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913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方设有支撑台,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固定台上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固定在底座的顶面与固定台的底面,底部所述固定架顶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面固定有第一铰接架。该建筑支撑结构,设有升降机构,通过双轴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并通过铰接杆可推动固定台上升或拉动固定台下降,从而实现高度调节的目的,同时通过伸缩杆和辅助弹簧的作用可提高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助弹簧的作用可提高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助弹簧的作用可提高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建筑在满足遮风挡雨这些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加入了实用性,观赏性的要求建设,现代的建筑风格也是多变,房屋建筑是人们安身之所,对于我国人民来说,对于房屋我国人民有着不能割舍的情感。
[0003]例如中国专利(公共号:CN 214615049 U)中公开了一种支撑建筑钢结构,通过设置拆分式的连接件,不仅增加了连接的结构灵活性,还便于人员进行连接件的运输,从而增加了支撑建筑钢结构的多样性;通过设置定位管,可以减少连接杆在安装杆周向上晃动的可能性,增加了连接杆与安装杆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块,可以减少连接环从安装杆顶部掉落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了支撑件与安装杆连接的稳定性。
[0004]但是上述支撑结构形式单一,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多样,上述支撑机构不便于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快速调整,且建筑施工现场的建筑结构大多质量较大,当需要对其进行高度调整时上述支撑结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搬动,工作效率低且人工成本大,不便于使用。
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固定台(2),所述固定台(2)的上方设有支撑台(3),所述底座(1)上设有升降机构(4)所述固定台(2)上设有旋转机构(5),所述支撑台(3)上设有固定机构(6);此外,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两个固定架(401),两个所述固定架(401)分别固定在底座(1)的顶面与固定台(2)的底面,底部所述固定架(401)顶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402),所述双轴电机(402)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403),所述螺纹杆(4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404),所述活动块(404)的顶面固定有第一铰接架(405),所述升降机构(4)还包括固定在底座(1)顶面左右两侧的伸缩杆(406),所述伸缩杆(406)的外表面活动套装有辅助弹簧(407),顶部所述固定架(401)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有导向杆(408),所述导向杆(408)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409),所述移动块(409)的底面固定有第二铰接架(410),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架(405)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架(410)之间交叉铰接有铰接杆(4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06)的顶端固定在固定台(2)的底面,所述辅助弹簧(407)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底座(1)的顶面与固定台(2)的底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404)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403)贯穿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403)远离双轴电机(40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底部所述固定架(40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409)的侧面开设有滑孔,所述导向杆(408)贯穿两个滑孔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铰接杆(411)的中间位置呈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01),所述驱动电机(501)固定安装在固定台(2)顶面的右侧,所述驱动电机(501)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齿轮(502),所述旋转机构(5)还包括固定在固定台(2)顶面中心处的转动杆(503),所述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郭婺张道明吕春王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