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酸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80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酸缸,包括缸体和放置架,所述缸体顶端合页连接有带把手的缸盖,所述缸体的内部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放置架的左右顶部均安装有“L”字型结构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贯穿有限定杆,所述连接块内部限定杆安装在缸体外壁上,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板安装在缸体的外壁上,所述缸体外侧设有带网孔的篮子,所述篮子的下方设有收集盒。该实验室用酸缸,利用丝杆对放置架进行升降便于实验人员拿取实验器材,利用限定板方便实验器材分类放置。分类放置。分类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酸缸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器材
,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酸缸。

技术介绍

[0002]酸缸是用来装硫酸或重铬酸钾与硫酸的混合液、硝酸、盐酸等液体的容器,用来浸泡实验器皿,大多用于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科研单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645892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室器皿清洗的酸缸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能对器皿进行分类放置,便于移动清洗。
[0003]但现有的实验室用酸缸通常需要实验人员手动将实验器具放入酸缸内直到灌满酸液为止,且拿取实验器具时需要人手操作,导致手套与酸液时间过长易受损,不利于实验人员手部安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实验室用酸缸,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酸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多数实验室用酸缸,需要实验人员手动将实验器具放入酸缸内直到灌满酸液为止,且拿取实验器具时需要人手操作,导致手套与酸液时间过长易受损,不利于实验人员手部安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酸缸,包括缸体和放置架:
[0006]所述缸体顶端合页连接有带把手的缸盖,所述缸体的内部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放置架的左右顶部均安装有“L”字型结构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贯穿有限定杆,所述连接块内部限定杆安装在缸体外壁上,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板安装在缸体的外壁上,所述缸体外侧设有带网孔的篮子,所述篮子的下方设有收集盒;
[0007]所述放置架的右方安装有双层结构的限定板,所述限定板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限定孔,所述限定板的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右端与放置架的右顶端合页连接,所述放置架的左侧安装有滑槽,所述限定板的左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左端通过滑块与滑槽卡合连接,所述盖板的顶端连接有带吸盘的伸缩杆,所述缸体的内壁上设有底端纵截面为“T”字型结构的限定杆。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放置架组成纵截面为“几”字型的固定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放置架构成滑动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放置架通过丝杆与缸体构成升降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所述缸盖与所述连接块构成卡合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放置架高度尺寸大于滑槽的高度尺寸。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实验室用酸缸,利用丝杆对放置架
进行升降便于实验人员拿取实验器材,无需将手伸入酸缸内部,减少与酸缸内酸性溶液的接触面积,利用限定板、限定杆存放细长类试管等与烧杯等大容量器具分开放置;
[0014]1、设置有连接块和丝杆,连接块安装在放置架的顶端,连接块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螺纹连接有丝杆,利用丝杆使得放置架做升降运动移动至酸缸外,便于实验人员拿取实验器材,减少手与酸型溶液的接触面积;
[0015]2、设置有限定板、盖板和压板,利用开设有限定孔的限定板放置容量瓶或细长类试管等实验器具,避免实验器具过多杂乱不方便寻找,利用盖板和压板防止实验器具灌满酸液时漂浮,减少人工操作,有效提高实验人员手部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盖板与滑槽连接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缸体;2、缸盖;3、放置架;4、连接块;5、篮子;6、移动块;7、丝杆;8、电机;9、限定孔;10、限定板;11、压板;12、滑槽;13、盖板;14、伸缩杆;15、限定杆;16、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酸缸,包括缸体1、缸盖2、放置架3、连接块4、篮子5、移动块6、丝杆7、电机8、限定孔9、限定板10、压板11、滑槽12、盖板13、伸缩杆14、限定杆15和收集盒16,缸体1的顶部合页连接有缸盖2,缸体1的前侧面设有带网孔的篮子5和收集盒16,便于存放专门使用酸缸的防酸防腐蚀类手套,避免手套上残留的酸液滴落至地面污染环境;
[00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缸体1的外侧安装有电机8,电机8顶端连接有丝杆7,丝杆7螺纹连接有移动块6,移动块6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移动块6和连接块4内部均贯穿有限定杆15,且限定杆15安装在缸体1的外侧,连接块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架3,放置架3位于缸体1内部,放置架3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放置架3内部设有限定板10,限定板10内开设有限定孔9,可倒立放置容量瓶类实验器具,缸体1的内壁上设有“T”字型结构的限定杆15,使得细长型试管可管口朝下限定在限定杆15上;
[002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放置架3顶部设有盖板13和压板11,压板11与放置架3右顶端合页连接,盖板13通过滑块与滑槽12卡合连接,滑槽12安装在放置架3左侧面上,盖板13的顶端连接有带吸盘的伸缩杆14;
[0025]当需要使用酸缸浸泡实验器具时,可人工将实验器具倒立放置在放置架3内部,使得瓶口、管口、杯口等均朝下,然后将压板11、盖板13均移动至实验器具上方,伸缩杆14末端的吸盘可吸附在滑槽12表面,实验器具固定放置好后,启动电机8,在电机8作用下,丝杆7带
着移动块6移动,从而与连接块4固定连接的放置架3便做升降运动,这时放置架3便开始进入酸缸内,因放置架3设有通孔,酸缸内酸液便经过通孔开始灌入实验器具内部,压板11、盖板13可防止器具上浮移动使得酸液灌入不完全,当放置架3整体浸泡在缸体1酸液内,实验器具均灌满酸液后,便可盖上缸盖2完成操作;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当需要取用在酸缸内浸泡的实验器具时,可人工翻开缸盖2,启动电机8,使得放置架3在缸体1内上升,直到放置架3底端离开缸体1内酸液的上表面,待实验器具内的酸液流出完全后,取下吸盘通过伸缩杆14将盖板13向上抽出,实验人员便可直接拿取器具,避免人手与酸液过多接触,以上便完成该实验室用酸缸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7]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酸缸,包括缸体(1)和放置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顶端合页连接有带把手的缸盖(2),所述缸体(1)的内部设有放置架(3),所述放置架(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放置架(3)的左右顶部均安装有“L”字型结构的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内部贯穿有限定杆(15),所述连接块(4)内部限定杆(15)安装在缸体(1)外壁上,所述连接块(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6),所述移动块(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7),所述丝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通过支撑板安装在缸体(1)的外壁上,所述缸体(1)外侧设有带网孔的篮子(5),所述篮子(5)的下方设有收集盒(16);所述放置架(3)的右方安装有双层结构的限定板(10),所述限定板(10)的内部均匀开设有限定孔(9),所述限定板(10)的上方设有压板(11),所述压板(11)的右端与放置架(3)的右顶端合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美张东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