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花正良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转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06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转运床,包括转运床主体,所述转运床主体的底部设有第二缓冲机构,且转运床主体的下方通过第二缓冲机构活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支腿的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机构,且支腿的下方通过第一缓冲机构活动安装有轮座,轮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医疗转运床,可以使得该转运床主体在转运移动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减震缓冲性能,大大减小了以往因遇到不平坦路面而使转运床主体所受到的震动,进而避免以往因震动过大而造成转运床主体上病人二次伤害的弊端,大大保障了病人在转运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有利于减小转运过程中二次风险的发生。过程中二次风险的发生。过程中二次风险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转运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医疗转运床。

技术介绍

[0002]病人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大都需要静卧,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将并病人从病床运移送至其它科室或者病床时,因而通常就会使用到医疗转运床。如现有技术专利CN213098845U公开了一种医疗转运床,包括轮子、承重机构、转运机构、担架板、安装槽、支撑机构、固定柱、滑杆、弹簧、丝牙、底座、拉扯机构、拉杆、安装座、螺杆、固定片及悬挂机构。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医疗转运床,在转运过程中的减震性能较差,当转运床遇到不平坦的路面时就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进而容易因震动过大而造成床上病人的二次伤害,致使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医疗转运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疗转运床。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医疗转运床,包括转运床主体,所述转运床主体的底部设有第二缓冲机构,且转运床主体的下方通过第二缓冲机构活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支腿的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机构,且支腿的下方通过第一缓冲机构活动安装有轮座,轮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脚轮;
[0007]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设于支腿底端内部的第一缓冲腔,轮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活动延伸至第一缓冲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块,第一活动块的顶部与第一缓冲腔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支腿的底端与轮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支撑杆上的第一缓冲弹簧;
[0008]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运床主体底部两端的缓冲支柱,支撑板的两端内部均设有第二缓冲腔,且缓冲支柱的底端活动延伸至第二缓冲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的底部与第二缓冲腔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运床主体与支撑板之间的多个减震弹片。
[0010]优选的,多个减震弹片等距离间隔排布设置在转运床主体与支撑板之间,且减震弹片整体呈“Z”字形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第一缓冲腔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且滑块滑动安装于滑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活动孔,且支撑杆活动贯穿于活动孔。
[0013]优选的,所述转运床主体的顶部左端还设置有床头板,且床头板上固定安装有输液支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中,当遇到不平坦的路面而产生较大的震动时,脚轮和轮座就会整体向上缓冲活动,而轮座上移时会对第一缓冲弹簧压缩缓冲,同时还通过支撑杆使得第一活动块上移并对缓冲气囊压缩缓冲,这样通过第一缓冲弹簧的形变以及缓冲气囊内部气体的压缩缓冲,能够大大消耗一部分过大的震动;
[0016]与此同时,第一缓冲弹簧和缓冲气囊压缩缓冲时还会相对使得支腿上移,支腿上移会使支撑板上移缓冲,支撑板上移时又会对减震弹片压缩,同时还通过支撑板上的第二缓冲腔底部内壁来对第二缓冲弹簧压缩,这样通过减震弹片和第二缓冲弹簧的形变,能够进一步抵消一部分过大的震动;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医疗转运床,可以使得该转运床主体在转运移动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减震缓冲性能,大大减小了以往因遇到不平坦路面而使转运床主体所受到的震动,进而避免以往因震动过大而造成转运床主体上病人二次伤害的弊端,大大保障了病人在转运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有利于减小转运过程中二次风险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疗转运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B部分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转运床主体;2、支撑板;3、支腿;4、轮座;5、脚轮;6、第一缓冲弹簧;7、支撑杆;8、第一活动块;9、缓冲气囊;10、第一缓冲腔;11、减震弹片;12、第二缓冲腔;13、第二缓冲弹簧;14、第二活动块;15、缓冲支柱;16、床头板;17、输液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3,一种医疗转运床,包括转运床主体1,所述转运床主体1的底部设有第二缓冲机构,且转运床主体1的下方通过第二缓冲机构活动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3,支腿3的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机构,且支腿3的下方通过第一缓冲机构活动安装有轮座4,轮座4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脚轮5;
[0024]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设于支腿3底端内部的第一缓冲腔10,轮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顶端活动延伸至第一缓冲腔10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块8,第一活动块8的顶部与第一缓冲腔10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9;支腿3的底端与轮座4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支撑杆7上的第一缓冲弹簧6;
[0025]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运床主体1底部两端的缓冲支柱15,支撑板2的两端内部均设有第二缓冲腔12,且缓冲支柱15的底端活动延伸至第二缓冲腔1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14,所述第二活动块14的底部与第二缓冲腔12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3。本技术中,可以使得该转运床主体1在转运移动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减震缓冲性能,大大减小了以往因遇到不平坦路面而使转运床主体1所受到的震动,进而
避免以往因震动过大而造成转运床主体1上病人二次伤害的弊端,大大保障了病人在转运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有利于减小转运过程中二次风险的发生。
[0026]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二缓冲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运床主体1与支撑板2之间的多个减震弹片11;多个减震弹片11等距离间隔排布设置在转运床主体1与支撑板2之间,且减震弹片11整体呈“Z”字形结构。
[0027]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活动块8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第一缓冲腔10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且滑块滑动安装于滑槽内;所述第一缓冲腔10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活动孔,且支撑杆7活动贯穿于活动孔;所述转运床主体1的顶部左端还设置有床头板16,且床头板16上固定安装有输液支架17。
[0028]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医疗转运床,是通过脚轮5进行移动转运的,当遇到不平坦的路面而产生较大的震动时,脚轮5和轮座4就会整体向上缓冲活动,而轮座4上移时会对第一缓冲弹簧6压缩缓冲,同时还通过支撑杆7使得第一活动块8上移并对缓冲气囊9压缩缓冲,这样通过第一缓冲弹簧6的形变以及缓冲气囊9内部气体的压缩缓冲,能够大大消耗一部分过大的震动;与此同时,第一缓冲弹簧6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转运床,包括转运床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主体(1)的底部设有第二缓冲机构,且转运床主体(1)的下方通过第二缓冲机构活动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3),支腿(3)的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机构,且支腿(3)的下方通过第一缓冲机构活动安装有轮座(4),轮座(4)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脚轮(5);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设于支腿(3)底端内部的第一缓冲腔(10),轮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顶端活动延伸至第一缓冲腔(10)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块(8),第一活动块(8)的顶部与第一缓冲腔(10)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9);支腿(3)的底端与轮座(4)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支撑杆(7)上的第一缓冲弹簧(6);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运床主体(1)底部两端的缓冲支柱(15),支撑板(2)的两端内部均设有第二缓冲腔(12),且缓冲支柱(15)的底端活动延伸至第二缓冲腔(12)内并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彦龙
申请(专利权)人:花正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