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05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7
一种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涉及一种电力物资运送架,“U”形杆的口部朝向前方,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上端分别铰接连接在“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3)中下部,在两肩部卡的下口之间设有压肩带(8),承重杆(10)前端固定连接在“U”形杆的后中部,承重杆的中上部设有两间隔设置的凸起柱(13),承重杆后端与“ㄩ”形杆的连接杆(17)中部连接,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直杆(16)前端,另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上端分别铰接连接在两直杆的中下部,在另肩部卡的下口之间设有压肩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具有肩部卡和压肩带的“U”形杆和“ㄩ”形杆连接在承重杆两端,使用时压肩带可较好的减轻工人的肩部损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物资运送架,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电力设施大多是根据地面状况和规划线路设计的,其中很多路线需要翻山越岭和设置在田地里,很多地方没有公路,建设支撑导线的电线杆、高压塔架需要运送大量的物资,所需物资既包含导线、绝缘子串和电力金具等,还包含横担、钢绞线以及所需工具等,这些物资的运送是通过人海战术的肩背人拉等方法,有效物资单人很难拿动,需要两人或多人使用木棍抬着行进,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基于现有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利用具有肩部卡和压肩带的“U”形杆和“ㄩ”形杆连接在承重杆两端,使用时压肩带可较好的减轻工人的肩部损伤。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包括“U”形杆、肩部卡、承重杆、凸起柱和“ㄩ”形杆,“U”形杆的口部朝向前方,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上端分别铰接连接在“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中下部,在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的下口之间设有压肩带,承重杆前端固定连接在“U”形杆的后中部,承重杆的中上部设有两间隔设置的凸起柱,承重杆后端与“ㄩ”形杆的连接杆中部连接,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直杆前端,另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上端分别铰接连接在两直杆的中下部,在另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的下口之间设有压肩带。
[0005]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在“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中部分别设有轴孔B;肩部卡的两侧上端分别设有连接板,“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分别处于两肩部卡的两两连接板之间的间隔中,由轴穿接水平直杆的轴孔B和两连接板上分别设置的轴孔C。
[0006]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前端下部分别设有前下沉杆,两前下沉杆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两前手握杆的后端。
[0007]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在“U”形杆的后中部设置的杆体为直杆,直杆两侧分别通过圆弧过渡杆与两水平直杆的后端连接,承重杆前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直杆的后中部。
[0008]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在两直杆的前端下部分别设有后下沉杆,两后下沉杆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两后手握杆的后端。
[0009]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在连接杆的前部面中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承重杆后端内孔壁设置的内螺纹连接。
[0010]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所述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和另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为相同结构,所述肩部卡包括斜板、连接板、短立板和压肩带,两斜板呈

八”字形分布,在两斜板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具有轴孔C的连接板,两斜板下端分别设有短立板,在两短立板上分别设有长方孔,压肩带呈环形穿过两长方孔和两短立板下部。
[0011]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所述压肩带两端通过尼龙线连接形成环形。
[0012]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在承重杆的中下部设有挂钩。
[0013]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利用具有肩部卡和压肩带的“U”形杆与承重杆前端固定连接,承重杆后端通过螺纹连接“ㄩ”形杆,在使用时“U”形杆和“ㄩ”形杆可以调节角度,获取两人肩部的自适应调整,不会在两人角度变化时单肩过渡受力;在“U”形杆前部设置两前手握杆和“ㄩ”形杆前部设置两后手握杆,可以利用双手减轻肩部压力;在承重杆中上部设置的两凸起柱可防止电缆、钢绞线或利用绳子吊起的绳的打滑,承重杆下中部设置的挂钩可方便的勾起利用绳子抬起的物资;本专利技术可有效的减轻搬运工人肩部的压伤。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ㄩ”形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U”形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肩部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压肩带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杆体;2、轴;3、水平直杆;4、前下沉杆;5、前手握杆;6、斜板;7、短立板;8、压肩带;9、连接板;10、承重杆;11、挂钩;12、圆弧过渡杆;13、凸起柱;14、后手握杆;15、后下沉杆;16、直杆;17、连接杆;18、轴孔A;19、螺杆;20、轴孔B;21、轴孔C;22、间隔;23、长方孔;24、尼龙线。
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点以及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不限于一种的实施方式。
[0016]结合附图1~5中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包括“U”形杆、肩部卡、承重杆10、凸起柱13和“ㄩ”形杆,“U”形杆的口部朝向前方,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上端分别铰接连接在“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3中下部,在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的下口之间设有压肩带8,承重杆10前端固定连接在“U”形杆的后中部,承重杆10的中上部设有两间隔设置的凸起柱13,在承重杆10的中下部设有挂钩11,在“ㄩ”形杆的连接杆17的前部面中部设有螺杆19,所述螺杆19与承重杆10后端内孔壁设置的内螺纹连接,连接杆1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直杆16前端,另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上端分别铰接连接在两直杆16的中下部,在另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的下口之间设有压肩带8,在两直杆16的前端下部分别设有后下沉杆15,两后下沉杆15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两后手握杆14的后端。
[0017]结合附图1、3或4,所述“U”形杆的后中部设置的杆体1为直杆,直杆两侧分别通过
圆弧过渡杆12与两水平直杆3的后端连接,承重杆10前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直杆的后中部,在“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3中部分别设有轴孔B20,“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3前端下部分别设有前下沉杆4,两前下沉杆4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两前手握杆5的后端;肩部卡的两侧上端分别设有连接板9,“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3分别处于两肩部卡的两两连接板9之间的间隔22中,由轴2穿接水平直杆3的轴孔B20和两连接板9上分别设置的轴孔C21。
[0018]结合附图1、4或5,所述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和另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为相同结构,所述肩部卡包括斜板6、连接板9、短立板7和压肩带8,两斜板6呈“八”字形分布,在两斜板6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具有轴孔C21的连接板9,两斜板6下端分别设有短立板7,在两短立板7上分别设有长方孔23,压肩带8呈环形穿过两长方孔23和两短立板7下部,所述压肩带8两端通过尼龙线24连接形成环形。
[0019]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结合附图1至5,“U”形杆、前下沉杆4和前手握杆5可使用方钢管通过折弯机制作成型,并在“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3中部打出轴孔B20,承重杆10使用圆形钢管,在承重杆10后端管孔车出内螺纹,在承重杆10的中上部焊接两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包括“U”形杆、肩部卡、承重杆(10)、凸起柱(13)和“ㄩ”形杆,其特征是:“U”形杆的口部朝向前方,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上端分别铰接连接在“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3)中下部,在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的下口之间设有压肩带(8),承重杆(10)前端固定连接在“U”形杆的后中部,承重杆(10)的中上部设有两间隔设置的凸起柱(13),承重杆(10)后端与“ㄩ”形杆的连接杆(17)中部连接,连接杆(1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直杆(16)前端,另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上端分别铰接连接在两直杆(16)的中下部,在另两呈“八”字形的肩部卡的下口之间设有压肩带(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其特征是:在“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3)中部分别设有轴孔B(20);肩部卡的两侧上端分别设有连接板(9),“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3)分别处于两肩部卡的两两连接板(9)之间的间隔(22)中,由轴(2)穿接水平直杆(3)的轴孔B(20)和两连接板(9)上分别设置的轴孔C(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其特征是:“U”形杆的两水平直杆(3)前端下部分别设有前下沉杆(4),两前下沉杆(4)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两前手握杆(5)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或山间小道电力物资运送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丹曹冠男王伯恩张静雯李世杰王敬松毛路佳王珂万乾鹏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