测量电极(3)设置在自然电位测量极板(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靠臂与自然电位测量极板(1)的一个端面连接,所述微电极测量电极(2)和自然电位测量电极(3)设置在自然电位测量极板(1)远离第一推靠臂的另一个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靠臂与自然电位测量极板(1)铰链,所述第二推靠臂与微球极板(5)铰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靠式近井壁自然电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电位测量极板(1)设置微电极测量电极(2)和自然电位测量电极(3)的端面包括平面和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伟陈涛张连成陈章龙董圣飞姜亦忠张加举袁晓燕林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