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连续相钻井液体系及制备方法、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钻井液
,具体涉及一种双连续相钻井液体系及制备方法、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是目前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最常用的两种钻井液体系。相比较而言,两种钻井液体系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0003]水基钻井液由坂土、降滤失剂、磺化类抗温材料、防塌材料、润滑剂、pH调节剂以及加重剂等处理剂组成。与油基钻井液相比,水基体系具有切力更高、携岩能力更强、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但在钻遇强水敏及破碎性等复杂地层时滤液对矿物的水化作用容易引起缩颈或地层垮塌,地层坍塌周期短,井下安全风险高。
[0004]而油基钻井液是以油为连续相的油包水体系,由有机土、乳化剂、降滤失剂、流型调节剂、氯化钙、氧化钙等处理剂组成,油基体系通过在地层表面形成油膜,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阻缓水相滤液对复杂地层易水化矿物的水化膨胀,有助于提高井壁稳定性,延长井眼安全周期,但其对后期固井处理较麻烦,环保低,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连续相钻井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连续相钻井液体系包括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所述水基钻井液和所述油基钻井液均为连续相;所述水相钻井液包括膨润土、pH调节剂、粘土稳定剂、水基降滤失剂、封堵防塌剂、第一加重剂、破乳剂和水;所述油基钻井液包括有机土、油基降滤失剂、润湿剂、第二加重剂和基础油;所述水基钻井液和所述油基钻井液体积比为30:70~70:30;优选地,所述水基钻井液和所述油基钻井液体积比为35:65~65:35;更优选地,所述水基钻井液和所述油基钻井液体积比为40:60~60: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钻井液,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水100份,膨润土0.1
‑
15份,pH调节剂0.02
‑
0.3份,粘土稳定剂0.05
‑
0.3份,水基降滤失剂0.5
‑
4.0份,封堵防塌剂0.5
‑
4.0份,第一加重剂1
‑
55份,破乳剂0.1
‑
3.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钻井液,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水100份,膨润土0.5
‑
10.0份,pH调节剂0.03
‑
0.2份,粘土稳定剂0.06
‑
0.3份,水基降滤失剂1.0
‑
3.0份,封堵防塌剂1.0
‑
3.5份,第一加重剂2
‑
50份,破乳剂0.3
‑
2.5份。4.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钻井液,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更优选地,水100份,膨润土0.5~8.0份,pH调节剂0.05~0.2份,粘土稳定剂0.1~0.25份,水基降滤失剂1.0~2.5份,封堵防塌剂1.5~3.0份,第一加重剂5~45份,破乳剂0.5~2.0份。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钻井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基钻井液,各组
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础油100份,有机土0.1
‑
10份,油基降滤失剂0.5
‑
6.0份,润湿剂0.1
‑
5份,第二加重剂10
‑
80份。6.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钻井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基钻井液,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基础油100份,有机土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强,金军斌,刘贵传,徐江,李雄,张国,王伟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