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67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刀齿、耙齿、齿架、吊索连接件、矩形行架、固定单元、液压控制器、整平件、纵梁以及钢架,所述前端刀齿和纵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和矩形行架连接,所述矩形行架和多个齿架连接,所述齿架和多个耙齿连接,所述矩形行架左右两侧分别和固定单元连接,所述矩形行架中部和吊索连接件连接,所述纵梁另一侧和多个钢架连接,所述每个钢架分别和整平件连接,所述整平件和液压控制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改善了传统耙平器的形式,同通过切耙滚三种形式共同作用,更加适应实际疏浚扫浅工作。加适应实际疏浚扫浅工作。加适应实际疏浚扫浅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耙平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航道工程收尾扫浅时,由于浅点分布较散,挖泥船扫浅效率大幅度下降,且发生成本较大,扫浅效果并不理想。尤其目前航道施工以加深、拓宽为主,大多航道工程均属在运营航道的基础上作业,受运营船舶进出港影响,采用抓斗船定点清除浅点已不可行。所以,耙平器的应用至关重要。
[0003]耙平器又名水下整平器,为高强度钢质桁架结构,耙底安装钢制铲板及刮板或耙齿,通过钢缆悬挂在自航船船尾。其作用是对水下泥面进行整平扫平,将高低不平的泥面通过铲高填低修整为较为平整的泥面。
[0004]现阶段的链式耙平器为柔性结构,是疏浚工程中较早使用类型,一般由数节防风链组成,依靠其自重沉于水底,由自航船拖动两端前行,经过区域若出现浅点时对浅点产生切削力,从而扫除浅点,链式耙平器因其柔性结构,在接触障碍物后易产生滑动,在施工中切削力较小,效果有限。
[0005]现阶段的板式耙平器为钢制桁架刚性结构,其主体为钢制桁架,耙平器前端及尾端焊接安装钢制刮板或铲板,在实际施工中,板式耙平器虽投影宽度较大,但在土质较硬时或整平扫浅后期容易出现滑耙、溜耙现象,耙平器接触浅点浅区后出现扭转,切削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刀齿、耙齿、齿架、吊索连接件、矩形行架、固定单元、液压控制器、整平件、纵梁以及钢架,所述前端刀齿和纵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和矩形行架连接,所述矩形行架和多个齿架连接,所述齿架和多个耙齿连接,所述矩形行架左右两侧分别和固定单元连接,所述矩形行架中部和吊索连接件连接,所述纵梁另一侧和多个钢架连接,所述每个钢架分别和整平件连接,所述整平件和液压控制器连接。
[0008]所述前端刀齿包括横向轨道、纵向轨道以及切削壁,所述横向轨道顶部和纵梁连接,所述横向轨道底部和多个纵向轨道连接,所述纵向轨道和切削壁连接,所述切削壁边缘设置切削刃。
[0009]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件以及三角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三角固定件对向设置。
[0010]所述整平件为尾部螺旋滚齿,所述尾部螺旋滚齿包括前滚齿、后滚齿以及角度调节器,所述前滚齿与后滚齿之间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所述前滚齿以及后滚齿表面均设置半圆开口,所述半圆开口成螺旋形排列。
[0011]所述整平件为刮板。
[0012]所述钢架为T型。
[0013]所述耙齿相邻两行交错排列。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其中耙平器各部分组件可以组合,根据不同的工况更换不同的部件;并且可以通过提前研究施工土质,来更换更适合的切削刃,防止因切削刃不合适产生切削力较小,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前滚齿以及后滚齿之间通过角度调节器来调节滚齿之间的角度和距离,滚齿是螺旋线设置并在螺旋线上设置半圆开口,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于土壤的接触,更好的整平;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尾部螺旋滚齿更换为刮板使用,增大适用范围;相互交叉式的耙齿,其数量和排列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工况控制;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改善了传统耙平器的形式,同通过切耙滚三种形式共同作用,更加适应实际疏浚扫浅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流通过本泄水口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使用原理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

前端刀齿;1

1横向轨道;1

2纵向轨道;1

3切削刃;1
‑4‑
切削壁;2

耙齿;3

齿架;4

吊索连接件;5

矩形行架;6

固定单元;6

1固定件,6

2三角固定件;7

液压控制器;8

尾部螺旋滚齿;8

1前滚齿,8

2后滚齿;9

纵梁;10

A字架;11

绞车;12

拖索;13

吊索;14

钢架;15

角度调节器;16

半圆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刀齿1、耙齿2、齿架3、吊索连接件4、矩形行架5、固定单元6、液压控制器7、整平件、纵梁9以及钢架14,前端刀齿1和纵梁9一侧固定连接,纵梁9底部和矩形行架5连接,矩形行架5和多个齿架3连接,齿架3和多个耙齿2连接,矩形行架5左右两侧分别和固定单元6连接,矩形行架5中部和吊索连接件4连接,纵梁9另一侧和多个钢架14连接,每个钢架14分别和整平件连接,整平件和液压控制器7连接。
[0024]前端刀齿1包括横向轨道1

1、纵向轨道1

2以及切削壁1

4,横向轨道1

1顶部和纵梁9连接,横向轨道1

1底部和多个纵向轨道1

2连接,纵向轨道1

2和切削壁1

4连接,切削壁1

4边缘设置切削刃1

3。
[0025]固定单元6包括固定件6

1以及三角固定件6

2,固定件6

1与三角固定件6

2对向设置。
[0026]整平件为尾部螺旋滚齿8,尾部螺旋滚齿8包括前滚齿8

1、后滚齿8

2以及角度调节器15,前滚齿8

1与后滚齿8

2之间通过角度调节器15连接,前滚齿8

1以及后滚齿8

2表
面均设置半圆开口16,半圆开口16成螺旋形排列。
[0027]整平件为刮板。
[0028]钢架14为T型。
[0029]耙齿2相邻两行交错排列。
[0030]实施例2
[003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
[0032]当整平件为尾部螺旋滚齿8时,耙平器由吊索13相连通过自身重力使耙平器与航道底床紧密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刀齿、耙齿、齿架、吊索连接件、矩形行架、固定单元、液压控制器、整平件、纵梁以及钢架,所述前端刀齿和纵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和矩形行架连接,所述矩形行架和多个齿架连接,所述齿架和多个耙齿连接,所述矩形行架左右两侧分别和固定单元连接,所述矩形行架中部和吊索连接件连接,所述纵梁另一侧和多个钢架连接,所述每个钢架分别和整平件连接,所述整平件和液压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式水下耙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刀齿包括横向轨道、纵向轨道以及切削壁,所述横向轨道顶部和纵梁连接,所述横向轨道底部和多个纵向轨道连接,所述纵向轨道和切削壁连接,所述切削壁边缘设置切削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德宇时广志张其一周禹赵建豪杨兵潘毅卜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