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60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包括装填单元、浇灌单元、冲穴单元以及用于育苗袋转运的转运框;装填单元与浇灌单元和冲穴单元依次相互衔接。其中装填单元包括第一传送装置、营养土提升机、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侧面的均匀布置营养土的布土结构;布土结构设置在侧板上,包括升降结构、刮土结构以及与转运框配合的盖板结构;通过刮土结构与盖板结构相互配合使用,刮去转运框上多余基质,从而保证营养土在育苗袋中装填的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通过对育苗袋进行装填、浇灌以及冲穴,使育苗袋装填和种苗移栽相结合,结构简单实用,节省了劳动力,保证了育苗袋装填的均匀性,保证了种苗品质的合格率。苗品质的合格率。苗品质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


[0001]本技术属林业育苗
,尤其涉及一种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020年,我国柑橘产量达5121.9万t,栽培面积达269.69万hm2,产量及种植面积已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栽植的柑橘几乎都是嫁接苗,即接穗与砧木嫁接组合而成的共同体,其中砧木是嫁接苗的基础,对整株的养分吸收以及生长发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柑橘砧木苗的培育过程为先播种至苗床土壤中,待萌发并生长约半年后按照一定的株行距移栽至苗圃,继续生长至一定程度后方可嫁接。近年来,很多地方由过去的常规露地育苗方式,逐步发展为利用塑料大棚、温室、防虫网等设施,实行工厂化容器育苗,已在许多地方推广。容器育苗是一种在容器中装入按照配方配制而成的营养土基质进行育苗的技术,可以人为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在确定的生存范围内生长,有效避免了病虫的危害,且苗木之间相互影响作用极小,使苗木的成活率增高,且根系发达,吸收养分能力强,更容易培养出健康、优质的苗木。同时,容器育苗技术易于实现育苗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便于实现育苗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少移栽时的劳动投入,从而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但目前在容器育苗技术方面,我国并没有成套的机械设备投入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导致在大部分地区容器育苗依然处在手工作业的低效率状态,移栽作业中的容器内基质装填工作与移栽过程均由人工完成,工作量巨大的同时又不能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这一过程的低效已经严重制约了工厂化容器育苗的整体效率,也限制了容器育苗相关技术的发展,难以满足当前迅猛发展的容器栽培技术日渐增长的效率要求。因此,柑橘砧木容器育苗的相关机械化设备的研发,主要是可产业化的移栽作业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及其相关装备研发已经迫在眉睫。
[0003]在容器育苗中,柑橘砧木苗的移栽作业主要包含基质装填和移栽两部分。华中农业大学研发了柑橘育苗钵装填转运机和大苗钵砧木苗移栽机(农业工程学报第36卷第18期《柑橘育苗钵装填转运机设计与试验》),能相互配套工作,但是装填与移栽工作是分开进行的,其先将苗钵中装填基质后转运到目标位置,再使用移栽机进行移栽工作,对苗钵的摆放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移栽后的直立程度也不太理想。对于柑橘容器育苗,目前国内基质装填机械研究尚不理想,移栽机械也多为大田内作业,对于柑橘温室内容器育苗并不适用,特别是基质装填与移栽相结合进行系统化整合的研究尚不成熟,移栽后的立苗率、漏栽率、直立度等方面均不理想。
[0004]专利号为CN201710203019.X,名称为一种育苗袋/育苗钵装填转运系统装置公开了一种装填机,该装填机上的链条带动刮板循环转动,对盖板上表面的营养土进行刮填,使营养土掉落至盖板下的育苗袋/育苗钵。由于该刮板较长,装填转运车一旦具有倾斜或对准不够精确,便不能保证营养土都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刮板上,从而不能保证育苗袋/育苗钵装填均匀。同时在刮板带动营养土向前推进时,首先填充前端的育苗袋/育苗钵,再依次填充
育苗袋/育苗钵至装填转运车的尾部,填充过程中营养土均经过前端已填充的育苗袋/育苗钵,使已填充的育苗袋/育苗钵在上方营养土的重力作用下压实,而装填转运车尾部的育苗袋/育苗钵不被压实,从而使所有育苗袋/育苗钵装填不均匀,造成苗木的成长参差不齐。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研究与开发一种柑橘育苗钵基质在线装填装备,初步实现柑橘育苗袋基质装填的自动化,以及同时完成移栽的前期准备工序(即移栽穴成型),实现基质装填与移栽过程的有机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育苗袋装填均匀以及同时实现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的生产线。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包括装填单元、浇灌单元、冲穴单元以及用于育苗袋转运的转运框;所述装填单元包括第一传送装置、营养土提升机、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侧面的均匀布置营养土的布土结构、第一导轨以及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两条侧板以及设置在两条侧板之间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设置;所述布土结构设置在侧板上,包括升降结构、刮土结构以及与转运框配合的盖板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侧板上的竖向导轨、竖向设置在侧板上的电动推杆以及设置在电动推杆顶部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套设在竖向导轨上并沿竖向导轨上下滑动;所述盖板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并固定在固定基座上的盖板以及设置在盖板上的导流板,所述盖板上设置若干漏斗状过土孔并与转运框的育苗孔相互吻合,所述导流板设置在若干过土孔之间以导流营养土分别进入育苗孔内;所述刮土结构包括水平滑动刮去盖板上多余营养土的刮板和设置在固定基座上带动刮板水平运动的水平导轨模组;所述营养土提升机的卸料口正对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一导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置在侧板或第一导轨上以控制转运框静止定位在盖板正下方;所述装填单元与浇灌单元和冲穴单元依次相互衔接。
[0008]通过依次衔接的装填单元、浇灌单元、冲穴单元,可将育苗袋的装填和种苗移栽相结合为一个完整的生产线,降低了劳动成本。其中装填单元通过设置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一接近开关的配合,将转运框运送至盖板的正下方,盖板在升降结构的作用下与转运框相配合,转运框的育苗孔中提前装填有育苗袋,盖板上漏斗状的过土孔分别与育苗袋的开口相配合,漏斗状的过土孔将育苗袋的开口压紧在育苗孔上,其中育苗袋采用具有可塑性的塑料材料构成,通过营养土提升机的卸料口的卸料以及导流板的作用将营养土过盈装填至育苗袋中,再在刮土结构的刮板作用下将盖板之上多余的营养土刮除即可实现每个育苗袋中装填营养土的重量均匀一致,继而通过升降结构将盖板结构提起即可将装运框依次送入浇灌单元进行浇灌以及冲穴单元进行冲穴,最后直接将苗木移栽至育苗袋的冲穴孔中即可。通过装填单元的设置可实现每个育苗袋中营养土装填均匀,保证了后期苗木生长均匀,提高了育苗的合格率。同时通过装填单元、浇灌单元以及冲穴单元构成的生产线,可将育苗袋装填、浇灌、冲穴、移栽相结合,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水平导轨模组包括设置在固定基座一端的步进电机、与步进电机相互配合的同步带以及设置在同步带上与刮板固定连接的滑台;所述同步带与滑台固定连
接,同步带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配合,所述滑台设置在固定基座上并在同步带的带动下沿滑台左右滑动。
[0010]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滑台在固定基座上左右滑动,从而带动刮板刮去盖板上方多余的营养土,保证了育苗袋中营养土装填均匀,同时保证了后期种苗生长均匀。
[0011]优选的,所述营养土提升机包括料斗、提升结构以及卸料槽;所述料斗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下方。通过将料斗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下方,刮板刮下的营养土可进入料斗内被重新利用。提升结构下端设置在料斗内,上端与卸料槽连接,从而将料斗内的营养土运送至卸料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填单元、浇灌单元、冲穴单元以及用于育苗袋(18)转运的转运框(17);所述装填单元包括第一传送装置、营养土提升机、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侧面的均匀布置营养土的布土结构、第一导轨(1)以及第一接近开关(2);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两条侧板(3)以及设置在两条侧板(3)之间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导轨(1)沿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设置;所述布土结构设置在侧板(3)上,包括升降结构、刮土结构以及与转运框(17)配合的盖板(7)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侧板(3)上的竖向导轨(4)、竖向设置在侧板(3)上的电动推杆(5)以及设置在电动推杆(5)顶部的固定基座(6),所述固定基座(6)套设在竖向导轨(4)上并沿竖向导轨(4)上下滑动;所述盖板(7)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并固定在固定基座(6)上的盖板(7)以及设置在盖板(7)上的导流板(8),所述盖板(7)上设置若干漏斗状过土孔(9)并与转运框(17)的育苗孔相互吻合,所述导流板(8)设置在若干过土孔(9)之间以导流营养土分别进入育苗孔内;所述刮土结构包括水平滑动刮去盖板(7)上多余营养土的刮板(10)和设置在固定基座(6)上带动刮板(10)水平运动的水平导轨模组;所述营养土提升机的卸料口正对盖板(7),所述盖板(7)设置在第一导轨(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接近开关(2)设置在侧板(3)或第一导轨(1)上以控制转运框(17)静止定位在盖板(7)正下方;所述装填单元与浇灌单元和冲穴单元依次相互衔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轨模组包括设置在固定基座(6)一端的步进电机(11)、与步进电机(11)相互配合的同步带(12)以及设置在同步带(12)上与刮板(10)固定连接的滑台(13);所述同步带(12)与滑台(13)固定连接,同步带(12)与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相配合,所述滑台(13)设置在固定基座(6)上并在同步带(12)的带动下沿滑台(13)左右滑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土提升机包括料斗(14)、提升结构(15)以及卸料槽(16);所述料斗(14)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下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框(17)上均匀设置有两排育苗孔,所述盖板(7)上设置有两排与育苗孔配合的过土孔(9),所述导流板(8)设置在两排过土孔(9)中间并呈三角形状,所述营养土提升机的卸料口与三角形导流板(8)顶部正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育苗袋装填与移栽穴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单元包括第二传送装置、第二导轨(19)、第二接近开关(20)、进水结构以及浇灌结构;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两条侧板(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强何林张福凯蒋杰李家操郑永强易时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