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63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上盖、侧板和壳体,所述壳体上分别设有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所述壳体的侧壁通过侧向卡接组件与侧板连接,所述壳体和侧板的顶部通过顶部卡接组件与上盖连接,所述上盖包括密封板和受力板,且密封板和受力板之间活动设置有缓冲组件,且缓冲组件在其行程上具有迫使所述密封板与受力板贴合接触的缓冲位置以及支撑所述密封板与受力板分离的支撑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服务器采用上下层叠组合式的上盖结构,并结合缓冲组件的缓冲支撑作用,可以在上盖受到外力挤压时,利用缓冲组件的压缩位移对冲击力起到缓冲卸力作用,从而避免上盖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发生过度变形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服务器的抗压支撑强度。支撑强度。支撑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器


[0001]本技术涉及服务器
,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

技术介绍

[0002]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服务器在网络中为其它客户机,如PC机、智能手机、ATM等终端甚至是火车系统等大型设备,提供计算或者应用服务,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根据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来说服务器都具备承担响应服务请求、承担服务、保障服务的能力。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6387978U公开了《一种软件开发用便于检修的服务器》,包括滑动保护机构、旋转搭载机构和内部散热机构,所述滑动保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搭载机构,所述滑动保护机构的两侧内壁分布有内部散热机构,所述旋转搭载机构包括搭载板、侧挡板、旋转轴、支撑架、把手、支撑柱、螺纹槽和备用螺丝,且搭载板的一端端末连接有侧挡板,所述搭载板的底端两侧连接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搭载板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搭载板的一侧外壁分布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内壁四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四周内壁设置有备用螺丝。
[0004]上述的服务器采用滑动式的外壳结构,可以对壳体进行快速便捷的拆装操作,从而便于对服务器内电子元件进行维修处理,由于该服务器的壳体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当壳体受到外力挤压时,容易发生壳体过度变形或塌陷的现象,导致服务器内的电子元件被挤压损坏,降低了服务器的抗压强支撑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采用上下层叠组合式的上盖结构,并配合缓冲结构的保护作用,避免壳体受压后变形塌陷的一种服务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务器,包括上盖、侧板和壳体,所述壳体上分别设有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
[0007]所述壳体的侧壁通过侧向卡接组件与侧板连接,所述壳体和侧板的顶部通过顶部卡接组件与上盖连接;
[0008]所述上盖包括密封板和受力板,且密封板和受力板之间活动设置有缓冲组件,且缓冲组件在其行程上具有迫使所述密封板与受力板贴合接触的缓冲位置以及支撑所述密封板与受力板分离的支撑位置。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侧向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侧板上的侧卡头,侧卡头与壳体上的侧卡槽相适配。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顶部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密封板底部的上卡头,上卡头与侧板顶部的第一下
卡槽和壳体顶部的第二下卡槽相适配。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受力板底部的缓冲杆,缓冲杆的底部设置有阻尼块,且阻尼块位于密封板上开设的缓冲槽的内壁底端。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缓冲槽的竖直端内壁设有与缓冲杆底部接触的限位槽。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还包括固定组件;
[0019]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橡胶垫,橡胶垫的底部设置有吸盘。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壳体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支杆,且支杆的顶部设置有镂空板。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侧板上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壁设置有散热风扇。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服务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该服务器采用上下层叠组合式的上盖结构,并结合缓冲组件的缓冲支撑作用,可以在上盖受到外力挤压时,利用缓冲组件的压缩位移对冲击力起到缓冲卸力作用,从而避免上盖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发生过度变形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服务器的抗压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盖、侧板与壳体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固定组件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上盖;11、密封板;111、限位槽;12、受力板;13、缓冲组件;131、缓冲杆;132、缓冲槽;133、阻尼块;14、上卡头;2、散热风扇;3、散热孔;4、侧板;41、侧卡头;42、第一下卡槽;5、数据接口;6、壳体;61、侧卡槽;62、第二下卡槽;63、支杆;64、镂空板;7、电源接口;8、固定组件;81、橡胶垫;82、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4]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服务器,包括上盖1、侧板4和壳体6,壳体6上分别设有数据接口5和电源接口7:
[0035]壳体6的侧壁通过侧向卡接组件与侧板4连接,壳体6和侧板4的顶部通过顶部卡接组件与上盖1连接,使得上盖1、侧板4和壳体6三者之间能够形成相互牵制的连接结构,即可
实现上盖1、侧板4和壳体6的整体稳定连接作用,同时也便于服务器的拆装操作,方便对服务器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拆卸维修操作;
[0036]上盖1包括密封板11和受力板12,且密封板11和受力板12之间活动设置有缓冲组件13,且缓冲组件13在其行程上具有迫使密封板11与受力板12贴合接触的缓冲位置以及支撑密封板11与受力板12分离的支撑位置,采用上下层叠组合式的上盖1结构,并结合缓冲组件13的缓冲支撑作用,可以在受力板12受到外力挤压时,将压力传导在缓冲组件13上,使得缓冲组件13从支撑位置运动到缓冲位置,利用缓冲组件13的压缩位移对冲击力起到缓冲卸力作用,从而避免上盖1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发生过度变形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服务器的抗压支撑强度。
[0037]侧向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侧板4上的侧卡头41,侧卡头41与壳体6上的侧卡槽61相适配,顶部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密封板11底部的上卡头14,上卡头14与侧板4顶部的第一下卡槽42和壳体6顶部的第二下卡槽62相适配,侧卡头41和上卡头14均为两段式结构,一段为杆状结构,另一段为柔性的球状结构,首先将侧板4放置在壳体6的两侧时,将侧卡头41嵌入到侧卡槽61内,利用侧卡头41柔性球状的结构与侧卡槽61连接,即可实现侧板4与壳体6的连接作用,然后将密封板11放置在侧板4和壳体6的顶部,利用上卡头14性球状的结构与第一下卡槽42和第二下卡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包括上盖(1)、侧板(4)和壳体(6),所述壳体(6)上分别设有数据接口(5)和电源接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侧壁通过侧向卡接组件与侧板(4)连接,所述壳体(6)和侧板(4)的顶部通过顶部卡接组件与上盖(1)连接;所述上盖(1)包括密封板(11)和受力板(12),且密封板(11)和受力板(12)之间活动设置有缓冲组件(13),且缓冲组件(13)在其行程上具有迫使所述密封板(11)与受力板(12)贴合接触的缓冲位置以及支撑所述密封板(11)与受力板(12)分离的支撑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侧板(4)上的侧卡头(41),侧卡头(41)与壳体(6)上的侧卡槽(61)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密封板(11)底部的上卡头(14),上卡头(14)与侧板(4)顶部的第一下卡槽(42)和壳体(6)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龙龙黄国策
申请(专利权)人:汇智道晟温州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