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呈现虚拟场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340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呈现虚拟场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此描述的方法包括:接收虚拟直播应用的第一用户访问虚拟场景的请求,虚拟场景关联于虚拟直播应用的第二用户当前所处的物理场景,物理场景包括物理对象;基于请求来向第一用户呈现虚拟场景,虚拟场景包括关联于第二用户的虚拟形象和关联于物理对象的虚拟对象;以及基于第一用户切换至虚拟场景中的目标位姿的请求,向第一用户呈现更新的虚拟场景,更新的虚拟场景包括基于目标位姿确定第二用户的更新的虚拟形象和更新的虚拟对象。基于以上的方式,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可接入关联于其他用户的物理场景的虚拟场景,以感知其他用户所处的物理场景,提升交互体验。升交互体验。升交互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呈现虚拟场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总体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地涉及用于呈现虚拟场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简称XR)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XR通过利用硬件设备和多种技术手段的结合,将虚拟内容和真实场景进行融合,为用户提供独特的感官体验。XR例如包括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混合现实(Mix Reality,简称MR)等。
[0003]VR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三维空间的虚拟场景,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沉浸式体验。AR使得真实环境和虚拟对象实时叠加到同一个空间并同时存在。MR是融合物理场景和虚拟场景的新的可视化环境,物理场景中的对象与虚拟场景中的对象实时共存。此时,如何呈现虚拟场景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呈现虚拟场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虚拟直播应用的第一用户访问虚拟场景的请求,虚拟场景关联于虚拟直播应用的第二用户当前所处的物理场景,物理场景包括物理对象。进一步地,基于请求来向第一用户呈现虚拟场景,虚拟场景包括关联于第二用户的虚拟形象和关联于物理对象的虚拟对象。进一步地,基于第一用户切换至虚拟场景中的目标位姿的请求,向第一用户呈现更新的虚拟场景,更新的虚拟场景包括基于目标位姿确定第二用户的更新的虚拟形象和更新的虚拟对象。
[0005]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呈现虚拟场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虚拟直播应用的第一用户访问虚拟场景的请求,虚拟场景关联于虚拟直播应用的第二用户当前所处的物理场景,物理场景包括物理对象。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呈现模块,被配置为基于请求来向第一用户呈现虚拟场景,虚拟场景包括关联于第二用户的虚拟形象和关联于物理对象的虚拟对象。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呈现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第一用户切换至虚拟场景中的目标位姿的请求,向第一用户呈现更新的虚拟场景,更新的虚拟场景包括基于目标位姿确定第二用户的更新的虚拟形象和更新的虚拟对象。
[0006]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0007]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附图说明
[0008]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注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0009]图1示出了其中可以实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环境的示意图;
[0010]图2A至图2F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呈现虚拟场景的示例的示意图;
[0011]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呈现虚拟场景的过程的流程图;
[0012]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呈现虚拟场景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以及
[0013]图5示出了能够实施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015]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及其类似用语应当理解为开放性包含,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应当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或“该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0016]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本身、数据的获取或使用)应当遵循相应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0017]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本公开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之前,均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适当的方式对本公开所涉及个人信息的类型、使用范围、使用场景等告知用户并获得用户的授权。
[0018]例如,在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主动请求时,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以明确地提示用户,其请求执行的操作将需要获取和使用到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来自主地选择是否向执行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操作的电子设备、应用程序、服务器或存储介质等软件或硬件提供个人信息。
[0019]作为一种可选的但非限制性的实现方式,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主动请求,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弹出窗口的方式,弹出窗口中可以以文字的方式呈现提示信息。此外,弹出窗口中还可以承载供用户选择“同意”或“不同意”向电子设备提供个人信息的选择控件。
[002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知和获取用户授权过程仅是示意性的,不对本公开的实现方式构成限定,其他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也可应用于本公开的实现方式中。
[0021]术语“响应于”表示相应的事件发生或者条件得以满足。将会理解,响应于该事件或者条件而被执行的后续动作的执行时机,与事件发生或者条件满足的时间,这二者不一定是强关联的。在某些情况下,后续动作可在事件发生或者条件成立时立即被执行;在另一些情况下,后续动作也可在事件发生或者条件成立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被执行。
[0022]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虚拟场景”包括但不限于“XR”、“VR”、“AR”和“MR”等技术实现的虚拟场景。应当理解,术语“虚拟场景”可以是由“XR”、“VR”、“AR”和“MR”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以是其任意组合来实现。
[0023]如前文所简要提及的,扩展现实技术可通过生成虚拟场景,并允许用户加入虚拟场景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交互。例如,这样的虚拟场景为虚拟会议场景,用户通过由虚拟场景生成设备生成的虚拟化身加入虚拟会议场景进行讨论。又例如,这样的虚拟场景为虚拟直播间,虚拟场景生成设备生成主持人的虚拟化身后,主持人在虚拟直播间中为听众推荐、介绍产品。由此,用户之间可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交互体验。
[0024]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基于视频的虚拟直播间应用,观众可以实时地观看直播间的视频,然而观众并不能实时地浏览直播间和产品的三维效果。虽然可以为产品建立三维模型并且在虚拟直播间中呈现,然而,虚拟直播间提供的交互方式极为有限并且用户仅能从特定角度观看直播画面,这导致用户并不能实时地了解直播间和产品的详细信息。尤其是当产品尺度较大(例如,家具、电器、房屋,等等)时,用户难以感受到产品的整体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呈现虚拟场景的方法,包括:接收虚拟直播应用的第一用户访问虚拟场景的请求,所述虚拟场景关联于所述虚拟直播应用的第二用户当前所处的物理场景,所述物理场景包括物理对象;基于所述请求来向所述第一用户呈现所述虚拟场景,所述虚拟场景包括关联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虚拟形象和关联于所述物理对象的虚拟对象;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切换至所述虚拟场景中的目标位姿的请求,向所述第一用户呈现更新的虚拟场景,更新的所述虚拟场景包括基于所述目标位姿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的更新的虚拟形象和更新的所述虚拟对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第一用户呈现更新的所述虚拟场景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目标位姿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视野区域;以及向所述第一用户呈现所述虚拟场景中的所述视野区域内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虚拟对象的交互请求,获取所述物理对象的预存虚拟对象;以及利用所述预存虚拟对象替换所述虚拟场景中的所述虚拟对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存虚拟对象的精度高于所述虚拟对象的精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虚拟场景中提供关联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虚拟形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关联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虚拟形象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目标位姿,确定关联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虚拟形象的位姿;以及在所述虚拟场景中根据所述位姿来呈现所述关联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虚拟形象。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虚拟对象的交互请求,基于所述交互请求改变所述虚拟对象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位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虚拟场景还包括虚拟镜,以及向所述第一用户呈现更新的虚拟场景包括:响应于所述目标位姿关联于所述虚拟镜,在所述虚拟镜中呈现所述关联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虚拟形象与所述虚拟对象的组合的镜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物理场景的测量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