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式中药煎煮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03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煎药壶技术领域的分隔式中药煎煮壶,包括壶体和隔层,壶体的内部为用于蓄水内腔,壶体的侧壁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蓄水内腔之间进行导通连接,蓄水内腔的侧壁设有向内凸起的限位环,限位环为中空结构,限位环位于出水孔所在平面的上方,隔层内部为中空的药物腔室,隔层顶端面与底端面均开设有漏孔,隔层设置于蓄水内腔的内部,且隔层的底部的边缘与限位环的顶部进行抵接,有效防止了药物沉落壶底,发生药物糊底,粘附在蓄水内腔的底部,药渣停留在隔层的内部,防止药渣壶堵塞出水孔与壶嘴的连接处。出水孔与壶嘴的连接处。出水孔与壶嘴的连接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隔式中药煎煮壶


[0001]本技术涉及煎药壶
,具体为分隔式中药煎煮壶。

技术介绍

[0002]中药煎煮壶及配套中药茶盒是在继承中药合煎共煮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工艺开发出符合中药传统煎煮理论的新型煎煮器具,能够实现药物合煎共煮,并具有方便、节能、省时快捷等优点;较好的保持了中药汤剂合煎共煮的特色,符合传统中药汤剂的煎煮制备要求。
[0003]现有的中药煎煮通常在出水孔与壶嘴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过滤的通孔或者过滤网,起到将药渣与茶汤进行分离的作用,而在中药煎煮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煎煮过长,导致水干的情况,同时一部分的中药会在煎煮的过程中沉落壶底,导致药物糊底,粘附在蓄水内腔的底部,另外一部分的中药会在煎煮的过程中沉落壶底,在倒出茶汤时,一部分的药渣壶堵塞出水孔与壶嘴连接处的通孔或者过滤网,使得茶汤倒出不顺畅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现状,迫切需要开发分隔式中药煎煮壶,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分隔式中药煎煮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壶体的内部为用于蓄水内腔,壶体的侧壁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蓄水内腔之间进行导通连接,蓄水内腔的侧壁设有向内凸起的限位环,限位环为中空结构,限位环位于出水孔所在平面的上方;隔层内部为中空的药物腔室,隔层顶端面与底端面均开设有漏孔,隔层设置于蓄水内腔的内部,且隔层的底部的边缘与限位环的顶部进行抵接,药物腔室通过漏孔与蓄水内腔之间进行导通。
[0007]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隔层的顶部为可拆卸的盖体,隔层的底部为底座,底座的中部为向下凹陷的药物放置槽,盖体可拆卸地罩盖在底座的顶部,使药物放置槽形成药物腔室;
[0008]通过可拆卸的盖体罩盖在底座的顶部,将盖体与底座中部的药物放置槽形成用于放置药物的药物腔室,待煎煮的药物通过放置在药物放置槽内,再将盖体连接在底座的底部,使得待煎煮的药物可放置在隔层内部的药物腔室内,且与蓄水内腔的底部进行分隔,防止药物糊底,粘附在蓄水内腔的底部。
[0009]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底座的开口处外侧为螺纹接口,盖体的边缘为向下凸起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内壁开设有与螺纹接口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部通过内螺纹与螺纹接口进行间隙配合,使盖体与底座进行螺接固定;
[0010]通过底座的开口处设有螺纹接口,令盖体与底座之间进行螺接固定,连接部通过内螺纹与螺纹接口进行间隙配合,提高了盖体与底座连接稳定性,防止盖体与底座在煎煮药物时发生分离,提高了药物放置在药物腔室的稳定性,防止药物糊底,粘附在蓄水内腔的
底部。
[0011]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隔层还包括过滤网体,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环槽,安装环槽的内部设有吸附磁体,过滤网体通过与吸附磁体进行磁力吸附,过滤网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底端面;
[0012]通过底座的底部设有的吸附磁体对过滤网体进行磁力吸附,使过滤网体罩盖在底座漏孔的下方,防止小颗粒的药物通过漏孔落入蓄水内腔的内部,防止药物糊底,粘附在蓄水内腔的底部。
[0013]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壶体的侧壁设有壶嘴,壶嘴的两端均设有开口,壶嘴的一端焊接在出水孔处,壶嘴的另一端向上进行延伸。
[0014]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壶体的顶部设有把手,把手的两端与壶体的表面进行活动连接。
[0015]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壶体与连接处把手设有焊接片,焊接片的顶部为用于与把手端部进行连接的连接凸起,焊接片的底部与壶体的表面进行焊接固定,把手的端部通过销钉与连接凸起进行可转动地连接。
[0016]上述说明中,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壶体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壶盖,壶盖的顶部设有隔热提手。
[0017]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申请的分隔式中药煎煮壶在蓄水内腔的侧壁设有向内凸起的限位环,同时将用于放置药物的隔层设置于蓄水内腔的内部,使的药物通过隔层与蓄水内腔的底部形成分隔的状态,有效防止了药物沉落壶底,发生药物糊底,粘附在蓄水内腔的底部,同时限位环位于出水孔所在平面的上方,且隔层的底部的边缘与限位环的顶部进行抵接,在,使得倒出茶汤时,药渣停留在隔层的内部,防止药渣壶堵塞出水孔与壶嘴的连接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述分隔式中药煎煮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所述分隔式中药煎煮壶中隔层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所述分隔式中药煎煮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壶体,101

蓄水内腔,102

出水孔,103

限位环,2

壶嘴,3

焊接片,301

连接凸起,302

销钉,4

把手,5

壶盖,6

隔热提手,7

隔层,701

底座,702

盖体,703

漏孔,704

螺纹接口,705

内螺纹,706

连接部,707

药物腔室,708

吸附磁体,709

过滤网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请参阅图1

4,其具体实施的壶体1的内部为用于蓄水内腔101,壶体1的侧壁开设有出水孔102,壶体1的侧壁设有壶嘴2,壶嘴2的两端均设有开口,壶嘴2的一端焊接在出水孔102处,壶嘴2的另一端向上进行延伸,壶体1的顶部设有把手4,把手4的两端与壶体1的表
面进行活动连接,壶体1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壶盖5,壶盖5的顶部设有隔热提手6。
[0026]如图1所示,壶体1与连接处把手4设有焊接片3,焊接片3的顶部为用于与把手4端部进行连接的连接凸起301,焊接片3的底部与壶体1的表面进行焊接固定,把手4的端部通过销钉302与连接凸起301进行可转动地连接。
[0027]如图3所示,出水孔102与蓄水内腔101之间进行导通连接,蓄水内腔101的侧壁设有向内凸起的限位环103,限位环103为中空结构,限位环103位于出水孔102所在平面的上方;隔层7内部为中空的药物腔室707,隔层7顶端面与底端面均开设有漏孔703,隔层7设置于蓄水内腔101的内部,且隔层7的底部的边缘与限位环103的顶部进行抵接,药物腔室707通过漏孔70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隔式中药煎煮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和隔层;所述壶体的内部为用于蓄水内腔,壶体的侧壁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蓄水内腔之间进行导通连接,蓄水内腔的侧壁设有向内凸起的限位环,限位环为中空结构,限位环位于出水孔所在平面的上方;隔层内部为中空的药物腔室,隔层顶端面与底端面均开设有漏孔,隔层设置于蓄水内腔的内部,且隔层的底部的边缘与限位环的顶部进行抵接,药物腔室通过漏孔与蓄水内腔之间进行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中药煎煮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的顶部为可拆卸的盖体,隔层的底部为底座,底座的中部为向下凹陷的药物放置槽,盖体可拆卸地罩盖在底座的顶部,使药物放置槽形成药物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隔式中药煎煮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开口处外侧为螺纹接口,盖体的边缘为向下凸起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内壁开设有与螺纹接口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部通过内螺纹与螺纹接口进行间隙配合,使盖体与底座进行螺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

3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隔式中药煎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俊芳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