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69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包括天侧横梁,左侧边框,右侧边框,中部横梁以及地侧横梁;天侧横梁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左侧边框,天侧横梁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右侧边框;中部横梁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左侧边框,中部横梁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右侧边框;地侧横梁一端连接至左侧边框,地侧横梁另一端连接至右侧边框。实现了对异形边框进行组装成形时,利用转接支架进行稳固组装,不影响设计形态,且能去除边框转角处的折弯公差,减小安装缝隙以及断差,利用转接支架提高组装可靠性,同时提高异形边框整体稳定性和耐用性,并满足用户对于外形以及使用便利度的需求。的需求。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


[0001]本技术涉及边框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各种智能家居型产品逐渐被提出,兼备运动健康、影视音乐、亲子游戏等综合功能的智能运动镜正逐渐被更多用户选择使用。现有的运动镜中,多采用扁平式落地镜的外观,其中扁平式落地镜的边框一般采用金属材料直接折弯成形。然而,由于运动镜需要满足更多用户的不同需求,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其边框逐渐被设计为异形边框。由于异形边框具备多变的形状以及尺寸,其难以直接通过金属材料折弯成形来安装,且一般的折弯成形技术中,在边框转角处容易出现折弯公差,导致异形边框难以组装成形且在转角处存在较大公差,导致坚固性和实用性较差,用户使用便利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组装异形边框时难以通过折弯成形来直接组装,且边框转角处容易存在折弯公差,导致整体稳定性和耐用性下降,使用便利度不高的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包括天侧横梁,左侧边框,右侧边框,中部横梁以及地侧横梁;所述天侧横梁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左侧边框,所述天侧横梁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右侧边框;所述中部横梁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左侧边框,所述中部横梁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右侧边框;所述地侧横梁一端连接至所述左侧边框,所述地侧横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右侧边框;其中,所述若干个转接支架中每一个转接支架均包括转接长边和转接短边,所述转接长边与所述转接短边垂直设置;所述转接长边设置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转接短边设置有第三螺孔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转接短边侧边缘,用于防止位移;所述转接长边以及所述转接短边的上下边缘均设置有折边,用于限制安装方向。实现了对异形边框进行组装成形时,能够利用不同模块之间的转接支架进行稳固组装,不影响异形边框的设计形态,且能够去除边框转角处的折弯公差,减小安装缝隙以及断差,在利用转接支架提高组装可靠性的同时,提高异形边框整体稳定性和耐用性,并满足用户对于外形的需求以及使用便利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0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的示意性结构
图;
[000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中转接支架的示意性结构图;
[000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中天侧横梁两端的示意性结构图;
[000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中左侧边框的局部示意性结构图;
[001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中右侧边框的局部示意性结构图;
[001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转接支架的异形运动镜边框安装后局部示意性结构图。
[0012]其中,附图标记具体为:异形运动镜边框10,天侧横梁11,第一定位折边111,第二定位折边112,第三定位折边113,第四定位折边114,中部横梁12,左侧边框13,第一定位柱131,第二定位柱132,第三定位柱133,第四定位柱134,第一唇边135,左地侧插耳136,右侧边框14,第五定位柱141,第六定位柱142,第七定位柱143,第八定位柱144,第二唇边145,右地侧插耳146,地侧横梁15,卡槽151,转接支架200,转接长边210,第一螺孔211,第二螺孔212,转接短边220,第三螺孔221,限位槽222,折边230,第一转接支架201,第二转接支架202,第三转接支架203,第四转接支架204,第五转接支架205,第六转接支架206,第七转接支架207,第八转接支架208。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0015]还应当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16]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17]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形运动镜边框10的示意性结构图,其特征在于,包括天侧横梁11,左侧边框13,右侧边框14,中部横梁12以及地侧横梁15;天侧横梁11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200连接至左侧边框13,天侧横梁11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200连接至右侧边框14;中部横梁12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200连接至左侧边框
13,中部横梁12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200连接至右侧边框14;地侧横梁15一端连接至左侧边框13,地侧横梁15另一端连接至右侧边框14;其中,若干个转接支架200中每一个转接支架200均包括转接长边210和转接短边220,转接长边210与转接短边220垂直设置;转接长边210设置有第一螺孔211和第二螺孔212;转接短边220设置有第三螺孔221和限位槽222;限位槽222设置于转接短边220侧边缘,用于防止位移;转接长边210以及转接短边220的上下边缘均设置有折边,用于限制安装方向。
[0018]在本实施例中,异形运动镜边框10被分为多个模块进行组装成形。具体地,天侧横梁11位于边框顶部,可设置为平整边;中部横梁12位于边框中部,用于加强边框整体稳定性;左侧边框13以及右侧边框14分别位于边框左侧以及边框右侧,可设置为为异形边;地侧横梁15位于边框底部,用于在用户使用时将异形运动镜边框10连接至多种底座。通过转接支架200连接的模块之间可通过转接支架200实现垂直连接,即通过转接支架200链接时,模块之间的接触面垂直。具体地,天侧横梁11与左侧边框13以及右侧边框14均可实现垂直连接;中部横梁12与左侧边框13以及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运动镜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天侧横梁,左侧边框,右侧边框,中部横梁以及地侧横梁;所述天侧横梁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左侧边框,所述天侧横梁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右侧边框;所述中部横梁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左侧边框,所述中部横梁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右侧边框;所述地侧横梁一端连接至所述左侧边框,所述地侧横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右侧边框;其中,所述若干个转接支架中每一个转接支架均包括转接长边和转接短边,所述转接长边与所述转接短边垂直设置;所述转接长边设置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转接短边设置有第三螺孔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转接短边侧边缘,用于防止位移;所述转接长边以及所述转接短边的上下边缘均设置有折边,用于限制安装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运动镜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天侧横梁一端通过第一转接支架以及第二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左侧边框,所述天侧横梁另一端通过第三转接支架以及第四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右侧边框;所述中部横梁一端通过第五转接支架以及第六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左侧边框,所述中部横梁另一端通过第七转接支架以及第八转接支架连接至所述右侧边框;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以及所述第三转接支架对称连接至所述天侧横梁两端,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以及所述第四转接支架对称连接至所述天侧横梁两端;所述第五转接支架以及所述第七转接支架对称连接至所述中部横梁两端,所述第六转接支架以及所述第八转接支架对称连接至所述中部横梁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运动镜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边框与所述第一转接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左侧边框与所述第二转接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左侧边框与所述第五转接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定位柱,所述左侧边框与所述第六转接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定位柱;所述右侧边框与所述第三转接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第五定位柱,所述右侧边框与所述第四转接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第六定位柱;所述右侧边框与所述第七转接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第七定位柱,所述右侧边框与所述第八转接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第八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转接支架安装至所述左侧边框时的自由度,所述第二定位柱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转接支架安装至所述左侧边框时的自由度,所述第三定位柱用于限制所述第五转接支架安装至所述左侧边框时的自由度,所述第四定位柱用于限制所述第六转接支架安装至所述左侧边框时的自由度;所述第五定位柱用于限制所述第三转接支架安装至所述右侧边框时的自由度,所述第六定位柱用于限制所述第四转接支架安装至所述右侧边框时的自由度,所述第七定位柱用于限制所述第七转接支架安装至所述右侧边框时的自由度,所述第八定位柱用于限制所述第八转接支架安装至所述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伍闵子健万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