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泡限量酒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21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餐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泡限量酒盅。它由杯体和导流面构成。导流面处于杯体内并与杯体为一个整体。导流面由一斜向平面和一弧面构成。所述斜向平面的上边缘与杯口相接,斜向平面下边缘与弧面相切,斜向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0°夹角。所述弧面的半径以及弧面横截面的圆心与杯底的距离均为杯体的内直径的2/3,且弧面横截面的圆心处于杯体的内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倒啤酒时,液体对杯底的竖直冲击,因此大幅度减少了液泡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餐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泡限量酒盅
技术介绍
在往杯中倒啤酒时,需要酒液沿着杯内壁留下,以免液体直接与杯底冲击而产生的大量气泡溢出酒杯。而现有的啤酒杯,其内部空间通常为圆柱形。这就给沿着杯壁倒酒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倒酒时不易出现气泡的无泡限量酒 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无泡限量酒盅由杯体和导流面构成。导流面处于杯体内并与杯体为一个整体。导流面由一斜向平面和一弧面构成。所述斜向平面的上边缘与杯口相接,斜向平面下边缘与弧面相切,斜向平面与竖直方向成IO。夹角。所述弧面的半径以及弧面横截面的圆心与杯底的距离均为杯体的内直径的2/3,且弧面横截面的圆心处于杯体的内壁上。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 1.在往本专利技术中倒酒时,酒液先后沿着斜面和弧面流至杯底,在此过程中,液体流动方向从直线到流线形过度,大大降低了液体对杯底的竖直冲击,因此大幅度减少了液泡的产生。同时,导流面也降低了人们沿着杯壁倒啤酒的难度。 2.由于导流面占据了杯体内的一部分容积,与普通啤酒杯相比,本专利技术降低了每一杯啤酒的量,也起到了避免过度饮酒的作用。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体2.导流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无泡限量酒盅由杯体1和导流面2构成。导流面2处于杯体1内并与杯体1为一个整体。导流面2由一斜向平面和一弧面构成。所述斜向平面的上边缘与杯口相接,斜向平面下边缘与弧面相切,斜向平面与竖直方向所成夹角a为10° 。所述弧面的半径R以及弧面横截面的圆心与杯底的距离均为杯体1的内直径D的2/3,且弧面横截面的圆心处于杯体l的内壁上。权利要求一种无泡限量酒盅,由杯体和导流面构成,其特征是导流面处于杯体内并与杯体为一个整体,导流面由一斜向平面和一弧面构成,所述斜向平面的上边缘与杯口相接,斜向平面下边缘与弧面相切,斜向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0°夹角,所述弧面的半径以及弧面横截面的圆心与杯底的距离均为杯体的内直径的2/3,且弧面横截面的圆心处于杯体的内壁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餐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泡限量酒盅。它由杯体和导流面构成。导流面处于杯体内并与杯体为一个整体。导流面由一斜向平面和一弧面构成。所述斜向平面的上边缘与杯口相接,斜向平面下边缘与弧面相切,斜向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0°夹角。所述弧面的半径以及弧面横截面的圆心与杯底的距离均为杯体的内直径的2/3,且弧面横截面的圆心处于杯体的内壁上。本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倒啤酒时,液体对杯底的竖直冲击,因此大幅度减少了液泡的产生。文档编号A47G19/22GK101773356SQ201010003110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佘玲 申请人: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泡限量酒盅,由杯体和导流面构成,其特征是:导流面处于杯体内并与杯体为一个整体,导流面由一斜向平面和一弧面构成,所述斜向平面的上边缘与杯口相接,斜向平面下边缘与弧面相切,斜向平面与竖直方向成10°夹角,所述弧面的半径以及弧面横截面的圆心与杯底的距离均为杯体的内直径的2/3,且弧面横截面的圆心处于杯体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