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91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动脉管,包括动脉主管,所述动脉主管上依次设置有动脉连接头、第一测压管、第一泵管、抗凝剂连接支管,所述动脉主管一端与动脉滴斗连通,所述动脉滴斗通过导管与第一滤器连接头连通,所述动脉滴斗设置有第二测压管,所述动脉连接头用于与动脉穿刺针连通,所述第一滤器连接头用于与滤器连接;静脉管,包括静脉连接头、静脉滴斗和第二滤器连接头,所述静脉连接头用于与静脉穿刺针连通,所述静脉连接头通过导管与静脉滴斗连通,所述第二滤器连接头用于与滤器连接,所述静脉滴斗设置有第三测压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确保血液净化处理过程的顺畅进行。液净化处理过程的顺畅进行。液净化处理过程的顺畅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


[0001]本技术涉及血液透析管路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由于肾移植供体来源受限及费用高昂的原因,肾移植无法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因此,血液净化治疗(主要包括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等方式)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维持性、长期治疗重要方式。
[0003]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作用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动脉端充足的血液流量,静脉端通畅的血液回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部分患者,因血管细、管腔狭窄、血管内血栓形成、导管内血栓形成、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形成等诸多原因,导致动脉端血液流量不够,造成血液透析质量下降,甚至无法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其可以确保血液净化处理过程的顺畅进行。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动脉管,包括动脉主管,所述动脉主管上依次设置有动脉连接头、第一测压管、第一泵管、抗凝剂连接支管,所述动脉主管一端与动脉滴斗连通,所述动脉滴斗通过导管与第一滤器连接头连通,所述动脉滴斗设置有第二测压管,所述动脉连接头用于与动脉穿刺针连通,所述第一滤器连接头用于与滤器连接;
[0007]静脉管,包括静脉连接头、静脉滴斗和第二滤器连接头,所述静脉连接头用于与静脉穿刺针连通,所述静脉连接头通过导管与静脉滴斗连通,所述第二滤器连接头通过导管与静脉滴斗连通,所述第二滤器连接头用于与滤器连接,所述静脉滴斗设置有第三测压管;
[0008]滤过液管,设置有第三滤器连接头,所述第三滤器连接头用于与滤器连接,所述滤过液管设置有第二泵管,所述第三滤器连接头与所述第二泵管之间设置有第四测压管;
[0009]抗凝剂管,与所述抗凝剂连接支管连通,所述抗凝剂管用于向所述动脉管中输注抗凝剂。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动脉管设置有第一输注治疗支管、第二输注治疗支管和第三输注治疗支管,所述第一输注治疗支管设置在所述动脉连接头和所述第一测压管之间,所述第二输注治疗支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测压管与所述泵管之间,所述第三输注治疗支管设置在所述泵管与所述抗凝剂连接支管之间。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动脉滴斗设置有第一调整液面支管。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静脉滴斗设置有第二调整液面支管。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静脉滴斗设置有过滤器。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静脉滴斗设置有第四输注治疗支管和第五输注治疗支管。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还包括透析液管,所述透析液管设置有滤器连接头,所述滤器连接头用于与滤器连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透析液管设置有第三泵管和第一加热滴斗。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还包括置换液管,所述置换液管设置有置换液管连接头,所述置换液管连接头用于与滤器连接、或与所述动脉管的所述第一输注治疗支管或所述第二输注治疗支管连接或所述第三输注治疗支管、或与所述静脉管的所述第四输注治疗支管和所述第五输注治疗支管连接。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置换液管设置有第四泵管和第二加热滴斗。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动脉管,所述动脉连接头用于与动脉穿刺针连接,所述第一测压管与血压检测传感器连接,用于检测血液进入管路的血压,所述第一泵管用于设置在蠕动泵内,用于调整所述动脉管内血液的流动速度,所述抗凝剂连接支管用于与所述抗凝剂管连通,所述抗凝剂管用于向所述动脉管中输注肝素,肝素为临床常用抗凝剂,可防止血液在透析器等体外管道中凝集,所述第二测压管与血压检测传感器连接,用于检测血液进入滤器前的血压,所述滤器为CRRT滤器;静脉管,所述第三测压管用于检测血液从滤器流出后的血压;滤过液管,所述滤过液管用于将滤器中滤出的废液导出到引流袋中,所述滤过液管设置有第二泵管,所述第二泵管用于设置在蠕动泵内,用于调整所述滤过液管内滤过液的流速,所述第四测压管用于检测滤过液从滤器中流出的压力,所述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通过设置多组测压管用于检测管路中液体的压力,再配合泵管,可以确保管路中血液的流速和血压,从而避免管路中血栓的形成,确保血液净化处理过程的顺畅进行。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的动脉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的静脉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的滤过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的抗凝剂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的透析液管的结
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的置换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动脉管;2、静脉管;3、滤过液管;4、抗凝剂管;5、透析液管;6、置换液管;101、动脉主管;102、动脉连接头;103、第一测压管;104、第一泵管;105、第二测压管;106、抗凝剂连接支管;107、动脉滴斗;108、第一滤器连接头;109、第一输注治疗支管;110、第二输注治疗支管;111、第三输注治疗支管;112、第一调整液面支管;201、静脉连接头;202、静脉滴斗;203、第二滤器连接头;204、第三测压管;205、第二调整液面支管;206、过滤器;207、第四输注治疗支管;208、第五输注治疗支管;301、第三滤器连接头;302、第二泵管;303、第四测压管;501、第三泵管;502、第一加热滴斗;601、第四泵管;602、第二加热滴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动脉管,包括动脉主管,所述动脉主管上依次设置有动脉连接头、第一测压管、第一泵管、抗凝剂连接支管,所述动脉主管一端与动脉滴斗连通,所述动脉滴斗通过导管与第一滤器连接头连通,所述动脉滴斗设置有第二测压管,所述动脉连接头用于与动脉穿刺针连通,所述第一滤器连接头用于与滤器连接;静脉管,包括静脉连接头、静脉滴斗和第二滤器连接头,所述静脉连接头用于与静脉穿刺针连通,所述静脉连接头通过导管与静脉滴斗连通,所述第二滤器连接头通过导管与静脉滴斗连通,所述第二滤器连接头用于与滤器连接,所述静脉滴斗设置有第三测压管;滤过液管,设置有第三滤器连接头,所述第三滤器连接头用于与滤器连接,所述滤过液管设置有第二泵管,所述第三滤器连接头与所述第二泵管之间设置有第四测压管;抗凝剂管,与所述抗凝剂连接支管连通,所述抗凝剂管用于向所述动脉管中输注抗凝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管设置有第一输注治疗支管、第二输注治疗支管和第三输注治疗支管,所述第一输注治疗支管设置在所述动脉连接头和所述第一测压管之间,所述第二输注治疗支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测压管与所述泵管之间,所述第三输注治疗支管设置在所述泵管与所述抗凝剂连接支管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敏李珺张路潘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