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面套包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加工
,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扶手面套包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中央扶手也叫汽车扶手,起初是为了给乘客提供肘部的支撑,后面发展为车内储物盒,包括扶手面板,可以方便进行交谈、办公,看文件资料等,中央扶手有前扶手和后扶手两种,前扶手设置在前排座椅中间,前部过道上面的扶手,为前排驾乘人员提供肘部支撑,而后扶手则设置在后座中央扶手位于后排座椅中间,多为可收放式,可以为后排乘客提供肘部空间。如果不需要扶手则可以收起来,不会影响到车内的空间感,有的车型在后座的中央扶手上也配有杯架或储物盒,而有些豪华车的后座中央扶手上还集成了人机交互系统,可以操作后排影音系统;
[0003]现有
内,扶手面套的包覆因所选用的材料不同,所使用的工艺也存在不同,市面上现有的高端豪车采用真皮进行包覆,由于真皮原材料的成本较高,为保证包覆效果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全程手工进行作业,导致该工序加工效率较低,进而影响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扶手面套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外壳(1);控制模块(2),设置在所述安装外壳(1)的前侧顶端;底部平台(3),设置在所述安装外壳(1)的前侧底端;工件固定机构(4),内嵌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4)的内侧;三轴移动模块(8),安装在所述底部平台(3)的顶端且位于工件固定机构(4)的后侧,所述三轴移动模块(8)和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热风机(9),设置在所述三轴移动模块(8)的移动端,所述热风机(9)和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面套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固定机构(4)包括:工件固定机构外壳(41),内嵌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4)的顶端中部开口处;三轴移动平台(42),设置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外壳(41)的内腔中部,所述三轴移动平台(42)和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旋转模块(43),固定安装在所述三轴移动平台(42)的移动端,所述旋转模块(43)和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铁(44),设置在所述旋转模块(43)的转动端,所述第一电磁铁(44)和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导轨板(45),设置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外壳(41)的内腔上方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组件(5)分别间隙设置在导轨板(45)的内腔;翻转夹持组件(6),所述翻转夹持组件(6)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翻转夹持组件(6)分别间隙设置在工件固定机构外壳(41)的顶端;固定夹持组件(7),所述固定夹持组件(7)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夹持组件(7)分别间隙设置在工件固定机构外壳(41)的顶端且与若干个翻转夹持组件(6)错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面套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板(45)的内部滑槽呈蛇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面套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筒体外壳(51),沿上下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块(52)的下方;限位滑块(52),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壳(51)的顶端,所述限位滑块(52)的外侧与导轨板(45)的内腔适配插接;第一磁吸片(53),内嵌在所述筒体外壳(51)的底端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磁吸片(53)能够与第一电磁铁(44)的顶部磁性相吸;通孔槽(54),所述通孔槽(5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通孔槽(54)间隔一百二十度开设在筒体外壳(51)的侧壁;第二电磁铁(55),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块(52)的顶部,所述第二电磁铁(55)和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扶手面套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
(5)还包括:固定座(56),所述固定座(5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固定座(56)间隔一百二十度设置在筒体外壳(51)的内腔且位于三个通孔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融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