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122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包括墙体、顶板和太阳能板,墙体内部设置有远程传输模块、光感仪和照明调节模块,顶板下方设置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端安装云台,云台上设置有摇臂和步进电机;摇臂一端设置有聚光罩和限位环,摇臂外壁设置有与限位环固定连接的步进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远程传输模块实现对于智能建筑的远程控制,安装有光感仪,可以根据光照强度对照明调节模块进行调节,避免由于光照较强引起的视疲劳,适用于现代化生活的需求,且通过多自由度的照明调节模块的设置,具备完善的调节自由度,且安装凸透镜和步进气缸,实现对于光源的聚焦衍射调节,实现对于光照强度的提升与降低,适用于更多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建筑照明
,特别是涉及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化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0003]目前的智能化建筑照明系统,一般仅具备自主启闭功能,无法对照明光源的朝向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节,且其改变光照强度通过若干不同颜色、不同光照强度、功率的光源实现,如针对于单一暖色光源的强度调整,则需要使用若干不同输出的光源,制造成本较高,且维护较为困难,发生故障大多解决方法为更换原光源,因此亟需一种具备调节功能的、应用于智能化建筑的感知照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包括墙体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墙体上部,所述顶板上方嵌入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墙体内部设置有远程传输模块、光感仪和照明调节模块,所述远程传输模块安装于所述墙体下方,所述远程传输模块输出端连接有远程传输探头;
[0007]所述照明调节模块包括调节机构与照明机构;
[0008]所述调节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云台,所述云台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转动设置有摇臂,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与所述摇臂传动;
[0009]所述摇臂远离所述步进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聚光罩和限位环,所述聚光罩与所述限位环通过限位杆滑动设置,所述摇臂外壁设置有步进气缸,所述步进气缸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与所述限位环固定连接;
[0010]所述照明机构包括:
[0011]光源,安装于所述摇臂端面且位于所述聚光罩的内侧;
[0012]凸透镜,固定安装于所述限位环内壁,所述光源与所述凸透镜同轴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光感仪嵌入安装于所述顶板下表面。
[0014]优选的:所述远程传输模块采用4g/5g传输模块,所述远程传输探头采用4g/5g传输探头。
[0015]如此设置,便于工作人员通过终端设备实现对于所述远程传输模块的控制。
[0016]优选的:所述顶板下部嵌入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远程传输模块的矩形盲槽。
[0017]如此设置,便于完成对于所述远程传输模块的安装。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水平方向上垂直设置。
[0019]如此设置,便于完成所述步进电机带动所述摇臂的往复周向摆动位移。
[0020]优选的:所述伸缩柱与所述限位环通过连接梁固定,所述连接梁采用“L”型梁。
[0021]如此设置,实现对于所述步进气缸的输出传动。
[0022]优选的:所述聚光罩内壁涂装有反光涂料,所述墙体内壁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光源、所述太阳能板、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步进电机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0023]如此设置,节能环保,且降低对于市电的能耗需求以及供电压力。
[0024]优选的:所述聚光罩外壁和所述限位环外壁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相匹配的连接耳。
[0025]如此设置,便于实现对于所述聚光罩与所述限位环的轴向往复限位。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采用远程传输模块实现对于智能建筑的远程控制,且安装有光感仪,可以根据光照强度对照明调节模块进行调节,避免由于光照较强引起的视疲劳,适用于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应用太阳能板实现节能,降低对市电的能耗需求和供电压力,且通过多自由度的照明调节模块的设置,具备完善的调节自由度,且安装凸透镜和步进气缸,实现对于光源的远程调节,即聚焦与衍射,实现对于光照强度的提升与降低,适用于更多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本技术所述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包括的照明调节机构的第一结构视图;
[0030]图2是本技术所述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包括的照明调节机构的第二结构视图;
[0031]图3是本技术所述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包括的照明调节机构的侧视图;
[0032]图4是本技术所述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包括的照明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0033]图5是应用本技术所述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的建筑墙体的第一结构视图;
[0034]图6是应用本技术所述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的建筑墙体的第二结构视图;
[0035]图7是应用本技术所述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的建筑墙体的第三结构视图;
[0036]图8是应用本技术所述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的建筑墙体的仰视图;
[0037]图9是上述图8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9]1、墙体;101、太阳能板;102、蓄电池;2、矩形盲槽;201、远程传输模块;202、远程传输探头;203、光感仪;3、伺服电机;301、云台;301

1、第一安装槽;301

2、第二安装槽;302、步进电机;303、摇臂;303

1、聚光罩;303

2、限位环;303

3、限位杆;304、步进气缸;304

1、伸缩柱;304

2、连接梁;305、光源;306、凸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1]在本技术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包括墙体(1)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墙体(1)上部,所述顶板上方嵌入设置有太阳能板(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内部设置有远程传输模块(201)、光感仪(203)和照明调节模块,所述远程传输模块(201)安装于所述墙体(1)下方,所述远程传输模块(201)输出端连接有远程传输探头(202);所述照明调节模块包括调节机构与照明机构;所述调节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的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输出端安装有云台(301),所述云台(30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01

1)和第二安装槽(301

2),所述第一安装槽(301

1)内转动设置有摇臂(303),所述第二安装槽(301

2)内设置有步进电机(302),所述步进电机(302)输出端与所述摇臂(303)传动;所述摇臂(303)远离所述步进电机(302)的一端设置有聚光罩(303

1)和限位环(303

2),所述聚光罩(303

1)与所述限位环(303

2)通过限位杆(303

3)滑动设置,所述摇臂(303)外壁设置有步进气缸(304),所述步进气缸(304)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柱(304

1),所述伸缩柱(304

1)与所述限位环(303

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建筑感知调节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机构包括:光源(305),安装于所述摇臂(303)端面且位于所述聚光罩(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丰王磊彭学彦孙盼盼王志鹏刘日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