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00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以及包围转子的定子;壳体,其具有收纳马达的马达收纳部;流体,其积存于壳体内;流路,其供流体流动;以及泵,其压送流路内的流体。流路具有:管状的壳体内流路,其配置于马达收纳部的内部,且设置有向马达提供流体的提供孔;管部,其配置于马达收纳部的内部,且对泵和壳体内流路之间进行中继;以及侧壁内流路,其设置于壳体的壁部,且连接管部和壳体内流路。管部和壳体内流路通过连结部相互连接。过连结部相互连接。过连结部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装设于电动汽车的驱动装置的开发盛行。在这样的驱动装置中装设有对旋转电机的定子进行冷却的冷却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由冷却器冷却并由泵压送的流体向马达的内外提供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269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专利文献1中,经由冷却器和泵使冷却水循环的流路配置在壳体的外侧。因此,需要在壳体的外部设置配管,存在驱动装置容易大型化的问题。
[0005]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小型化的驱动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以及包围所述转子的定子;壳体,其具有收纳所述马达的马达收纳部;流体,其积存在所述壳体内;流路,其供所述流体流动;以及泵,其压送所述流路内的所述流体。所述流路具有:管状的壳体内流路,其配置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内部,且设有向所述马达提供所述流体的提供孔;管部,其配置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内部,且在所述泵和所述壳体内流路之间进行中继;以及侧壁内流路,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壁部,且连接所述管部和所述壳体内流路。所述管部和所述壳体内流路通过连结部相互连接。专利技术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能够小型化的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概念图。图2是在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中绕输出轴线J3配置的轴承及轴承座的立体图。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齿轮罩的主视图。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变形例的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从齿轮收纳部侧观察一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的主视图。图7是沿着图6的VII

VII线的壳体主体的剖视图。图8是一实施方式的流路部件的立体图。图9是变形例的流路部件的示意图。图10是变形例1的驱动装置101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变形例2的驱动装置201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驱动装置1装设于位于水平路面上的车辆时的位置关系,规定重力方向来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地示出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的XYZ坐标系。
[0010]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示出铅垂方向(即上下方向),+Z方向为上侧(重力方向的相反侧),

Z方向为下侧(重力方向)。另外,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示出装设有驱动装置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

X方向是车辆前方(前后方向一侧),+X方向是车辆后方(前后方向另一侧)。但是,也可以是+X方向为车辆前方,

X方向为车辆后方。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示出车辆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
[0011]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与马达轴线J1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即马达轴线J1的轴周围简称为“周向”。但是,上述的“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
[0012]<驱动装置>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的概念图。另外,图1伴随模式化,各部分的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有时与实际的位置关系不同。特别是,在图1中,中间轴线J2和输出轴线J3图示为上下方向位置相互反转。
[0013]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装设于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车辆,作为其动力源使用。
[0014]驱动装置1具备马达2、传递机构3、逆变器7、壳体6、积存在壳体6内的流体O、泵8、冷却器9、多个轴承5A、5B、5C、5D、5E、5F、5G、5H、流路90、制冷剂L、制冷剂流路70。
[0015]壳体6具有收纳马达2的马达收纳部81、收纳传递机构3的齿轮收纳部82、收纳逆变器7的逆变器收纳部89。齿轮收纳部82位于马达收纳部81的轴向另一侧(

Y侧)。逆变器收纳部89位于马达收纳部81的上侧。
[0016]<马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2是内转子型的三相交流马达。马达2兼有作为电动机的功能和作为发电机的功能。
[0017]马达2具备: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1为中心旋转的转子20;以及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的定子30。本实施方式的马达2是在定子30的内侧配置转子20的内转子型马达。
[0018]定子30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0。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线圈31、介于定子铁芯32与线圈31之间的绝缘体(省略图示)。定子30保持在壳体6中。
[0019]转子20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1为中心旋转。转子20具有马达轴21A、固定于马达轴21A的外周面的转子铁芯24、固定于转子铁芯的转子磁铁(省略图示)。转子20的转矩被传递到传递机构3。
[0020]马达轴21A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沿轴向延伸。马达轴21A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旋转。马达轴21A是在内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中空部的中空状的轴。马达轴21A经由轴承5C、5D可旋转地支撑于壳体6。
[0021]定子30保持在壳体6中。定子30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0。定子30具有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环状的定子铁芯32、安装在定子铁芯32上的线圈31、介于定子铁芯32与线圈31之间的绝缘体(省略图示)。定子铁芯32从环状的磁轭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具有多个磁极齿(省略图示)。在磁极齿之间配置有线圈线。位于相邻的磁极齿之间的间隙内的线圈线构成线圈31。绝缘体由绝缘材料制成。
[0022]<传递机构>传递机构3传递马达2的动力并输出到输出轴55。传递机构3具有减速装置3a和差动装置3b。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经由减速装置3a传递至差动装置3b。减速装置3a是各齿轮的轴心平行配置的平行轴齿轮类型的减速器。差动装置3b在车辆转弯时吸收左右车轮的速度差并向左右两轮传递相同的转矩。
[0023]传递机构3具有第一轴(轴)21B、第二轴(轴)45、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差动装置3b具有齿圈51、差速器壳体50以及配置在差速器壳体50的内部的差动机构部50c。即,传递机构3具有第一轴21B、第二轴45、多个齿轮41、42、43、51、差速器壳体50、差动机构部50c。
[0024]第一轴21B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第一轴21B与马达轴21A配置在同轴上。第一轴21B在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与马达轴21A的轴向另一侧(

Y侧)的端部连接。由此,第一轴21B从轴向另一侧与转子20连接。
[0025]第一轴21B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的外径比马达轴21A的轴向另一侧(

Y侧)的端部的内径小。在第一轴21B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的外周面以及马达轴21A的轴向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具有:马达,该马达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和包围所述转子的定子;壳体,该壳体具有收纳所述马达的马达收纳部;流体,该流体积存在所述壳体内;流路,该流路供所述流体流动;以及泵,该泵压送所述流路内的所述流体,所述流路具有:管状的壳体内流路,该壳体内流路配置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内部,且设有向所述马达提供所述流体的提供孔;管部,该管部配置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内部,且在所述泵与所述壳体内流路之间进行中继;以及侧壁内流路,该侧壁内流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壁部,且连接所述管部和所述壳体内流路,所述管部和所述壳体内流路通过连结部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管部、所述壳体内流路以及所述连结部由作为单一部件的流路部件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管部和所述壳体内流路相互并行地延伸,所述连结部沿着所述管部和所述壳体内流路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连结部设有贯穿孔。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流路部件具有加强所述连结部的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在所述流路部件上设有由所述管部、所述壳体内流路、所述连结部和所述肋包围的凹部,所述连结部和所述肋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贯穿孔。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恵介石川勇树土井创太大庭広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