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和至少一个电接触区域的多层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23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多层膜(1),其包括以所示顺序以面形式彼此叠置的下列部件:a)第一载体膜(5),b)第一平面电极(3),c)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活性层或层序列(2),d)第二平面电极(4)和e)第二载体膜(6),其中在至少一个接触区域(B)中去除第一载体膜(5)、第一平面电极(3)和活性层或层序列(2),以使得第二平面电极(4)暴露,其中接触区域(B)被设计为具有逐渐变尖的端部的条带形式。具有逐渐变尖的端部的条带形式。具有逐渐变尖的端部的条带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和至少一个电接触区域的多层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多层膜、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其的复合玻璃板。
[0002]具有可电切换光学性能的装配玻璃是已知的。这种装配玻璃包含功能元件,其通常在两个平面电极之间包含活性层或层序列。活性层的光学性能可以通过向平面电极施加电压来改变。对此的实例是电致变色功能元件,其例如从US 20120026573 A1、WO 2010147494 A1、EP 1862849 A1和WO 2012007334 A1已知。另一个实例是PDLC功能元件(聚合物分散液晶),其例如从DE 102008026339 A1已知。另一个实例是SPD功能元件(悬浮颗粒装置),其例如从EP 0876608 B1和WO 2011033313 A1已知。电控的光学性能特别是光透射(如在电致变色或 SPD功能元件的情况下)或光散射(如在 PDLC 装置的情况下)。具有这种功能元件的装配玻璃可以适宜地通过电方式变暗或配备有高的光散射。
[0003]可电切换功能元件通常以多层膜的形式提供。在此,实际的功能元件布置在两个聚合物载体膜之间。这种多层膜能够简化可电切换装配玻璃的制造。通常,使用传统方法将多层膜层压在两个玻璃质玻璃板之间,其中产生具有可电切换光学性能的复合玻璃板。特别地,多层膜可以商购,以使得装配玻璃制造商本身不必特意生产可切换功能元件。
[0004]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装配玻璃可以用作例如运载工具玻璃板,其光透射行为此时可以电控。例如,它们可以用作顶玻璃板,以减少太阳辐射或减少干扰性的反射。这种顶玻璃板例如从DE 10043141 A1和EP 3456913 A1中已知。还提出了挡风玻璃板,其中通过可切换的功能元件实现可电控的遮阳板,以代替机动车中传统的可机械翻折的遮阳板。具有可电控遮阳板的挡风玻璃板例如从DE 102013001334 A1、DE 102005049081 B3、DE 102005007427 A1和DE 102007027296 A1中已知。
[0005]载体膜通常配备有面对活性层或层序列的导电涂层,其充当平面电极。这些平面电极必须被电接触以便将它们与电压源连接。为此,通常去除每个载体膜的至少一个区域连同与其粘附的平面电极和位于其下方的活性层(序列),以使另一载体膜上的平面电极暴露,由此提供接触区域。然后可以在该接触区域上铺设汇流排,该汇流排通常被设计为铜膜的条带并且本身通过电缆与电压源连接。
[0006]为了产生接触区域,在传统方式中在所涉载体膜中产生切口,以将要去除的区域与周围区域分开。所述区域通常基本上具有汇流排的形状(有时具有稍大的尺寸),即被设计为矩形形状的条带形式。以这种方式被分开的区域然后被剥去。在此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剥去过程中的机械应力,在多层膜的周围区域中出现脱层效应。由此,多层膜的美学外观和电功能都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产生这种接触区域的改进的方法和相应加工的多层膜。该方法应该容易且温和地实施,从而尤其可以避免围绕接触区域的多层膜区域中的脱层。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多层膜实现,该多层膜至少包括以所示顺序以面形式彼此叠置的下列部件:a) 第一载体膜,b) 第一平面电极,
c) 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活性层或层序列,d) 第二平面电极和e) 第二载体膜。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多层膜的至少一个被称为接触区域的区域中去除第一载体膜、第一平面电极和活性层或层序列,以使得第二平面电极暴露。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接触区域被设计为具有逐渐变尖的端部的条带形式。
[0010]多层膜的所述接触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含义内更准确地被称为第二平面电极的接触区域。它用于与第二平面电极进行电接触,以便将其与外部电压源连接。第一载体膜、第一平面电极和活性层(序列)在那里被完全去除。因此使第二平面电极暴露,即不再嵌入在多层膜的内部,而是可以自由触及。更准确地说,第二平面电极的背对第二载体膜的表面在接触区域中是可自由触及的,更确切地说是经由通过去除第一载体膜、第一平面电极和活性层(序列)产生的开口。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通过制造具有可电切换光学性能的多层膜的方法来实现。在此,首先提供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多层膜(方法步骤A),该多层膜至少包括以所示顺序以面形式彼此叠置的下列部件:a) 第一载体膜,b) 第一平面电极,c) 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活性层或层序列,d) 第二平面电极和e) 第二载体膜。
[0012]然后通过切口将第一载体膜的至少一个区域与第一载体膜的周围区域分开(方法步骤B),其中切口围绕具有逐渐变尖的端部的条带形式的接触区域。然后从该端部开始将第一载体膜的所述区域连同与其粘附的第一平面电极区域一起剥去(方法步骤C)。然后对第二平面电极清除可能残留的活性层或层序列。
[0013]所述多层膜和所述方法在下面一起介绍,其中解释和优选实施方案同样涉及所述多层膜和所述方法。如果描述了关于该方法的优选特征,则意味着也优选相应地设计所述多层膜。相反,如果描述了关于该多层膜的优选特征,则意味着也优选相应地实施该方法。
[0014]专利技术人惊奇地发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区域的形状,即其中在去除第一载体膜、第一平面电极和活性层(序列)之后使第二平面电极暴露的那个区域的形状产生明显改进的结果。具有第一平面电极的第一载体膜可以容易地被剥去,而不会在周围区域中发生脱层,即多层膜的各层的分离。相反,在接触区域的其它形状的情况下,例如传统的矩形或椭圆形形状的情况下,脱层效应的程度明显更大,特别是当该接触区域不在边缘区域中与多层膜的侧边缘邻接,而是与它隔开一定距离或甚至位于多层膜的中心区域中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剥去第一载体膜时的高机械负荷,脱层效应特别可能发生。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膜,因此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或至少明显简化了其实现。这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大优点。
[0015]所述多层膜为层堆叠体,其中该层堆叠中的层至少包括第一载体膜、第一平面电极、活性层或活性层序列、第二平面电极和第二载体膜,它们以所示顺序以面形式彼此叠置。层堆叠体的层例如通过胶粘或层压彼此持久稳定地接合。因此,多层膜以预层压多层膜的形式提供,即载体膜、平面电极和活性层或层序列已接合以形成多层膜,然后通过去除第
一载体膜的区域以及第一平面电极和活性层(序列)的相关区域而产生接触区域。这种类型的多层膜通常是可商购的并且可以例如通过玻璃制造商购得、切割成所需尺寸并根据本专利技术进行加工。然而,也可以在加工之前本身制造多层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接触区域,即第二平面电极的暴露区域或第一载体膜、第一平面电极和活性层(序列)的被去除区域在俯视图中被设计为具有逐渐变尖的端部的条带形式。条带在此应理解为细长形状,其长度大于其宽度,尤其是宽度的至少两倍,优选至少三倍,特别优选至少五倍。
[0017]所述接触区域由轮廓线或边界线界定。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方法步骤B)中在第一载体膜中产生的切口沿着该边界线延伸。所述切口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多层膜(1),其包括以所示顺序以面形式彼此叠置的下列部件:a) 第一载体膜(5),b) 第一平面电极(3),c) 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活性层或层序列(2),d) 第二平面电极(4)和e) 第二载体膜(6),其中在至少一个接触区域(B)中去除第一载体膜(5)、第一平面电极(3)和活性层或层序列(2),以使得第二平面电极(4)暴露,其中接触区域(B)被设计为具有逐渐变尖的端部的条带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1),其中所述接触区域(B)被设计为细长六边形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1),其中所述接触区域(B)被设计为梯形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1),其中所述逐渐变尖的端部由所述接触区域(B)的边界线的两个触碰段界定,所述触碰段围成小于90
°
,优选50
°
至90
°
的角度(α)。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1),其中所述逐渐变尖的端部由所述接触区域(B)的边界线的两个触碰段界定,其中在所述段中的每一个的延长部中,将切口(S')至少引入到第一载体膜(5)中,该切口的长度优选为至少1m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1),其中在所述接触区域(B)中,汇流排(7.2)布置在第二平面电极(4)上,所述汇流排优选被设计为导电膜的条带。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1),其中在至少一个另外的接触区域(B')中去除第二载体膜(6)、第二平面电极(4)和活性层(2)或层序列(2'),从而使第一平面电极(3)暴露,其中所述另外的区域(B')也被设计为具有逐渐变尖的端部的条带形式。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1),其为具有电致变色活性层序列(2)的电致变色多层膜,所述电致变色活性层序列包括以所示顺序以面形式彼此叠置的下列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