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304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柱根腐朽的承重木柱周边的木梁和柱进行支顶和拖换;二、将木柱进行周边支撑;三、沿木柱一侧深挖导坑;四、通过导坑将木柱柱根腐朽部分锯除;五、将木柱底部支撑;六、将导坑中浇注早强灌浆料;七、将木桩采用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与地面进行固定,然后浇注早强灌浆料,对柱根腐朽的承重木柱进行加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深挖导坑暴露出柱跟部腐朽位置并进行锯除,为后续的施工提供空间,通过对锯除后木柱底部进行支撑对木柱进行重新支撑,通过浇注早强灌浆料保证了支撑的强度,通过采用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与地面进行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加固强度,且最大程度上不影响其原来结构。响其原来结构。响其原来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木柱柱根腐朽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建筑中,为了取材方便,往往采用木柱作为整体建筑的承重组件,为了确保承重效果往往需要将木柱埋入地下,提高支撑强度,木柱根部由于长期埋置于土中发生不同程度的腐朽,导致木柱承载力及稳定性严重不足,进而导致木柱坍塌,进而造成建筑毁坏。
[0003]现有技术在进行建筑加固修复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腐朽的木柱进行加固,由于木柱的底部已经腐朽,通常在地面设置加固件对木柱进行支撑,这样不仅不美观而且影响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另外也会采用注浆或注胶的方法进行处理,这种方法耐久性及安全性较差,不能彻底根治。
[0004]因此,需要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该方法通过沿固定木柱一侧向固定木柱下部深挖导坑,暴露出柱跟部腐朽位置并进行锯除,并且为后续的施工提供空间,通过对锯除后木柱底部进行支撑对木柱进行重新支撑,通过浇注早强灌浆料保证了支撑的强度,通过采用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与地面进行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加固强度,且最大程度上不影响其原来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柱根腐朽的承重木柱周边的木梁和柱进行支顶和拖换,进行竖向荷载转移,得到竖向荷载转移的木柱;
[0008]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竖向荷载转移的木柱进行周边支撑,得到固定木柱;
[0009]步骤三、沿步骤二中固定木柱一侧向固定木柱下部深挖导坑,在固定木柱下部到导坑;
[0010]步骤四、通过步骤三得到的导坑将木柱柱根腐朽部分进行锯除,得到锯除后木柱;
[0011]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锯除后木柱底部进行支撑,得到支撑木桩;
[0012]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支撑木桩的导坑中浇注早强灌浆料,得到预支木桩;
[0013]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预支木桩采用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与地面进行固定,然后在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与预支木桩之间的间隙中浇注早强灌浆料,完成对柱根腐朽的承重木柱进行加固。
[0014]本专利技术将柱根腐朽的承重木柱周边的木梁和柱进行支顶和拖换,进行竖向荷载转移,使柱根腐朽的承重木柱不再承重,便于后续更换的进行,并且对该木柱进行周边支撑,防止后续施工中木柱发生偏移,提高加固效果,通过沿固定木柱一侧向固定木柱下部深挖
导坑,暴露出柱跟部腐朽位置并进行锯除,并且为后续的施工提供空间,通过对锯除后木柱底部进行支撑对木柱进行重新支撑,通过浇注早强灌浆料保证了支撑的强度,通过采用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与地面进行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加固强度,且最大程度上不影响其原来结构。
[0015]上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支顶采用架管进行。本专利技术采用架管进行支顶,施工方便能够使用多种条件下的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
[0016]上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导坑的直径大于固定木柱直径10cm~15cm,所述导坑的底部距离固定木柱底部的距离为40cm~60cm。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导坑的直径大于固定木柱直径和导坑的底部距离固定木柱底部的距离,便于后续对木柱柱根腐朽部分进行锯除,同时也为后续的支撑提供施工空间。
[0017]上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支撑采用支撑组件进行,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放置在导坑底部的钢垫板,所述钢垫板上竖直固定有钢管,所述钢管中安装有高强丝杆,所述高强丝杆顶部安装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锯除后木柱底部接触。本专利技术采用支撑组件与原有木柱结合,代替木柱柱根腐朽部分,对木柱进行支撑,通过设置钢垫板提高支撑力的受力面积,提高木柱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钢管一方面用于安装高强丝杆,同时也对高强丝进行保护,通过高强丝杆和调节螺母配合使锯除后木柱底部与调节螺母接触,实现支撑。
[0018]上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垫板的直径大于木柱直径100mm~110mm,厚度为8mm~12mm,所述钢管的直径为10cm~20cm,壁厚为3mm~5mm,所述钢管的长度比锯除后木柱底部距导坑底部距离少12cm~18cm,所述高强丝杆的可调节长度为10cm~30cm。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钢垫板的直径大于木柱直径和厚度,增大底部的受力面积,增加结构强度,使提高支撑组件的支撑效果,通过控制钢管的尺寸便于安装高强丝杆,便于调节螺母对锯除后木柱底部的支撑,通过控制高强丝杆的可调节长度便于控制调节螺母与锯除后木柱底部的距离,便于施工。
[0019]上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和步骤七中所述早强灌浆料的强度等级均不小于C45级。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早强灌浆料的强度等级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加固效果。
[0020]上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两个所述半圆柱形钢套筒组成的圆柱形的直径比木柱直径大10cm~15cm,所述半圆柱形钢套筒的高度为15cm~25cm。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半圆柱形钢套筒组成的圆柱形的直径比木柱直径大便于后续浇注早强灌浆料,套筒一方面当早强灌浆料的模板,另一方面是为了固定木柱,防止滑移,保证套筒和木柱结合紧密,充分发挥套筒的约束作用,保证协同工作性能,避免雨水进入木柱根部,通过控制半圆柱形钢套筒的高度保证了约束的效果。
[0021]上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半圆柱形钢套筒下端焊接有扇形脚板,所述半圆柱形钢套筒与扇形脚板通过加劲肋进行加固,所述扇形脚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半圆柱形钢套筒上安装有将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固定为圆柱形钢套筒的耳板,所述耳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本专利技术通过扇形脚板并开设多个螺栓孔,便于钢套筒与地面连接,提高加固效果,通过设置加劲肋提高加固效果,通过
设置耳板和固定孔将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固定为圆柱形钢套筒。
[0022]上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柱脚板和地面采用M12化学锚栓连接,所述M12化学锚栓的长度为20cm~40cm,个数为8个~10个,两个所述半圆柱形钢套筒通过两个M14的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锚栓的型号和参数保证了加固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沿固定木柱一侧向固定木柱下部深挖导坑,暴露出柱跟部腐朽位置并进行锯除,并且为后续的施工提供空间,通过对锯除后木柱底部进行支撑对木柱进行重新支撑,通过浇注早强灌浆料保证了支撑的强度,通过采用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与地面进行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加固强度,且最大程度上不影响其原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柱根腐朽的承重木柱周边的木梁和柱进行支顶和拖换,进行竖向荷载转移,得到竖向荷载转移的木柱;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竖向荷载转移的木柱进行周边支撑,得到固定木柱;步骤三、沿步骤二中固定木柱一侧向固定木柱下部深挖导坑,在固定木柱下部到导坑;步骤四、通过步骤三得到的导坑将木柱柱根腐朽部分进行锯除,得到锯除后木柱;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锯除后木柱底部进行支撑,得到支撑木桩;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支撑木桩的导坑中浇注早强灌浆料,得到预支木桩;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预支木桩采用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与地面进行固定,然后在两个半圆柱形钢套筒与预支木桩之间的间隙中浇注早强灌浆料,完成对柱根腐朽的承重木柱进行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支顶采用架管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导坑的直径大于固定木柱直径10cm~15cm,所述导坑的底部距离固定木柱底部的距离为40cm~6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重木柱柱根腐朽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支撑采用支撑组件进行,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放置在导坑底部的钢垫板,所述钢垫板上竖直固定有钢管,所述钢管中安装有高强丝杆,所述高强丝杆顶部安装有调节螺母,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风亮安占义李凯胡晓锋周庚敏张瑶刘西光边兆伟员作义史继创张少雄成浩刘岁强李嘉俊申景君王庆任辰昊冯智张彬刘欣洋郭栋杨欢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