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58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2
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通过在第一锂盐的表面包覆含有第二锂盐的包覆层,不仅能够阻隔电解液对第一锂盐的腐蚀分解,还能够使第二锂盐在第一锂盐颗粒的表面原位形成CEI膜,从而改善膜结构,并避免了电解液中有效成分的分解;此外,第二锂盐同时含有氟和磷元素,使所形成的膜成分尽量与由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形成的膜成分一致,从而降低电解液中活性锂消耗。本申请的正极活性材料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功率性能和循环寿命。池的功率性能和循环寿命。池的功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无记忆效应、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动力装置、储能系统以及各类消费类产品中,尤其广泛应用于纯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这就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快充性能的综合提高有了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使锂离子电池兼具优良功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基体以及位于所述基材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基体包括第一锂盐,所述第一锂盐选自层状结构的LiAO2、Li[Ni
a
Co
b
Mn
c
]O2,以及富锂锰基系xLi2MnO3·
(1

x)LiMn
y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以及位于所述基材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基体包括第一锂盐,所述第一锂盐选自层状结构的LiAO2、Li[Ni
a
Co
b
Mn
c
]O2,以及富锂锰基系xLi2MnO3·
(1

x)LiMn
y
B1‑
y
O2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A为Ni、Co、Mn或Al,所述B选自Ni、Co或Al中一种或两种金属离子,且0.1≤x≤0.9,0.1≤y≤0.9所述0<a<1、0<b<1、0<c<1、a+b+c=1,所述包覆层包括同时含有氟、磷和氧的第二锂盐,所述第二锂盐中的氧含有孤电子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表面有突起的由所述第二锂盐形成的堆积体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总质量计,所述第二锂盐的质量占比为0.1%~20%,可选为1%~10%。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10~100nm,可选为20~60nm。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锂盐选自二氟磷酸锂、二氟双草酸磷酸锂、四氟草酸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由体积平均粒径Dv50在2~8μm的第一粒子和体积平均粒径Dv50在13~22μm的第二粒子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粒子与所述第二粒子的质量比为2.3~9: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粒子包括单晶和多晶两种晶型,且单晶粒子与多晶粒子的质量比为0.1~1:1,可选为0.23~0.67:1。9.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第一锂盐干燥脱水,得到干燥后的第一锂盐;S2:将第二锂盐溶解到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二锂盐有机溶液;S3:将所述干燥后的第一锂盐加入到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翠平韩昌隆任苗苗吴则利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