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背板和键合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背板和键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icro
‑
LED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发光效率、低功耗、高稳定性等优点,成为人们追求新一代显示技术的研究热点。随着技术的发展,Micro
‑
LED芯片的尺寸不断缩小,需要巨量转移到驱动背板上的Micro
‑
LED芯片数量不断增多,巨量转移技术面临的挑战越来越难。
[0003]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关于巨量转移的长期研究中发现,现有的巨量转移工艺中,Micro
‑
LED芯片与驱动基板的对位精度较低,Micro
‑
LED芯片在与驱动基板键合的过程中较易旋转偏位,而且Micro
‑
LED芯片不能从转移头转移至驱动基板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巨量转移过程的转移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背板和键合方法,能够提高巨量转移过程的转移良率。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主体,所述背板主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多个键合区域,所述键合区域用于与LED芯片键合;可形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可形变层设置有多个贯通的第一开孔,一个所述第一开孔与一个所述键合区域对应,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的边缘位于对应的所述键合区域的外围;且所述可形变层背离所述背板主体的表面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LED芯片的厚度;其中,在将所述LED芯片与所述背板主体键合时,所述可形变层发生形变,以使得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键合区域之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LED芯片与所述背板主体键合时,所述可形变层发生形变后,所有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所述键合区域之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开孔分为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所述第一子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子孔的尺寸;其中,在将所述LED芯片与所述背板主体键合时,所述可形变层发生形变后,所述第一子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所述键合区域之内,所述第二子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所述键合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牺牲层,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主体和所述可形变层之间;所述牺牲层设置有多个贯通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所述键合区域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开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的边缘位于对应的所述键合区域的外围;优选地,所述可形变层可随所述牺牲层一并移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LED芯片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孔的内壁形状与所述LED芯片的外表面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自阳,宋玉华,董小彪,葛泳,谭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