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药剂循环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49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药剂循环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包括内置于混合本体的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包括增速流动区、减速流动区及过滤区,所述增速流动区与所述减速流动区交替设置,所述过滤区设置在所述增速流动区与所述减速流动区之间,所述增速流动区与所述减速流动区交替设置,所述增速流动区包括若干组内置于其的且对称设置的增速板,所述减速流动区包括若干组内置于其的且对称设置的减速板,增速与减速之间的调配,实现水处理药剂的处理速度,增速区的作用在提升药剂经过的流速,加快药剂通过,而减速区的作用在于降低药剂经过的流速,可以在减速区实现增强药剂的混合效果,提升了水处理药剂的循环处理效果。提升了水处理药剂的循环处理效果。提升了水处理药剂的循环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药剂循环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剂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药剂循环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主要作用是控制水垢、污泥的形成,减少与水接触的材料的腐蚀,除去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有毒物质,除臭脱色,软化和稳定水质等。通常根据产品性能,水处理药剂可分为絮凝剂、阻垢剂、缓蚀剂、杀菌剂、消泡剂、清洗剂等。此外,还可划分为一般水处理化学品和专用水处理化学品,一般水处理化学品如明矾、氯、硫酸铁、 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等;专用水处理化学品又分为单一化学品 (如有机絮凝剂)和配方产品(杀菌剂、防腐剂和阻垢剂等),在使用时,通常将药剂与所要处理的水体按比例进行混合,实际上药剂在使用前存放过程会产生很多杂质,混入水体后会对水体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药剂混合前进行适当处理,处理过程包括过滤或配比混合等,但现有设备很难对药剂进行优化处理或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处理药剂循环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包括内置于混合本体的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包括增速流动区、减速流动区及过滤区,所述增速流动区与所述减速流动区交替设置,所述过滤区设置在所述增速流动区与所述减速流动区之间。
[000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增速流动区与所述减速流动区交替设置,增速与减速之间的调配,实现水处理药剂的处理速度,增速区的作用在提升药剂经过的流速,加快药剂通过,而减速区的作用在于降低药剂经过的流速,可以在减速区实现增强药剂的混合效果,提升了水处理药剂的循环处理效果。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增速流动区包括若干组内置于其的且对称设置的增速板,所述增速板至少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连接,并致其立设于所述设备本体内部,所述增速板的入流端的反向延长线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
°
~50
°
,所述增速板的入流端间的距离大于其出流端间的距离。
[000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增速流动区包括若干组内置于其的且对称设置的增速板,其入流端间的距离大于其出流端间的距离,入流端到出流端逐渐减小的间距,水流逐渐增大,能够提升药剂的流速。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减速流动区包括若干组内置于其的且对称设置的减速板,所述减速板至少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连接,并致其立设于所述设备本体内部,所述减速板的出流端的正向延长线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40
°
~60
°
,所述减速板的入流端间的距离小于其出流端间的距离,所述增速板的出流端出流前方设置有侧流板,所述侧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减速板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侧流板的反向延长线与所述减速板之间的夹角为35
°
~45
°
,侧流板的作用辅助减速。
[000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增速流动区包括若干组内置于其的且对称设置的减速板,其入流端间的距离小于其出流端间的距离,入流端到出流端逐渐增加的间距,水流逐渐减小,能够降低药剂的流速。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减速流动区还包括补剂释放区,所述补剂释放区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上并与设备本体外部可控连接,所述补剂释放区的内侧与设备本体内部连接。
[00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减速流动区降低了药剂的流通速度,便于在减速流动区形成混合区域,结合补剂释放区,实现了药剂的混合作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区包括设置于两组增速板之间的第一过滤板以及设置于增速流动区和减速流动区之间的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外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封闭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内部允许水流经过。
[00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三组不同结构的过滤板,对设备本体内部经过的药剂进行过滤,过滤效果佳。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过滤板正向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增速流动区的出流端和所述减速流动区的入流端,所述第三过滤板正向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减速流动区的出流端和所述增速流动区的入流端。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包括过滤芯和镂空状支撑件,所述过滤芯为具有多个滤孔的瓦楞型单层结构或具有多个滤孔的瓦楞型复合结构,瓦楞型复合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瓦楞型单层结构组成,所述镂空状支撑件与所述瓦楞型单层结构或具有多个滤孔的瓦楞型复合结构连接。
[00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镂空状支撑件作用在于对过滤芯起到支撑的作用,实现了对过滤板整体保护,延长了过滤芯的使用寿命。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过滤板包括一层具有多个滤孔的瓦楞型单层结构和一层镂空状支撑件,所述瓦楞型单层结构和所述镂空状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板包括两层具有多个滤孔的瓦楞型复合结构和一层镂空状支撑件,所述第三过滤板包括一层具有多个滤孔的瓦楞型单层结构。
[001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板设置于增速流动区,第二过滤板设置在增速流动区末端,经过加速的药剂的流速不会受到第二过滤板两层具有多个滤孔的瓦楞型复合结构和一层镂空状支撑件的影响,因此,在第二过滤板上可以更好地对药剂进行过滤,而第三过滤板的一层具有多个滤孔的瓦楞型单层结构,不包括镂空状支撑件是由于第三过滤板设置在减速动区末端,这样的好处是降低的流速不会对过滤板产生影响,且能正常保证药剂的过滤效果。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瓦楞型单层结构和所述镂空状支撑件形状匹配,所述瓦楞型单层结构的孔隙率为62%~75%。
[00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选择合适的孔隙率能够提升药剂的过滤效果。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具有多个滤孔的瓦楞型单层结构由厚度为0.5~1.5cm的滤网组成,所述镂空状支撑件为具有多个空隙的金属制支架组成,金属制支架外侧可以涂覆防腐蚀涂层。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增速流动区与所述减速流动区交替设置,增速与减速之间的调配,实现水处理药剂的处理速度,增速区的作用在提升药剂经过的流速,加快药剂通过,而减速区的作用在于降低药剂经过的流速,可以在减速区实现增强药剂的混合效果,提升了水处理药剂的循环处理效果;通过设置三组不同结构的过滤板,对设备本体内部经过的药剂进行过滤,过滤效果佳,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循环处理设备能提升药剂设备处理能力,易操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施例中循环处理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施例中设备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施例中图2中A处放大图。
[0025]图4为本实施例中图2中B处放大图。
[0026]图5为本实施例中图2中C处放大图。
[0027]图6为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板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识列表:1

混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药剂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包括内置于混合本体(1)的设备本体(2),所述设备本体(2)内包括增速流动区(3)、减速流动区(4)及过滤区,所述增速流动区(3)与所述减速流动区(4)交替设置,所述过滤区设置在所述增速流动区(3)与所述减速流动区(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药剂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流动区(3)包括若干组内置于其的且对称设置的增速板(5),所述增速板(5)至少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2)的内壁连接,并致其立设于所述设备本体(2)内部,所述增速板(5)的入流端的反向延长线与所述设备本体(2)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
°
~50
°
,所述增速板(5)的入流端间的距离大于其出流端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药剂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流动区(4)包括若干组内置于其的且对称设置的减速板,所述减速板至少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2)的内壁连接,并致其立设于所述设备本体(2)内部,所述减速板的出流端的正向延长线与所述设备本体(2)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40
°
~60
°
,所述减速板的入流端间的距离小于其出流端间的距离,所述增速板(5)的出流端出流前方设置有侧流板(10),所述侧流板(10)的长度小于所述减速板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侧流板(10)的反向延长线与所述减速板之间的夹角为35
°
~4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药剂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流动区(4)还包括补剂释放区(11),所述补剂释放区(11)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2)的内壁上并与设备本体(2)外部可控连接,所述补剂释放区(11)的内侧与设备本体(2)内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药剂循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包括设置于两组增速板(5)之间的第一过滤板(12)以及设置于增速流动区(3)和减速流动区(4)之间的第二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军陈雷王金龙陆雪梅吕进刘安康王明秀赵敏燕范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谱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