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172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具体涉及山洪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还包括用于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移动的导轨,所述导轨是由多根连接轨拼接而成,每两个连接轨连接处的底部之间通过锁定组件连接;每个所述连接轨上均设有插入河道底部的固定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锁定组件将若干连接轨连接成供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移动的导轨,再配合固定组件将导轨固定在河道中,使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来回的在导轨中进行巡视监测,使用一组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便能够实时监测河道中多处位置水位的监测,大大减少了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使用的数量,节约了成本。节约了成本。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山洪安全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异常,山洪灾害时有发生,对人们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0003]面对山洪引发的地质灾害人们,人们在大自然面前表现的无能为力,人们唯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提前预测山洪的到来,让人们在山洪到来之前紧急撤离危险地区,判断山洪到来之前形成的水位能够具体判断山洪到来的时间和可能引发的灾害,现有对山洪到来之前形成的水位检测采用的设备有浮子式水位计、差压式水位计、机械转子式流速和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
[0004]如中国专利CN103700221A公布了一种油气管道山洪灾害监测方法,涉及线速度的测量、液位的测量、机械振动的测量、一般的安全装置和管道系统
其流程为:山洪水情和管道分别进行水位监测、流速监测和管线涡激振动监测;波长信号的解调、采集、预处理;信号的远程传输与接收;信号的进一步分析与处理;洪峰流量变化动态显示、管线涡激振动频率动态显示;山洪洪峰流量预报、管线疲劳状态分析;山洪预报、管道安全预警。
[0005]上述现有技术中包含对水位的监测,具体是通过在河道边上安装金属平板,并在金属平板上安装防护筒,并将防护筒向下置于河道中,用螺栓将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固定于防护筒壁内,实现对河道水位的监测,但是这种监测的方式只能够对河道的一处水位进行监测,当需要对河道的多处进行监测时,需要在多处均设有该水位监测设备,使得监测的成本过高,并且如果在两个点设置的监测设备距离过长,监测的结果误差也比较大,一旦出现较大误差,给人们预防山洪的时间就可能出现不足,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7]鉴于上述现有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对山洪到来之前的水位监测方法只能够对河道的一处水位进行监测,当需要对河道的多处进行监测时,需要在多处均设有该水位监测设备,使得监测的成本过高,并且如果在两个点设置的监测设备距离过长,监测的结果误差也比较大,一旦出现较大误差,给
人们预防山洪的时间就可能出现不足。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其包括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还包括用于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移动的导轨,所述导轨是由多根连接轨拼接而成,每两个连接轨连接处的底部之间通过锁定组件连接;每个所述连接轨上均设有插入河道底部的固定组件;所述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的外表面设有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通过底部连接的连接件滑动在导轨的顶部,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推动连接件在导轨内移动的驱动组件。
[0010]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锁定组件将若干连接轨进行连接,形成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需要移动的导轨,再通过固定组件将形成的导轨固定在河道内,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设置在防水外壳内,防水外壳通过连接件与导轨滑动,配合在连接件前后设置的驱动组件,使得连接件能够倒在导轨内进行移动,启动连接件一侧的驱动组件,能够推动连接件朝着与该驱动组件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轨连接处底端的两个半圆形导柱,所述半圆形导柱的弧形面设有外螺纹,两个所述连接轨拼接在一起时,两个所述半圆形导柱相贴合形成成一个外螺纹柱,所述外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纹套。
[0012]当两个连接轨拼接在一起时,两个半圆形导柱贴合在一起形成外螺纹柱,再将紧固螺纹套从外螺纹柱底部套在外螺纹柱的外表面,将两个半圆形导柱进行固定,完成两个连接轨的拼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有防松动套件,所述防松动套件包括安装在外螺纹柱外表面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螺纹插销,两个所述半圆形导柱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形螺纹插孔,当两个所述半圆形导柱贴合在一起时,两个所述半圆形螺纹插孔形成螺纹插槽,所述紧固螺纹套螺纹连接在外螺纹柱的外表面,当紧固螺纹套的顶部与两个连接轨的底面接触时,所述防松动套件的螺纹插销插入螺纹插槽内,使安装套套在外螺纹柱的外表面并与紧固螺纹套的底部接触。
[0014]将紧固螺纹套安装完成后,将防松动套件安装在紧固螺纹套的下方,即将螺纹插销对准螺纹插槽,并转动安装套,使螺纹插销旋入螺纹插槽直到安装套的顶部与紧固螺纹套的底部接触,可避免紧固螺纹套脱落。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轨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在对两个连接轨进行拼接过程中,可以向中部推动两个把手,使两个连接轨贴合的更加紧密,便于将紧固螺纹套旋套在外螺纹柱外表面。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轨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销,与之相邻连接轨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孔,当两个连接轨拼接时,定位销插入对应的定位孔内完成两个连接轨的初步拼接。
[0017]安装两个连接轨时,使连接轨一侧的两个定位销插入相邻连接轨一侧的两个定位孔,便于将两个连接轨平齐进行安装。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基准桩以及固定在连接轨前后两侧的安装块,两个所述基准桩分别穿过安装块插在河道的底部,两个所述基准桩之间且位于连接轨的下方通过横板连接成一体。通过基准桩打入河道中,便于对连接轨的安装位置进行锁定。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横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连接轨的底部开设有与支撑圆板相适配的圆槽。确定好连接轨需要安装的高度后,转动旋钮带动螺纹杆转动,配合螺纹杆与横板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带动螺纹杆向上移动,使螺纹杆顶端的支撑圆板与圆槽贴合,实现对连接轨的支撑。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件表面的驱动外壳,所述驱动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水无刷马达,所述防水无刷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旋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包括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1)移动的导轨(2),所述导轨(2)是由多根连接轨(3)拼接而成,每两个连接轨(3)连接处的底部之间通过锁定组件(4)连接;每个所述连接轨(3)上均设有插入河道底部的固定组件(5);所述光纤光栅水位传感器(1)的外表面设有防水外壳(6),所述防水外壳(6)通过底部连接的连接件(7)滑动在导轨(2)的顶部,所述连接件(7)的两侧均设有推动连接件(7)在导轨(2)内移动的驱动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4)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轨(3)连接处底端的两个半圆形导柱(41),所述半圆形导柱(41)的弧形面设有外螺纹,两个所述连接轨(3)拼接在一起时,两个所述半圆形导柱(41)相贴合形成成一个外螺纹柱,所述外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纹套(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4)还包括有防松动套件(43),所述防松动套件(43)包括安装在外螺纹柱外表面的安装套(44),所述安装套(44)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螺纹插销(45),两个所述半圆形导柱(4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形螺纹插孔(46),当两个所述半圆形导柱(41)贴合在一起时,两个所述半圆形螺纹插孔(46)形成螺纹插槽,所述紧固螺纹套(42)螺纹连接在外螺纹柱的外表面,当紧固螺纹套(42)的顶部与两个连接轨(3)的底面接触时,所述防松动套件(43)的螺纹插销(45)插入螺纹插槽内,使安装套(44)套在外螺纹柱的外表面并与紧固螺纹套(42)的底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洪水位变化地质灾害安全监测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鑫张军舒中潘高政陈近中黄小东唐晓玲张继胡一川杨泽宇汪留洋侯艳玲孙铭聪龙年李德星周宇邓韧杜双宇张咪吴明皓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