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054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数据安全监控技术领域,获取数据安全监控平台中的传感器系统检测到的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安全交互,解析生成数据存储信息;对第一数据存储信息进行时钟校正设置时间戳,对第一数据信息进行标注,按照预设周期将标注好的第一数据存储信息进行缓存;获取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构建大数据信息安全融合模型,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融合成数据信息流,数据信息流被分成多个数据块,分别存储在数据空间中的存储节点;每个存储节点将融合的数据进行复制,获取数据信息副本,进行资源整合。提高了数据监控的安全性及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析和处理的效率。析和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安全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网络安全也就成了伴随互联网发展的热点话题。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等安全设备是保障网络环境安全的重要网络设备。在很多典型的网络环境中,比如公司内部网络,学校内部网络,都需要部署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安全监控平台来保证网络数据安全。
[0003]传统的数据安全监控平台数据监测状态的方式通常是通过访问设备的页面,查看设备的重要指标数据,比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等。也可以通过访问设备的命令行,获取设备的重要指标参数。但是上述传统的数据安全监控平台数据监测状态的方式都比较繁琐,特别是当设备数量较多时,工作量会剧增。当设备数量较多,且设备的运行场景差别较大时,难以针对每一台设备的安全状态逐一判别,不同性能的设备,其各个检查项的判别阈值也有一定的差异。
[0004]在线数据安全监控平台通过按照一定频率获取采集设备采集得到的设备数据,根据设备数据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的设备数据的获取频率、传输方式是固定工作参数,一经设定即在运行过程中无法修改,但被监测设备的设备情况各不相同,如果数据获取的频率设定过高则会造成内存算力的浪费,而设定过低则会不利于数据分析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数据安全监控平台中的传感器系统检测到的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解析生成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获取数据请求设备发起的请求数据,进行双向数据安全交互;S2、对监控数据库暂存的第一数据存储信息进行时钟校正设置时间戳,对第一数据信息进行标注,按照预设周期将标注好的第一数据存储信息进行缓存;S3、获取标注好的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数据请求设备接收的第二数据存储信息,构建大数据信息安全融合模型,将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融合成数据信息流;S4、将数据信息流被分成多个数据块,分别存储在数据空间中的存储节点;S5、每个存储节点将融合的数据进行复制,获取数据信息副本,计算时间总期望,进行资源整合。
[0006]进一步地,步骤S4中,设第i个存储节点中的数据块能够准确传输到下一存储节点的概率为,下一存储节点接收的数据块与自身存储的数据块的匹配度为:
;为第i个存储节点部署公钥;M个存储节点的执行数据匹配的平均耗时Ts为:;其中,为第i个存储节点接收数据的效率。
[0007]进一步地,步骤S5中,M个存储节点获取数据信息副本的时间总期望为:;其中,为期望参数。
[0008]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数据安全交互包括正向交互、数据解析和逆向交互,采集各个运行设备的运行数据,正向交互用于对采集的运行数据进行压缩,数据解析用于对压缩的数据进行解压和解析存储,逆向交互用于解密和身份验证。
[0009]进一步地,所述解析存储包括:对解压的数据进行分离生成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具体地,将解压的数据复制生成两个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将其中一个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发送至监控数据库暂存;将另一个第一数据存储信息进行解析生成多个第二数据存储信息,每个第二数据存储信息存储至适配的缓存容器。
[0010]进一步地,步骤S1中,加密解密的步骤如下:a)、初始化安全参数k,公共密钥pk和主密钥mk;b)、颁发身份标志,根据交互策略A对发起请求的数据请求设备的身份进行验证,若身份信息满足交互策略A,则视该发起请求的数据请求设备为诚实身份,为该发起请求的数据请求设备颁发密钥;c)、,enc为加密函数,输入公共密钥pk、请求数据m、交互策略A以及密钥,输出加密数据CT;d)、;keygen为密钥生成函数,输入公共密钥pk,主密钥mk,计算出属性哈希值集合作为私钥sk,解密得到解密密钥,将n个解密密钥合并为解密密钥集合;e)、,dec为解密函数。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运行设备、数据请求设备、传感器系统、数据安全监控平台和融合模型构建单元;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监控信息采集模块、正向交互装置、逆向交互装置和监控应用模块;所述监控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所述运行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数据,所述正向交互装置对采集的运行数据进行压缩,传送至所述监控应用模块进行解压、解析存储,生成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
由所述数据请求设备发起请求数据,所述监控应用模块接收到请求数据,对请求数据按照自定义协议对请求数据进行加密,发送至所述逆向交互装置进行数据解密和身份验证;融合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大数据信息安全融合模型,将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融合成数据信息流。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获取数据安全监控平台中的传感器系统检测到的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安全交互,解析生成数据存储信息;对第一数据存储信息进行时钟校正设置时间戳,对第一数据信息进行标注,按照预设周期将标注好的第一数据存储信息进行缓存;获取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构建大数据信息安全融合模型,设在数据空间中分布的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融合成数据信息流,数据信息流被分成多个数据块,分别存储在数据空间中的存储节点;每个存储节点将融合的数据进行复制,获取数据信息副本,进行资源整合。提高了数据监控的安全性及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附图中,为了更好、更清楚的描述系统中的各元件的工作原理,表现所述装置中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只是明显区分了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能构成对元件或结构内的信号传输方向、连接顺序及各部分结构大小、尺寸、形状的限定。
[0018]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数据安全监控平台中的传感器系统检测到的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解析生成第一数据存储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数据安全监控平台中的传感器系统检测到的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解析生成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获取数据请求设备发起的请求数据,进行双向数据安全交互;S2、对监控数据库暂存的第一数据存储信息进行时钟校正设置时间戳,对第一数据信息进行标注,按照预设周期将标注好的第一数据存储信息进行缓存;S3、获取标注好的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数据请求设备接收的第二数据存储信息,构建大数据信息安全融合模型,将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融合成数据信息流;S4、将数据信息流被分成多个数据块,分别存储在数据空间中的存储节点;S5、每个存储节点将融合的数据进行复制,获取数据信息副本,计算时间总期望,进行资源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设第i个存储节点中的数据块能够准确传输到下一存储节点的概率为,下一存储节点接收的数据块与自身存储的数据块的匹配度为:;为第i个存储节点部署公钥;M个存储节点的执行数据匹配的平均耗时Ts为:;其中,为第i个存储节点接收数据的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M个存储节点获取数据信息副本的时间总期望为:;其中,为期望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数据安全交互包括正向交互、数据解析和逆向交互,采集各个运行设备的运行数据,正向交互用于对采集的运行数据进行压缩,数据解析用于对压缩的数据进行解压和解析存储,逆向交互用于解密和身份验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存储包括:对解压的数据进行分离生成第一数据存储信息和第二数据存储信息,具体地,将解压的数据复制生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实君来骥李平舟赵佳琦曾婧李硕徐相森杨睿管嘉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