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隔热组件、投影模组及投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66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温隔热组件、投影模组及投影仪,降温隔热组件包括置于LCD芯片之前的增亮片,增亮片上具有红外滤波镀膜。投影模组包括楔形光管,楔形光管的小端安装有LED光源;楔形光管的大端具有在远离楔形光管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前菲涅尔透镜、上述的降温隔热组件、LCD芯片以及后菲涅尔透镜。投影仪包括机壳,机壳内安装有上述的投影模组,还安装有投影镜头、反射镜以及PCB板;投影模组产生的光线经由反射镜反射至投影镜头,并由投影镜头投射至机壳之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LED光源和LCD芯片之间的增亮片上增加红外滤波镀膜的方式来进一步下降LCD芯片工作时的温度,随着温度的下降,LCD的透过率得以提升,整机亮度增加,寿命延长。长。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温隔热组件、投影模组及投影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仪
,特别是涉及一种降温隔热组件、投影模组及投影仪。

技术介绍

[0002]投影仪是一种利用光学元件将LCD显示屏放大,并将其投影到荧屏上的光学仪器,由于其能够投影出较大面积的影像,因此投影仪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会议室等场合用于影音娱乐、教学、会议展示。
[0003]在LCD投影仪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LCD芯片进行散热,这是整个设计工作的核心部分。LCD芯片的温度不仅仅影响整机的光通量,也影响着整机的寿命。现有的散热方案基本为风冷的形式,通过风机在系统结构中形成风回路,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给LCD芯片进行散热。而此种方案目前的散热能力有限,优化空间也所剩不多。加之消费者对整机的噪声感知越发敏感和更高的消费追求,使用风机进行散热时,风扇的转速,风量会被限制,显得很被动,LCD芯片一般耐受温度在65℃以下,使用传统风冷散热难以进一步降低LCD温度并保证较高的亮度,因此需要设置更多的降温措施。
[0004]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1493635A提供了一种液晶投影灯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楔形光管8前安装有LED光源2与红外光滤波片9,红外光滤波片9用于将光线的有害成分尽量滤掉,有效降低对高透光液晶板43的损害程度,该方案中,采用了靠近LED光源2的独立的红外光滤波片9过滤红外光,一方面会增加整个投影模组的体积,另一方面,红外光滤波片9反射的红外光会反作用于LED光源2,增加LED光源2的积热,对LED光源2的寿命与亮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额外占用安装空间,能够有效降低LCD芯片的温度的降温隔热组件、投影模组及投影仪。
[0006]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降温隔热组件,其包括置于LCD芯片之前的增亮片,所述增亮片上具有红外滤波镀膜。红外滤波镀膜可有效将红外线反射,避免红外线照射LCD芯片增加LCD芯片的温度,如此LCD芯片能够达到更大的亮度,提升投影质量。
[0007]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滤波镀膜设置在所述增亮片的入光侧,如此,红外滤波镀膜能够将红外光挡在增亮片的入光侧之外,大部分红外线不会通过增亮片并照射在LCD芯片上。
[0008]进一步地,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增亮片的入光侧及出光侧两者中,至少一者上具有棱镜结构;所述红外滤波镀膜镀在具有所述棱镜结构的表面。当增亮片的入光侧及出光侧均具有棱镜结构时,红外滤波镀膜被镀在入光侧;上述结构中,由于红外滤波镀膜被镀在具有棱镜结构的侧面上,因此,红外滤波镀膜沿着棱镜结构起伏,红外线被红外滤波镀膜反射后,会充分散开,不会原路返回对LED光源等部件造成影响。
[0009]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中,阻隔红外线的设施以镀膜形式存在,其不会明显增加投影模组的体积,且镀膜镀在增亮片上,选择的附着位置合理,增亮片附近空间较为开阔,且增亮片
的结构使得镀膜不是平整的,红外线被反射后会散开,如此,能够有效将红外线反射并使红外线发散,不仅减少红外线对LCD芯片的影响,而且可减少红外线对其他部件的影响。
[0010]相比于未增加红外滤波镀膜的情况,同等室温下,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能够使LCD芯片的温度降低4.5℃左右,亮度能够增加8%。
[0011]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滤波镀膜能够阻挡波长高于760nm的光线。
[0012]一种投影模组,其包括楔形光管,所述楔形光管的小端安装有LED光源;所述楔形光管的大端具有在远离所述楔形光管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前菲涅尔透镜、上述的降温隔热组件、LCD芯片以及后菲涅尔透镜。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降温隔热组件与所述前菲涅尔透镜及所述LCD芯片之间分别形成气流通道,分别为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如此,一方面,气流能够通过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以带走LED光源等部件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在LCD芯片附近积聚,导致积热影响LCD芯片的亮度;另一方面,降温隔热组件附近的空间开阔,有利于被阻挡的红外线的反射分散。
[0014]一种投影仪,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安装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模组,还安装有投影镜头、反射镜以及PCB板;所述投影模组产生的光线经由所述反射镜反射至所述投影镜头,并由所述投影镜头投射至所述机壳之外。
[0015]进一步地,所述PCB板安装在所述反射镜的背侧;所述降温隔热组件与所述前菲涅尔透镜及所述LCD芯片之间分别形成有气流通道;
[0016]所述机壳内还安装有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包括分置于所述气流通道两侧的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安装在所述PCB板旁。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分置于机壳的对角位置,如此可在机壳内形成通过各主要发热元件的气流。
[0017]进一步地,所述风冷装置还包括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通过导热结构连接所述LED光源;所述第二风扇排出的气流先经过所述散热鳍片再排出所述机壳。
[0018]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结构包括铜管,所述铜管被压紧板压紧固定在所述LED光源的背侧,此外,铜管与LED光源之间可通过散热硅脂等导热介质弥补间隙,使得LCD芯片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被导到散热鳍片,再被通过散热鳍片的气流带走,实现对LED光源的有效散热。
[0019]第一风扇运转将机壳外侧的空气吸入机壳,吸入机壳的空气依次经过PCB板、气流通道、第二风扇以及散热鳍片。
[00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降温隔热组件、投影模组及投影仪,通过在LED光源和LCD芯片之间的现有增亮片(也即隔热玻璃)上增加红外滤波镀膜的方式来进一步下降LCD芯片工作时的温度,随着温度的下降,LCD的透过率得以提升,整机亮度增加,寿命延长。相比于现有技术,该方案不需要设置单独的滤光片,可以节约空间,红外线经由楔形光管、前菲涅尔透镜等元件后,变得较为散乱,更易被过滤,反射的红外线在增亮片前侧较为开阔的空间进一步分散,不会反作用于LED光源使其积热。可见,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红外滤波措施的设置位置与镀膜形式都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用于投影仪的投影模组的结构图;
[0022]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降温隔热组件的结构图;
[0023]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降温隔热组件的结构图;
[0024]图4为红外滤波镀膜的通过率曲线图;
[0025]图5为投影仪的结构图。
[0026]图中:1

降温隔热组件;11

增亮片;11a

棱镜结构;12

红外滤波镀膜;2

投影模组;21

楔形光管;22

LED光源;23

前菲涅尔透镜;24

LCD芯片;25

后菲涅尔透镜;3

机壳;41

投影镜头;42

反射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隔热组件(1),其包括增亮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片(11)上具有红外滤波镀膜(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隔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滤波镀膜(12)设置在所述增亮片(11)的入光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隔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片(11)的入光侧及出光侧两者中,至少一者上具有棱镜结构(11a);所述红外滤波镀膜(12)镀在具有所述棱镜结构(11a)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隔热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滤波镀膜(12)能够阻挡波长高于760nm的光线。5.一种投影模组(2),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楔形光管(21),所述楔形光管(21)的小端安装有LED光源(22);所述楔形光管(21)的大端具有在远离所述楔形光管(21)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前菲涅尔透镜(23)、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降温隔热组件(1)、LCD芯片(24)以及后菲涅尔透镜(2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模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隔热组件(1)与所述前菲涅尔透镜(23)及所述LCD芯片(24)之间分别形成气流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荣王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拓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