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23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电机。根据实施方式,旋转电机具备:转子(16),具有轴(30)及转子铁芯(32);定子(14),具有配置在转子铁芯周围的定子铁芯(24)以及定子线圈(28);外壳(18),覆盖转子以及定子;第1冷却风扇(FA),在外壳内设置在转子铁芯的轴向一端侧,具有比定子铁芯的内径大的最大直径;第2冷却风扇(FB),在外壳内设置在转子铁芯的轴向另一端侧,具有比定子铁芯的内径小的最大直径;以及通风管道(40),具有沿着定子铁芯的外周在轴向上延伸的流路以及向流路(CH)开放的排气口(44)。流路具有在第1冷却风扇侧与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1端(40a)以及在第2冷却风扇侧与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2端(40b),排气口位于相对于第1端与第2端的中间向第2端侧在轴向上偏移的位置。间向第2端侧在轴向上偏移的位置。间向第2端侧在轴向上偏移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旋转电机具备圆筒状的定子以及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定子内侧的圆柱形状的转子。定子具备定子铁芯以及安装于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定子以及转子的大部分被外壳或者框架覆盖。
[0003]近年来,以提高品质、减轻维护负担为目的,在车辆驱动用的旋转电机中也从开放型向全闭型进行切换。与开放型不同,全闭型将在机内产生的热经由框架等外罩进行散热,因此定子绕组(线圈)等的温度容易变高。
[0004]定子绕组的温度变高时,包覆绕组的绝缘物的劣化变快,旋转电机的寿命变短。与定子绕组相关的维护是伴随分解的检修,当维护的间隔变短时,作业变得麻烦。为了减少维护次数,需要强化旋转电机的冷却性。
[0005]在转子铁芯的两侧具有旋转圆板(风扇)的旋转电机中,旋转圆板的直径越大则风扇静压变得越大,内部气体流量、外部气体流量变得越多。另一方面,旋转电机由于将转子插入到定子的内径侧进行组装,因此需要将至少一方的旋转圆板的直径抑制为转子直径以下。在旋转圆板的直径较小的一侧,内部、外部气体流量变少,热阻变大。因此,难以在转子铁芯的两侧平衡性良好地冷却定子绕组等,最大温度上升变大。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25521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

103762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

74727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

19965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

418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4]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方面而进行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性提高的旋转电机。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根据实施方式,旋转电机具备:转子,具有围绕中心轴线旋转自如的轴以及安装于上述轴的筒状的转子铁芯;定子,具有隔开间隙地配置在上述转子铁芯周围的筒状的定子铁芯以及安装于上述定子铁芯的定子线圈;外壳,支承上述定子以及上述转子,并覆盖上述转子以及上述定子;第1冷却风扇,在上述外壳内围绕上述中心轴线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一端侧,具有比上述定子铁芯的内径大的最大直径;第2冷却风扇,在上述外壳内围绕上述中心轴线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另一端侧,具有比上
述定子铁芯的内径小的最大直径;以及通风管道,具有:流路,具有在上述第1冷却风扇侧与上述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1端以及在上述第2冷却风扇侧与上述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2端,沿着上述定子铁芯的外周在上述轴向上延伸;以及排气口,在上述第1端与上述第2端之间向上述流路开放,上述排气口位于相对于上述第1端与第2端的中间在上述轴向上向上述第2端侧偏移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0018]图2是沿着图1的线A

A的上述旋转电机的截面图。
[0019]图3是表示上述旋转电机的第1风扇的立体图。
[0020]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0021]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0022]图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0023]图7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于共通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各图是用于促进实施方式及其理解的示意图,其形状、尺寸、比例等存在与实际装置不同的部位,这些能够参照以下的说明和公知技术而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
[0025](第1实施方式)
[0026]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沿着中心轴线分割成一半的部分的纵截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A

A的旋转电机的第1风扇侧的横截面图。
[0027]如图1所示,旋转电机10构成为所谓的全闭型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0具备内部被封闭的外壳18、配置在外壳18内的圆筒形状的定子(stator)14、以及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定子的内侧的转子(rotor)16。
[0028]外壳(外罩)18具备:大致圆筒状的支承框架12;将支承框架12的轴向一端封闭的环状的第1端板34a;将支承框架12的轴向另一端封闭的环状的第2端板34b;与支承框架12以及第1端板34a连结且与第1端板34a隔开间隙地对置的圆盘状的第1托架19;以及与支承框架12以及第2端板34b连结且与第2端板34b隔开间隙地对置的圆盘状的第2托架20。
[0029]在第1托架19的中心部一体地设置有内置有轴承B1的第1轴承壳体22a。在第2托架20的中心部螺栓固定有内置有轴承B2的第2轴承壳体22b。轴承B1以及轴承B2沿着旋转电机10的中心轴线C1排列配置。第1托架19具有贯通第1轴承壳体22a而形成的多个第1通气孔23a。第1通气孔23a位于轴承B1周围,与外壳18的内部空间连通。同样,第2托架20具有贯通第2轴承壳体22b而形成的多个第2通气孔23b。第2通气孔23b位于轴承B2周围,与外壳18的内部空间连通。
[0030]定子14具有环状或者圆筒状的定子铁芯24以及卷绕于定子铁芯24的定子线圈28。定子铁芯24以其外周面与支承框架12的内周面嵌合的状态支承于支承框架12,并与中心轴线C1同轴地配置。在定子铁芯24的轴向两端面固定有环状的一对铁芯按压件26。定子铁芯
24通过层叠多张由磁性材料、例如硅钢板形成的环状的金属板而构成。在定子铁芯24的内周部形成有分别沿着轴向延伸的多个槽。定子线圈28以埋入于这些槽中的状态安装于定子铁芯24。定子线圈28的线圈端部28e从定子铁芯24的两端面向轴向伸出。在线圈端部28e与定子铁芯24的端面之间设置有能够供内部气体流通的间隙。
[0031]转子16具备旋转轴30、转子铁芯32、埋入于转子铁芯32的多根转子导条52、以及与转子导条52的两端连接的一对端环。旋转轴30与中心轴线C1同轴地配置在外壳18内,轴向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分别由轴承B1、B2支承为旋转自如。旋转轴30的至少一个端部穿过轴承而延伸到机外。
[0032]转子铁芯32通过层叠多张由磁性材料、例如硅钢板形成的环状的金属板而构成,并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转子铁芯32安装在旋转轴30的轴向的大致中央部,并与中心轴线C1同轴地配置在定子铁芯24的内侧。转子铁芯32的外周面与定子铁芯24的内周面隔开间隙G而对置。转子铁芯32的轴向长度形成得与定子铁芯24的轴向长度大致相等,转子铁芯32遍及全长与定子铁芯24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旋转电机,具备:转子,具有围绕中心轴线旋转自如的轴以及安装于上述轴的筒状的转子铁芯;定子,具有在上述转子铁芯的周围隔开间隙地配置的筒状的定子铁芯以及安装于上述定子铁芯的定子线圈;外壳,支承上述定子以及上述转子,并覆盖上述转子以及上述定子;第1冷却风扇,在上述外壳内围绕上述中心轴线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一端侧,具有比上述定子铁芯的内径大的最大直径;第2冷却风扇,在上述外壳内围绕上述中心轴线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另一端侧,具有比上述定子铁芯的内径小的最大直径;以及通风管道,具有:流路,具有在上述第1冷却风扇侧与上述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1端以及在上述第2冷却风扇侧与上述外壳内的空间连通的第2端,沿着上述定子铁芯的外周在上述轴向上延伸;以及排气口,在上述第1端与上述第2端之间向上述流路开放,上述排气口位于相对于上述第1端与第2端的中间向上述第2端侧在上述轴向上偏移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具有与上述排气口对置地设置于上述流路的分隔板,上述流路被上述分隔板分隔成从上述第1端延伸到上述排气口的第1流路和从上述第2端延伸到上述排气口的第2流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具备多个翅片,该翅片设置在上述外壳的内表面侧,与上述第2冷却风扇隔开间隔地对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上述定子线圈具有从上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一端以及轴向另一端分别伸出的线圈端部,上述第1冷却风扇具有:风扇主体,安装于上述轴;多个内叶片,设置于上述风扇主体,在上述定子铁芯及上述转子铁芯与上述外壳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滨敬文小山泰平村上理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基础设施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