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23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5
干手器具有干燥室、送风室、管道和软管。送风室在沿上下延伸的第一方向上配置于比干燥室靠下方的位置。管道将干燥室的下部和送风室连通而呈筒状。设置有至少一个软管,连通干燥室的上部和送风室。在干燥室的上部构成有向第一方向开口且与外部连通的干燥室开口。在送风室配置有经由软管从下方向上方产生气流的送风装置。管道具有管道上部、管道连接部和管道下部。管道上部与干燥室的下部连通,在第二方向上宽度较宽。管道连接部从管道上部的下部向包含第三方向成分的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宽度较宽。管道下部与管道连接部连通,配置在比管道连接部靠下方的位置,在第二方向上宽度较宽。管道下部的第二方向的宽度为管道上部的第二方向的宽度的40%以上且70%以下。二方向的宽度的40%以上且70%以下。二方向的宽度的40%以上且7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干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干手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的干手器具备手插入空间,该手插入空间在上部开有开口部,并具有包围从开口部插入的手的侧壁。在侧壁配置有吹出空气的喷嘴,手插入空间经由排水路(管道)与配置有高压空气产生装置的送风室连通。
[0003]通过高压空气产生装置的驱动而产生的空气从喷嘴吹出,将附着于手指的水分吹飞。包含被吹飞的水滴的气流在排水路中流通(例如,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0003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干手器中,在手插入空间被吹飞的含有水滴的气流难以在排水路内顺畅地流通,存在送风效率降低的可能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管道内的送风效率的干手器。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干手器具有干燥室、送风室、管道以及软管。送风室在沿上下延伸的第一方向上配置于比干燥室靠下方的位置。管道是将干燥室的下部与送风室连通的筒状。设置有至少一个软管,连通干燥室的上部和送风室。在干燥室的上部构成有向第一方向开口并与外部连通的干燥室开口。干燥室具有包围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和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第三方向的两侧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侧壁。在送风室配置有经由软管从下方向上方产生气流的送风装置。管道具有管道上部、管道连接部以及管道下部。管道上部与干燥室的下部连通,在第二方向上宽度较宽。管道连接部从管道上部的下部向包含第三方向成分的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宽度较宽。管道下部与管道连接部连通,配置在比管道连接部靠下方的位置,在第二方向上宽度较宽。管道下部的第二方向的宽度为管道上部的第二方向的宽度的40%以上且70%以下。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例示的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管道内的送风效率的干手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干手器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干手器的立体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干手器的主视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干手器的侧视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干手器的立体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手器的侧面剖视图。
[0020]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干手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地表示XYZ坐标系作为3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表示铅垂方向(即上下方向),+Z方向为上侧(重力方向的相反侧),

Z方向为下侧(重力方向)。Z轴方向也是后述的侧壁12延伸的方向。X轴方向是指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将该方向以及相反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以及

X方向。Y轴方向是指与Z轴方向和X轴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将该一个方向和相反方向分别设为+Y方向和

Y方向。但是,这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了方向,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干手器1的制造时以及使用时的朝向。即,铅垂方向和上下方向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方向,设置干手器1的朝向能够任意地选择。
[0022](第一实施方式)
[0023](1.干手器的结构)
[0024]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手器1的立体图,图2表示卸下罩壳70后的状态。图3、图4是干手器1的主视图及侧视图,表示卸下罩壳70后的状态。干手器1例如设置于盥洗室内的洗脸池的附近,用于清洗后的手的干燥。另外,不限于盥洗室,也可以在医院、工厂等中设置在需要卫生地干燥清洗后的手指的场所。
[0025]干手器1具有干燥室10、送风室20、管道30、软管40a、40b、送风装置50、基座60以及罩壳70。罩壳70是上表面开口的筒状,包围干燥室10、送风室20、管道30、软管40a、40b以及基座60的外侧面。基座60形成为箱状,固定于干手器1的安装面。此外,也可以将罩壳70的背面安装于例如盥洗室等的壁面。
[0026]干燥室10具有侧壁12,上部开有干燥室开口13。干燥室开口13向第一方向(Z方向)开口,与外部连通。在干燥室开口13的附近设置有检测手的插入的传感器(未图示)。
[0027]侧壁12包围插入干燥室开口13的手。侧壁12包围与第一方向(Z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X方向)的两侧和与第一方向(Z方向)及第二方向(X方向)双方正交的第三方向(Y方向)的两侧,并沿第一方向(Z方向)延伸。
[0028]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12由前面壁121、背面壁122、侧面壁123、124构成。在侧壁12的第一方向一侧(+Z方向)开有干燥室开口13。流入口31a在侧壁12的第一方向另一方(

Z方向)侧开口。
[0029]前面壁121及背面壁122在第三方向(Y方向)上对置。侧面壁123及侧面壁124在第二方向(X方向)上对置。前面壁121、背面壁122、侧面壁123、124在第一方向(Z方向)上扩展。
[0030]前面壁121具有倾斜部121a。倾斜部121a随着朝向第一方向另一方(

Z方向)而向第三方向一方(+Y方向)侧倾斜。倾斜部121a能够将气流顺畅地导向第一方向另一方(

Z方向)。
[0031]另外,在背面壁122开有吹出口11。在前面壁121也同样地开有吹出口(未图示)。从在第三方向(Y方向)上对置的各吹出口11向干燥室10内吹出空气。通过将吹出口11分别设
置于前面壁121和背面壁122,能够抑制在干燥室10内产生紊流。另外,也可以将吹出口11设置于侧面壁123、124。另外,也可以将吹出口11仅设置于前面壁121及背面壁122中的一方。
[0032]管道30是将干燥室10的下部与送风室20连通的筒状。管道30使从干燥室10流入的空气返回送风室20。
[0033]管道30具有管道上部31、管道连接部32、管道下部33和接水路34。管道上部31经由流入口31a与干燥室10的下部连通,在第二方向(X方向)上宽度较宽。管道连接部32从管道上部31的下部向包含第三方向(Y方向)成分的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X方向)上宽度较宽。管道下部33与管道连接部32连通,配置在比管道连接部32靠下方的位置,在第二方向(X方向)上宽度较宽。
[0034]在本实施方式中,管道上部31从流入口31a朝向第一方向另一方(

Z方向)侧在第二方向(X方向)的宽度变窄的同时延伸。管道连接部32随着从管道上部31的下端朝向第一方向另一方(

Z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干手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干燥室;送风室,其在沿上下延伸的第一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干燥室靠下方的位置;筒状的管道,其将所述干燥室的下部和所述送风室连通;以及至少一个软管,其将所述干燥室的上部和所述送风室连通,在所述干燥室的上部构成有向所述第一方向开口且与外部连通的干燥室开口,所述干燥室具有包围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和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第三方向的两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侧壁,在所述送风室配置有经由所述软管从下方向上方产生气流的送风装置,所述管道具有:管道上部,其与所述干燥室的下部连通,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宽度宽;管道连接部,其从所述管道上部的下部向包含所述第三方向成分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宽度宽;以及管道下部,其与所述管道连接部连通,配置在比所述管道连接部靠下方的位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宽度宽,所述管道下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野慎吾浅见润小野和宏永木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空气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