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99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包括气囊、椭球形框架结构、风速检测机构以及底座,气囊呈椭圆体,且椭球形框架结构通过交错设置的圆环框和椭圆框套接于气囊外壁,气囊的一端设置平尾框和垂尾框,平尾框和垂尾框均连接椭圆框,垂尾框和平尾框上均设置有蒙皮;椭圆框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有可自转的移动平台;风力风速检测机构通过连接结构设置在气囊的下方,气囊中充有密度低于空气的气体;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风资源评估设备存在设备拆装时间、人力成本高,且设备不可移动对多个检测点检测不便的问题。多个检测点检测不便的问题。多个检测点检测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风资源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风资源评估设备是对环境中的风速的大小、风速的稳定性以及风向和风向的稳定性进行检测,记录分析从而判断检测地是否具备安装风力设备的条件,市面上常见的风资源评估设备主要由长达几十米高的立柱结构和安装在立柱不同高度的风速、风向检测设备构成,由于此类设备一旦安装后不可进行移动,因此只能在每一处检测点都设置独立的检测设备,安装过程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解决了现有的风资源评估设备存在设备拆装时间、人力成本高,且设备不可移动对多个检测点检测不便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包括气囊、椭球形框架结构、风速检测机构以及底座,气囊呈椭圆体,且椭球形框架结构通过交错设置的圆环框和椭圆框套接于气囊外壁,气囊的一端设置平尾框和垂尾框,平尾框和垂尾框均连接椭圆框,垂尾框和平尾框上均设置有蒙皮;椭圆框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有可自转的移动平台;风力风速检测机构通过连接结构设置在气囊的下方,气囊中充有密度低于空气的气体。
[0005]进一步的,椭圆框以椭圆长轴为中心轴设置。
[0006]进一步的,弧形连杆两端均与椭圆框固定连接,风力风速检测机构位于弧形连杆之间。
[0007]进一步的,风力风速检测机构包括转接板、风向检测器、风速检测器转接板的底端设置有支架,风速检测器通过支架安装于转接板的下方,风向检测器设置在转接板的顶端;转接板通过吊装连杆与椭球形框架结构连接。
[0008]进一步的,转接板的横断面呈水滴形低风阻结构,转接板的两端连接吊装连杆的下端,吊装连杆的上端与椭圆框固定连接,吊装连杆呈V形。
[0009]进一步的,转接板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风向检测器与安装座连接,转接板与支架呈互相垂直设置,支架呈U形,支架设置有用于风速检测器转动的空间。
[0010]进一步的,椭圆框下方连接有弧形连杆,弧形连杆连接有系留气囊的牵引绳,且牵引绳的底端连接底座,底座设置在移动车辆上。
[0011]进一步的,底座包括转接环、回转支承和固定环,回转支承设置于固定环顶端,转接环设置于回转支承的顶端,转接环与弧形连杆之间通过牵引绳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所述装置通过系留冲氦气气囊的方式,将风力检测器和风向检测器升空对高空的风力风速进行检测,通过两条牵引绳对装置进行位置牵引、高度限制以及姿态调整,相对传统的固定立柱式的风力风速检测设备,本技术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0014]用于系留气囊和风力风速检测机构的下方设置可自传的移动平台,在转向时避免两条牵引绳发生互相缠绕,使得空中的检测设备保持正常工作,结构简单稳定;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的风资源评估设备存在设备拆装时间、人力成本高,且设备不可移动对多个检测点检测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气囊椭球形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风力风速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气囊;2、椭球形框架结构;201、圆环框;202、椭圆框;203、垂尾框;204、平尾框;205、弧形连杆;206、牵引绳;207、吊装连杆;3、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01、转接板;302、安装座;303、风向检测器;304、支架;305、风速检测器;4、底座;401、转接环;402、回转支承;403、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包括气囊1、椭球形框架结构2、风速检测机构3以及底座4,气囊1呈椭圆体,且椭球形框架结构2通过交错设置的圆环框201和椭圆框202套接于气囊1外壁,气囊1的一端设置平尾框204和垂尾框203,平尾框204和垂尾框203均连接椭圆框202,垂尾框203和平尾框204上均设置有蒙皮;椭圆框202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有可自转的移动平台;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通过连接结构设置在气囊1的下方,气囊1中充有密度低于空气的气体。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包括用于检测风力和风速的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还包括用于将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升空的气囊1、用于控制气囊1保持稳定的椭球形框架结构2以及用于控制气囊1收放的底座4,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设置于气囊1的底端;椭圆框以椭圆长轴为中心轴设置,
[0024]气囊1呈椭圆体,且椭球形框架结构2通过交错设置的圆环框201、椭圆框202套接气囊1外壁,椭圆框202位于气囊1一端设置有稳定气囊1姿态的平尾框204和垂尾框203,且椭圆框202连接有弧形连杆205,弧形连杆205连接有系留气囊1的牵引绳206,且牵引绳206的底端设置有与牵引车辆连接的底座4,椭圆框202关于气囊1呈环形阵列设置,垂尾框203和平尾框204均设置有蒙皮,弧形连杆205位于气囊1的底端,且弧形连杆205两端均与椭圆框202固定连接,弧形连杆205套接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
[0025]参考图4,底座4包括转接环401、回转支承402和固定环403,且固定环403通过螺丝
与牵引车辆连接,回转支承402设置于固定环403顶端,转接环401为普通圆环状,可以与回转支承402通过螺钉连接,转接环401设置于回转支承402的顶端,且转接环401与弧形连杆205之间通过牵引绳206连接;通过调节两条牵引绳206的长度可辅助调节气囊1的姿态,通过弧形连杆205避免牵引绳206触碰风速检测器305的风叶。
[0026]参考图3,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中转接板301的底端设置有支架304,且支架304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检测风速的风速检测器305,转接板301的顶端设置有风向检测器303,转接板301的横断面呈水滴形低风阻设置,且转接板301的两端均呈V字型设置有吊装连杆207,吊装连杆207的末端与椭圆框202固定连接,转接板30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302,且风向检测器303与安装座302连接,转接板301与支架304呈互相垂直设置,且支架304的顶端呈C型设置与风速检测器305的风叶形状匹配。
[0027]工作原理:图中的牵引绳206的长度、气囊1和椭球形框架结构2和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的体积比例关系需根据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椭球形框架结构(2)、风速检测机构(3)以及底座(4),气囊(1)呈椭圆体,且椭球形框架结构(2)通过交错设置的圆环框(201)和椭圆框(202)套接于气囊(1)外壁,气囊(1)的一端设置平尾框(204)和垂尾框(203),平尾框(204)和垂尾框(203)均连接椭圆框(202),垂尾框(203)和平尾框(204)上均设置有蒙皮;椭圆框(202)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有可自转的移动平台;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通过连接结构设置在气囊(1)的下方,气囊(1)中充有密度低于空气的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其特征在于,椭圆框(202)以椭圆长轴为中心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其特征在于,弧形连杆(205)两端均与椭圆框(202)固定连接,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位于弧形连杆(205)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风资源评估设备,其特征在于,风力风速检测机构(3)包括转接板(301)、风向检测器(303)、风速检测器(305)转接板(301)的底端设置有支架(304),风速检测器(305)通过支架(304)安装于转接板(301)的下方,风向检测器(303)设置在转接板(301)的顶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振州李来龙曹治邓越吴伯双蒋贲孟鹏飞刘吉辰鲍捷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