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343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在机组高加组解列时,通过快速减小锅炉的进水量及降低机组的实时目标负荷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使机组的负荷和主蒸汽参数在高加组解列后快速达到稳定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根据机组高加解列机组情况,快速减小给水量,并能保证减温水工作环境在闭环方式下控制好主蒸汽温度,同时能够在快速建立新的平衡,稳定机组运行;极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监测和操作工作量,减少工作误操作,确保了机组和电网安全。组和电网安全。组和电网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电机组
,涉及一种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大型火电机组中是普遍设计和布置了大旁路高加组,如图1所示,大型火电机组包括锅炉Bo、高压缸HP、中压缸MP、低压缸LP、高压加热器(简称:高加)H1、H2、H3、低压加热器(简称:低加)H5、H6、H7、H8、发电机Dy、冷凝器Co、冷凝水泵CP、除氧器HD、给水泵汽轮机SP和给水泵GP,高压缸HP、中压缸MP、低压缸LP和发电机Dy同轴设置并通过连接轴PS连接。正常运行时,H1,H2,H3三台高加串联成一个管系,统一控制;锅炉Bo输出的高温蒸汽依次经过高压缸HP、中压缸MP和低压缸LP后,一部分用于发电机Dy发电,另一部分经冷凝器Co冷凝后依次经过冷凝水泵CP、低加H8、H7、H6、H5送到除氧器HD,在此过程中,低压缸LP中的蒸汽对低加H8、H7、H6、H5中的水进行加热。之后,给水泵GP将水送入高加H3、H2、H1,高压缸HP和中压缸MP的蒸汽对高加H3、H2、H1中的水逐级进行加热后经过旁路控制阀V2和给水调节阀V1送往锅炉Bo。
[0003]由于现场空间有限,高加H1、H2、H3之间没有设置隔离阀门和单独的小旁路,但是为了机组安全可靠,将高加H1、H2、H3组合成一体(简称:高加组),在高加H3的入口处设置有一个三通阀TWV,并引出旁路通道BP连接至给水调节阀V1和旁路控制阀V2之间,从而形成了高加给水旁路(简称:高加旁路),这样简化了现场管路,同时在控制上也简单明了。当火电机组的高加组出现事故时,旁路控制阀V2关闭,由给水泵GP过来的给水就会经过高加组进口三通阀TWV,紧急切换到旁路通道BP,高加组解列退出给水系统运行。这种方式在现场也证明对设备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这种控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就是系统惯性大;高加组解列时,就会导致对锅炉Bo和汽轮机产生极大冲击,甚至引起诱发引起机组动、静碰磨、触发机组跳机等重大事故。
[0004]目前,高加机组解列后,火电机组转速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目前火电机组普遍为大容量、高参数,普遍采用回热抽汽系统,从汽轮机高、中低压缸中抽取蒸汽加热锅炉给水,提高整个机组的经济性。但是,由于高、中压缸蒸汽参数偏高,一旦高加解列后,这些蒸汽便在汽轮机中做功,形成功率短时间内增加(根据汽轮机到发电机的传递时间)。
[0006](2)机组高负荷时,瞬间蒸汽压力和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汽轮机内部件应力过大,造成设备损坏。
[0007](3)高加解列后,调速系统主要基于负荷调整,由于抽汽量大幅减小,而机组负荷短时间内会大幅上升,调门会自动减小,带来了整个锅炉换热面的工质流动出现滞流现象,短时间内压力和温度都要上升,影响机组安全。
[0008](4)由于压力上升,且有滞流现象,机组过热汽和再热汽减温水(过热汽减温水取自给水泵出口,见图1)在压差不够情况下,容易造成机组的减温水不能有效工作,造成过热
器和再热器爆管。
[0009](5)由于几台高加的停用,机组主给水水温降低将会超过90
°
,这些给水在短时间内需要大幅吸收炉膛的热量,造成机组滞流现象后温度短暂升高后迅速下降,如果控制不好,造成入缸蒸汽温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蒸汽带水现象,引起机组动静碰磨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
[001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在机组高加组解列时,通过快速减小锅炉的进水量及降低机组的实时目标负荷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使机组的负荷和主蒸汽参数在高加组解列后快速达到稳定状态。
[0013]进一步的,快速减小锅炉的进水量及降低机组的实时目标负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10、以高加组解列时的机组工况的目标负荷作为初始的实时目标负荷E
b

[0015]S120、当机组的当前实际负荷E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负荷阈值时,实时目标负荷E
b
保持不变,执行S130步骤;当机组的当前实际负荷小于负荷阈值时,执行S140步骤;
[0016]S130、逐步减少锅炉入口的给水流量,并检测机组的实际负荷E
b
是否下降,直到机组的实际负荷E
b
开始下降后执行S140步骤;
[0017]S140、逐步减少锅炉入口的给水流量,并逐步降低实时目标负荷E
b
,使机组的实时目标负荷E
b
与机组的工况相匹配。
[0018]进一步的,在所述S130步骤和S140步骤中,逐步减少锅炉入口的给水流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210、计算锅炉入口的给水目标值F
o

[0020]S220、循环调节给水调节阀和给水泵汽轮机的转速,降低锅炉入口的给水流量至给水目标值F
o

[0021]S230、重新计算给水目标值F
o
,返回执行S220步骤。
[0022]进一步的,在所述S210步骤和S230步骤中,给水目标值F
o
的计算公式为:
[0023]F
o
=F

λF
E
[0024]其中,F表示锅炉入口的实时给水流量;λ表示高加组抽汽量折算系数;F
E
表示在高加组解列时机组工况下,机组正常工作时高加组的抽汽量总和。
[0025]进一步的,所述高加组抽汽量折算系数λ的取值范围为0.3~0.8。
[0026]进一步的,锅炉入口的实时给水流量F
E
的计算公式为:
[0027]F
E
=F
E50
+(F
E100

F
E50
)
×
(E
a

50)
÷
(100

50)
[0028]其中,F
E50
表示机组为50%负荷工况下,机组正常工作时高加组的抽汽量总和的实测值;F
E100
表示机组为满负荷工况下,机组正常工作时高加组的抽汽量总和的实测值;E
a
表示在高加组解列时机组工况的目标负荷。
[0029]进一步的,循环调节给水调节阀和给水泵汽轮机的转速,降低锅炉入口的给水流
量至给水目标值F
o
的方法为:
[0030]计算给水泵出口压力P
G
与机组主蒸汽压力P
m
的实时差值,当实时差值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压力差常数K1时,采用调节给水调节阀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组高加组解列时,通过快速减小锅炉的进水量及降低机组的实时目标负荷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使机组的负荷和主蒸汽参数在高加组解列后快速达到稳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快速减小锅炉的进水量及降低机组的实时目标负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以高加组解列时的机组工况的目标负荷作为初始的实时目标负荷E
b
;S120、当机组的当前实际负荷E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负荷阈值时,实时目标负荷E
b
保持不变,执行S130步骤;当机组的当前实际负荷小于负荷阈值时,执行S140步骤;S130、逐步减少锅炉入口的给水流量,并检测机组的实际负荷E
b
是否下降,直到机组的实际负荷E
b
开始下降后执行S140步骤;S140、逐步减少锅炉入口的给水流量,并逐步降低实时目标负荷E
b
,使机组的实时目标负荷E
b
与机组的工况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30步骤和S140步骤中,逐步减少锅炉入口的给水流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0、计算锅炉入口的给水目标值F
o
;S220、循环调节给水调节阀和给水泵汽轮机的转速,降低锅炉入口的给水流量至给水目标值F
o
;S230、重新计算给水目标值F
o
,返回执行S220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10步骤和S230步骤中,给水目标值F
o
的计算公式为:F
o
=F

λF
E
其中,F表示锅炉入口的实时给水流量;λ表示高加组抽汽量折算系数;F
E
表示在高加组解列时机组工况下,机组正常工作时高加组的抽汽量总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加组抽汽量折算系数λ的取值范围为0.3~0.8。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锅炉入口的实时给水流量F
E
的计算公式为:F
E
=F
E50
+(F
E100

F
E50
)
×
(E
a

50)
÷
(100

50)其中,F
E50
表示机组为50%负荷工况下,机组正常工作时高加组的抽汽量总和的实测值;F
E100
表示机组为满负荷工况下,机组正常工作时高加组的抽汽量总和的实测值;E
a
表示在高加组解列时机组工况的目标负荷。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加组事故解列后机组快速稳定的控制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胜陈绍敏姚昌模张恒向上谢德勇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