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92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面料及其制备工艺,涉及纺织面料,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有中间层,内层、中间层与外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外层通过坯布浸轧三防整理剂和防蚊整理剂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层通过坯布浸轧三防整理剂和防蚊整理剂得到,使得针织面料具有防水防油防紫外线的性能和驱蚊的功能,制成帐篷并在户外使用时使用效果较好,且制备工艺连贯性较高,能有效降低次品率,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面料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面料应运而生。
[0003]针织面料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是众多面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针织布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且具备较大的延伸性和弹性,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0004]目前,针织面料有被制成户外野营帐篷进行使用,耐用性较好,然而,户外环境恶劣,帐篷需要承受阳光直接照射、大雨浇淋,这就导致针织面料容易出现褪色和脆化,使用寿命较短,且由于户外蚊虫极多,在夜晚露营时,一旦帐篷内开灯,光容易透过帐篷射出,而由于蚊虫的趋光性,很容易吸引蚊虫进入帐篷对人造成叮咬,由于针织面料无法驱蚊,因此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具有防水防油防紫外线的性能和驱蚊的功能,使用效果较好。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针织面料,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有中间层,所述内层、中间层与外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所述外层通过坯布浸轧三防整理剂和防蚊整理剂得到,其中,
[0007]所述三防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0008]氟碳乳液10

15份;
[0009]水杨酸苯酯10

15份;
[0010]十八烷基酚12

18份;
[0011]烷基糖苷8

15份;
[0012]氟烷基聚硅氧烷8

12份;
[001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10

12份;
[0014]偶联剂3

6份;
[0015]去离子水30

50份;
[0016]所述防蚊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0017]合成除虫菊酯1

5份;
[0018]改性防蚊纳米粒子6

12份;
[0019]檀香2

6份;
[0020]艾草3

5份;
[0021]薰衣草4

8份;
[0022]聚乙烯醇1

2份;
[0023]粘合剂15

20份;
[0024]去离子水30

50份。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三防整理剂中添加有氟碳乳液、水杨酸苯酯、十八烷基酚及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在通过浸轧的方式附着于外层表面时,使得外层具有较好的阻隔液体的作用,避免雨水或者油水渗入并润湿面料,从而起到防水防油的效果,且通过在三防整理剂中添加有烷基糖苷和氟烷基聚硅氧烷,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功能,能够吸收高能量的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低能量的热能或者电磁波,从而能够避免紫外线透过,使得面料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而由于在防蚊整理剂中添加有合成除虫菊酯,对蚊虫具有极强的驱避效果,通过在防蚊整理剂中添加有改性防蚊纳米粒子,能够进一步增强面料的驱蚊功能,通过在防蚊整理剂中添加有檀香、艾草及薰衣草,通过这些草药自身散发的气味,既能够增强防蚊驱虫的效果,又能去除异味,从而提升了面料的驱蚊功能,则通过这一设置,使得针织面料具有防水防油防紫外线的性能和驱蚊的功能,制成帐篷并在户外使用时使用效果较好。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由若干纺织纱线纬编织造而成,所述纺织纱线包括线芯及螺旋缠绕在线芯外侧的包覆纱,所述线芯由若干壳聚糖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包覆纱由若干粘胶纤维纤维加捻而成。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层由若干纺织纱线纬编织造而成,纺织纱线包括线芯及包覆纱,且线芯由若干壳聚糖纤维加捻而成,壳聚糖纤维具有天然抑菌、防霉祛臭的功能,从而使得面料不易滋生细菌和霉变,不易产生异味,包覆纱由若干粘胶纤维纤维加捻而成,粘胶纤维吸湿性好,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水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层由若干加强纱线纬编织造而成,所述加强纱线包括内芯,所述内芯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所述第一绕线由若干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绕线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中间层由若干加强纱线纬编织造而成,加强纱线包括内芯、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且第一绕线由若干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氨纶纤维具有高弹性,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延展性,第二绕线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保形性,从而保证了面料的结构强度。
[003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芯由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螺旋交捻而成,所述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均由若干芳纶纤维加捻而成。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芯由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螺旋交捻而成,且第一芯线和第二芯线均由若干芳纶纤维加捻而成,芳纶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性,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0032]一种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3]1)纱线制备:对成团的纤维依次进行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后再进行卷绕,得到用于制备面料的纱线;
[0034]2)面料织造:将经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纱线置于针织纬编大圆机进行针织织造,将织好的布卷绕在卷布轴上,达到一定长度即将卷布轴放下,分别织成内层、中间层及用于制备外层的坯布;
[0035]3)坯布浸轧:将三防整理剂和防蚊整理剂通过浸轧的方法施加到坯布上,制成外层;
[0036]4)面料复合:将内层、中间层及外层由下至上堆叠后通过热熔胶依次粘合在一起,制成成品面料;
[0037]5)水洗烘干:将经过步骤4)制成的成品面料置于水洗机内进行清洗,去除面料上的油剂、脏污和土污,松弛坯布张力及内应力,再将清洗后的面料取出并使用烘干机进行干燥;
[0038]6)表面除杂:先将经过步骤5)检验合格后的面料置于工作台上通过人工进行刷布,去除面料表面上的大颗粒棉结杂质,再将面料置于刷布机上进行刷布,去除面料表面上的小颗粒棉结杂质;
[0039]7)面料质检:对经过步骤6)处理的面料进行表面质检,将合格品面料单独分开存放,并在检验出疵点的面料边上做标记,同时做好验布记录;
[0040]8)瑕疵修补:对经过步骤7)处理后的面料进行查验,对面料表面上能够进行修复的疵点进行修复处理,修复完成后与合格品面料同箱堆放;
[0041]9)杀菌消毒:将合格品面料置于紫外线消毒灯下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持续时间30

50分钟;
[004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1)和外层(2),所述内层(1)与外层(2)之间设置有中间层(3),所述内层(1)、中间层(3)与外层(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所述外层(2)通过坯布浸轧三防整理剂和防蚊整理剂得到,其中,所述三防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氟碳乳液10

15份;水杨酸苯酯10

15份;十八烷基酚12

18份;烷基糖苷8

15份;氟烷基聚硅氧烷8

12份;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10

12份;偶联剂3

6份;去离子水30

50份;所述防蚊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合成除虫菊酯1

5份;改性防蚊纳米粒子6

12份;檀香2

6份;艾草3

5份;薰衣草4

8份;聚乙烯醇1

2份;粘合剂15

20份;去离子水30

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由若干纺织纱线纬编织造而成,所述纺织纱线包括线芯(4)及螺旋缠绕在线芯(4)外侧的包覆纱(5),所述线芯(4)由若干壳聚糖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包覆纱(5)由若干粘胶纤维纤维加捻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3)由若干加强纱线纬编织造而成,所述加强纱线包括内芯(6),所述内芯(6)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一绕线(7)和第二绕线(8),所述第一绕线(7)由若干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绕线(8)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6)由第一芯线(9)和第二芯线(10)螺旋交捻而成,所述第一芯线(9)和第二芯线(10)均由若干芳纶纤维加捻而成。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纱线制备:对成团的纤维依次进行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后再进行卷绕,得到用于制备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威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金满泰针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