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式互动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46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照明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互动灯;一种悬浮式互动灯,包括悬浮支架、底部支架、电源和控制器,所述悬浮支架设置在底部支架的上方,且悬浮支架与底部支架通过牵引线和拉线连接,所述悬浮支架和底部支架设置有发光灯带,所述悬浮支架上发光灯带和底部支架发光灯带串联,悬浮支架上设置有震动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仅通过牵引线和拉线将悬浮支架悬浮在空中,具有极强的猎奇效果,可极大的激发人群特别是小孩子的探索欲望;震动传感器控制发光灯带随着悬浮支架的摇摆幅度产生对应的灯光变化,以悬浮支架震度的幅度来改变灯光的变化,来实现人与灯光的互动。来实现人与灯光的互动。来实现人与灯光的互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式互动灯


[0001]本技术属于照明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互动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的夜间休闲活动越来越普遍,各类商业街、公园和绿地灯都是市民的主要活动场所,此类场所范围广、种类多且布局分散。为保证市民夜间活动的安全性,一般都会在这些场所安装灯光设施,以行进式动线串联,依托各场地景观风貌,提炼当地文化资源,根据悬浮式互动灯的多种表现形式结合,满足各场景相关需求。
[0003]但原系统构成的亮化设施建设整体投入过高,不适合大面积实施,而且单纯的照明灯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和提升活动场所的形象,会将灯光设置成五彩斑斓的色彩,但是比起简单的欣赏五彩斑斓的灯光,人们会更希望参与到灯光的展示中去,与灯光产生互动,实现光伴人动,为灯光展示注入增值价值,增加人们的趣味性。所以本次设计成果从经济型、趣味性和新奇性入手,提高局部的布置,达到丰富市民夜间生活的效果,满足人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灯具投入成本高和趣味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投入成本低且能够丰富市民夜间生活、增加趣味性的悬浮式互动灯。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悬浮式互动灯,包括悬浮支架、底部支架、电源和控制器,所述悬浮支架设置在底部支架的上方,且悬浮支架与底部支架通过牵引线和拉线连接,所述悬浮支架和底部支架设置有发光灯带,所述悬浮支架上发光灯带和底部支架发光灯带串联,悬浮支架上设置有震动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和电源均设置在底部支架的一侧,发光灯带与控制器和电源电性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悬浮支架包括U型杆一和垂直设置在U型杆一底部的竖杆一,所述竖杆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一,所述底部支架包括U型杆二和垂直设置在U型杆二底部的竖杆二,所述竖杆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二,所述U型杆二设置在U型杆一的上方,U型杆一的两臂分别与U型杆二拐角处通过牵引线连接,所述横杆一在横杆二的上方,且横杆一和横杆二通过拉线连接。较短的拉线为为张拉整体提供张力,较长的两根牵引线提供压力,在张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一个平衡点的结构,实现悬浮支架悬浮在空中,营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牵引线和拉线均为承重导线,一方面用于支撑悬浮支架稳定的悬浮在空中,另一方面用于发光灯带间的串联连接,减少电线的排布,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的体验。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悬浮支架和底边支架的周边至少一个有侧边设置有嵌槽,所述发光灯带安装在嵌槽内。嵌槽用于固定发光灯带。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12v的低压供电蓄电池。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仅仅通过牵引线和拉线将悬浮支架悬浮在空中,具有极强的猎奇效果,可极大的激发人群特别是小孩子的探索欲望。
[0012]2、本技术通过在悬浮支架上设置震动传感器,由于悬浮支架通过牵引线悬浮在空中,故当受到风吹或者小幅度晃动会发生轻微的摇摆,此时震动传感器可控制发光灯带随着悬浮支架的摇摆幅度产生对应的灯光变化,以悬浮支架震度的幅度来改变灯光的变化,来实现人与灯光的互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悬浮支架;11、U型杆一;12、竖杆一;13、横杆一;2、底部支架;21、U型杆二;22、竖杆二;23、横杆二;3、牵引线;4、张拉线; 5、发光灯带;6、电源;7、控制器;8、震动传感器。
[0016]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悬浮式互动灯,包括悬浮支架1、底部支架2、电源6和控制器7,所述悬浮支架1设置在底部支架2的上方,所述悬浮支架1包括U型杆一11和垂直设置在U型杆一11底部的竖杆一12,所述竖杆一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一13,所述底部支架2包括U型杆二21和垂直设置在U型杆二21底部的竖杆二22,所述竖杆二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二23,所述U型杆二21设置在U型杆11一的上方,U型杆一11的两臂分别与U型杆二21拐角处通过牵引线3连接,所述横杆一131在横杆二23的上方,且横杆一13和横杆二23通过拉线4连接,所述牵引线3和拉线4均为承重导线,所述悬浮支架1和底部支架2的周边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嵌槽,所述嵌槽内安装有发光灯带5,用以固定发光灯带5,所述悬浮支架1上发光灯带5和底部支架2发光灯5带通过承重导线串联,使用承重导线的目的是为了支撑悬浮支架1和串联两个支架上的发光灯带5,所述悬浮支架1和底部支架2的表面可接触部分采用PC材质,使用电源6为12V的低压蓄电池,整体重量轻,可随意触摸,发光灯带5嵌入内部,整体密封,可以在露天环境中使用,提高整体的美观性,所述悬浮支架1上安装有震动传感器8,所述震动传感器8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7和电源6均设置在底部支架2的一侧,发光灯带5与控制器7和电源6电性连接。
[0017]该悬浮结构利用了经典力学中的张拉整体原理,使上部分的悬浮支架1通过牵引线3和拉线4悬浮在空中,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极具有猎奇的效果,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照明灯具,具有成本低的优势,悬浮支架上安装一震动传感器8,震动传感器8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因为悬浮支架1悬浮在空中,故受到风吹或者小幅度晃动会轻微摇摆,此时震动传感器8将震动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将控制发光灯带5发生颜色的变化,使灯光可随着发光灯带5的自身状态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变化效果,如缓慢的呼吸变化,色彩的流水跑动等,极具有特色,可以极大的激发人群特别是小孩子的探索欲望,促使人们上前把玩。
[0018]本技术外观造型新颖独特,结构简单,布设方便快捷,且投入成本低,通过张力和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一个平衡点结构,使其悬浮支架保持悬浮的状态,给人营造一种新颖独特的视觉体验,可极大的激发人群特别是小孩子的探索欲望。而且通过震动传感器,可以控制发光灯带起到与周围环境和市民群群互动的效果,实现人与灯光的互动。
[0019]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式互动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支架、底部支架、电源和控制器,所述悬浮支架设置在底部支架的上方,且悬浮支架与底部支架通过牵引绳和拉线连接,所述悬浮支架和底部支架设置有发光灯带,所述悬浮支架上发光灯带和底部支架发光灯带串联,悬浮支架上设置有震动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和电源均设置在底部支架的一侧,发光灯带与控制器和电源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互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支架包括U型杆一和垂直设置在U型杆一底部的竖杆一,所述竖杆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一,所述底部支架包括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咏梅张瑞明王可朴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中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