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94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8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连杆、第二壳体连杆、主轴、第一转动门板、第二转动门板和门板摆臂,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上分别固定连接门板摆臂,门板摆臂与主轴转动连接,门板摆臂和第一壳体活动连接,门板摆臂和第二壳体活动连接,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在展平状态下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的折弯部,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在折叠状态下形成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屏的折弯部的容屏空间。本申请能够提升了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的运动精度,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可靠性。子设备的稳定可靠性。子设备的稳定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8月3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885364.2,专利技术名称为“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转动机构,以及包括该转动机构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柔性屏技术的发展,基于柔性屏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现今行业的技术热点。例如,折叠屏手机作为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常规的折叠屏手机包括折叠装置以及固定于折叠装置上的柔性屏。折叠装置总体上包括转动机构以及固定于转动机构两侧的壳体。柔性屏的两侧部分分别固定于相应的壳体上,柔性屏的中间部分位于与转动机构对应的位置处。转动机构能够发生变形,以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绕转动机构转动,从而使得柔性屏能够在展平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常规的转动机构结构复杂,通常采用多级传动来实现两个壳体的转动,这样的转动机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旨在解决常规转动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机构,用于连接在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折叠装置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门板、第二转动门板、两个门板摆臂、第一壳体连杆、第二壳体连杆和主轴,所述第一转动门板和其中一个所述门板摆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门板摆臂和柔性显示屏之间,所述第二转动门板和另一个所述门板摆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门板摆臂和柔性显示屏之间,所述两个门板摆臂均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固定连接的所述门板摆臂和所述第一壳体连杆活动连接,与所述第二转动门板固定连接的所述门板摆臂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杆活动连接。
[0006]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转动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门板在展平状态下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折弯部,所述第一转动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门板在折叠状态下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折弯部的容屏空间。
[0007]本申请限定的“活动连接”可以为:转动连接、滑动连接或者其它具有自由度的连接方式,具有自由度可以理解为: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一壳体之间在展平或折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相对移动,第二转动门板和第二壳体之间在展平或折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相对移动。
[0008]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分别通过门板摆臂转动连接
主轴,由于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均与门板摆臂固定连接,可以认为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均与门板摆臂同步移动。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折叠装置的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能够直接相对于主轴转动,两个转动门板和主轴之间的连接关系属于单级传动的架构,这样的单级传动提升了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的运动精度。而且,由于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的运动精度高,因而在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下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之间能够提供稳定的容屏空间。此外,在电子设备的展平状态下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能够对柔性显示屏的折弯部提供稳固的支撑,提升了柔性显示屏的折弯部在受到按压时的可靠性。此外,由于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与主轴之间的单级传动的关系,在电子设备意外跌落时,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的窜动小,从而能够对柔性显示屏提供稳定保护,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000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转动机构处于展平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门板的至少部分边缘和所述第二转动门板的至少部分边缘对接。本方案限定一种两门板架构的折叠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之间的关系的实施方式,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门板的至少部分边缘和所述第二转动门板的至少部分边缘对接,使得在展平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力给柔性显示屏。
[0010]本方案限定的“对接”可以理解为:第一转动门板的边缘和第二转动门板边缘接触;或者第一转动门板的边缘和第二转动门板的边缘之间形成较小的缝隙,此较小的缝隙可以为组装公差或设计公差等因素形成的缝隙,并不是为了避让其它的结构特征,此缝隙尺寸小不影响对柔性显示屏的支撑;或者第一转动门板的边缘和第二转动门板的边缘之间形成搭接的结构或重叠的结构。
[001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机构还包括同步阻尼件,同步阻尼件包括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连杆、第二传动连杆和传动模组,所述第一传动连杆和所述第二传动连杆中的每个传动连杆包括滑动端和转动端,所述第一传动连杆和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转动端与所述传动模组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连杆,并且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滑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连杆。本方案通过限定转动机构还包括同步阻尼件,使得转动机构的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运动精度获得较好的保障的基础上,还具有同步移动的优势,能够保证第一壳体连杆和第二壳体连杆在相对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第一壳体连杆和第二壳体连杆相对主轴的转动角度变化一致,实现同步展开或折叠,以此方式,电子设备的折叠动作和展开动作对称性较佳,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转动机构处于展平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门板的对接位置至少部分落入所述传动模组在所述第一转动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门板上的垂直投影范围内。本方案通过限定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对接位置和传动模组之间的位置关系,提供一种无需在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的对接位置设置空洞或镂空结构以避让同步阻尼件,不但获得更简洁的结构设计的转动机构,还使得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的完整性更好,可以提升转动机构对柔性显示屏支撑的稳定性。
[001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转动端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背离所述第二转动门板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
转动门板的延伸面背离所述第二转动门板的延伸面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转动端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二转动门板背离所述第一转动门板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转动门板的延伸面背离所述第一转动门板的延伸面的一侧。本申请通过限定第一传动连杆的转动端的转动中心与第一转动门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第二传动连杆的转动端的转动中心和第二转动门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传动连杆的设置不影响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的结构完整性,即,不需要在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上设置用于避让对应的传动连杆的缺口或破洞的结构。第一转动门板和第二转动门板在展平状态下可以构成完整的板状架构,此完整的板状架构可以遮挡同步阻尼件,使得柔性显示屏得到较好的支撑力,提升电子设备的结构稳定性。
[001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所述转动端的转动中心为第一中心,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所述转动端的转动中心为第二中心,在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中心和所述第二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转动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门板(21)、第二转动门板(22)、两个门板摆臂(23)、第一壳体连杆(24)、第二壳体连杆(25)和主轴(1);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和其中一个所述门板摆臂(23)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门板摆臂和柔性显示屏之间,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和另一个所述门板摆臂(23)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门板摆臂和所述柔性显示屏之间,所述两个门板摆臂(23)均与所述主轴(1)转动连接,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固定连接的所述门板摆臂(23)和所述第一壳体连杆(24)活动连接,与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固定连接的所述门板摆臂(23)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杆(25)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0)还包括与所述主轴(1)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连杆(71)、第二传动连杆(72)和传动模组(73),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1)和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2)中的每个传动连杆均包括滑动端(711)和转动端(712),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1)的转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2)的转动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模组(73)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1)的滑动端(71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连杆(24),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2)的滑动端(7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连杆(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机构(20)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1)的转动端(712)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背离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的延伸面背离第二转动门板(22)的延伸面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2)的转动端(712)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背离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的延伸面背离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的延伸面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1)的所述转动端(712)的转动中心为第一中心(7121),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2)的所述转动端(712)的转动中心为第二中心(7122),在所述转动机构(20)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中心(7121)和所述第二中心(7122)的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和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之间的在第一方向(F1)上的最大距离,所述第一方向(F1)为:所述第一中心(7121)和所述第二中心(7122)之间连线的延伸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包括第一支撑面(21S1),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包括第二支撑面(22S1),在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面(21S1)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22S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1)所述转动端(712)的转动中心和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2)的所述转动端(712)的转动中心均位于所述第一夹角(A)范围之外。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1)的所述转动端(712)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朝向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的一侧,或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1)的所述转动端(712)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的延伸面朝向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的延伸面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2)的所述转动端(712)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朝向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的一侧,或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2)的所述转动端(712)的转动中
心位于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的延伸面朝向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的延伸面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转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包括第二支撑面,在所述转动机构(20)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面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A

1),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1)和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2)的所述转动端(712)的转动中心均位于所述第二夹角(A

1)范围之内。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0)还包括升降板(26),所述升降板(26)连接至所述主轴(1)并且能够沿远离或靠近所述主轴(1)的方向相对于所述主轴(1)运动,并且所述升降板(26)在所述折叠状态下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以及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一起围成所述容屏空间(900),所述升降板(26)在所述转动机构(20)处于折叠状态下比在所述转动机构(20)处于所述展平状态下更靠近所述主轴(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6)的背向所述柔性显示屏(200)的一侧设置有套筒(261);所述主轴(1)设置有孔(161),至少部分所述套筒(261)穿过所述孔(161);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升降弹簧(2611)和紧固件,所述升降弹簧(2611)套设于所述套筒(261),所述套筒(261)的远离所述升降板(26)的端部和所述紧固件(2612)配合,所述升降弹簧(2611)设置于所述紧固件(2612)和所述主轴(1)之间,所述升降弹簧(2611)的一端接触所述紧固件(2612),所述升降弹簧(2611)的另一端接触所述主轴(1)背向所述升降板(26)的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转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设有第一缺口(210),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设有第二缺口(220),在转动机构(20)处于所述展平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门板(21)和所述第二转动门板(22)对接,且所述第一缺口(210)和所述第二缺口(220)围成空洞(230),在所述转动机构(20)处于展平状态下,所述升降板(26)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空洞(230)中。11.根据权利要求8

10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一姜文杰李云勇马春军王岗超夏昊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