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介质双循环的浸没式相变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浸没式液冷服务器
,尤其涉及一种单介质双循环的浸没式相变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大都依靠冷空气给机器降温,但在数据中心里,仅仅依靠风冷已经不足以满足高热流密度服务器的散热要求。水冷或液冷有两大好处:它能把冷却剂直接导向热源,而不是像风冷那样间接制冷;和风冷相比,每单位体积所传输的热量即散热效率高达3500倍。水冷散热器在08年左右就出现在市场,惠普、IBM等服务器和其他一些专注于数据中心技术的公司都先后推出过水冷散热产品。
[0003]蒸发冷却从热学原理上,是利用制冷剂沸腾时的汽化潜热带走热量。由于液体的汽化潜热比比热要大很多,因此蒸发冷却的冷却效果更为显著。而在制冷剂蒸发成制冷剂蒸气后,需要不断地将制冷剂蒸汽冷却为液态,并将冷却后的液态制冷剂送回蒸发腔中。由此造成了结构复杂,并且容易造成能量在服务器中散失,降低了散热效果。
[0004]现有技术中,在制冷剂上方加装冷却元件来使上升的制冷剂蒸气冷凝为制冷剂液滴下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介质双循环的浸没式相变冷却装置,包括机箱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4)的正面设有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内设有主板(15),所述主板(15)的接口件(5)贯穿并延伸机箱本体(4)的上侧壁,所述机箱本体(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正面盖板(11),所述机箱本体(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面盖板(9),所述安装腔室内填充有氟化液,所述安装腔室的底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液泵(18),两个所述液泵(18)均通过导液装置连接有汇集通道槽(20),所述汇集通道槽(20)开设在机箱本体(4)的背侧壁上,所述汇集通道槽(2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出液口(21),所述机箱本体(4)的上侧开设有第一进液口(12),所述第二出液口(21)通过风冷装置连接有第一进液口(12),所述机箱本体(4)的背面开设有冷却腔室(25),所述冷却腔室(25)的侧壁内部开设有液涡轮泵叶片腔室(38)和气涡轮泵叶片腔室(42),所述液涡轮泵叶片腔室(38)内部转动连接有液涡轮泵叶片(39),所述气涡轮泵叶片腔室(42)内部转动连接有气涡轮泵叶片(41),所述气涡轮泵叶片(41)的转轴通过磁力传动联轴器(40)连接有液涡轮泵叶片(39)的转轴,所述安装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14),每个所述排气孔(14)均与气涡轮泵叶片腔室(42)连通,所述气涡轮泵叶片腔室(42)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竖直通道(43),每个所述竖直通道(43)的一端均开设有气涡轮腔出口(37),所述气涡轮腔出口(37)的一端与冷却腔室(25)相连通,所述冷却腔室(25)的侧壁上设有菱形凸块,所述菱形凸块上开设有第一流通槽(36)和第二流通槽(35),所述菱形凸块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24),所述第一进液口(12)底端与第一流通槽(36)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通槽(36)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进液口(19),多个所述第二进液口(19)与液涡轮泵叶片腔室(38)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通槽(35)的一端与液涡轮泵叶片腔室(38)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通槽(35)的另一端通过降温装置连接与安装腔室相连通,所述冷却腔室(2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冷凝片(23),所述冷却腔室(25)内设有冷凝回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介质双循环的浸没式相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液装置包括导流通槽(29)和特斯拉阀槽(30),每个所述导流通槽(29)和每个特斯拉阀槽(30)均开设在机箱本体(4)的背面侧壁,所述导流通槽(29)的一端开设有吸液口(17),所述导流通槽(29)的另一端开设有泵进液口(28),每个所述吸液口(17)与安装腔室内部相连通,每个所述泵进液口(28)与每个液泵(18)的输入端相连接,每个所述特斯拉阀槽(30)的底端开设有泵出液口(27),每个所述泵出液口(27)与每个液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士诚,刘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碳酸钠网络文化传媒工作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