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嘉俊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84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柱,相邻所述支柱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的横截面为U形设置,所述方形框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穿孔,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可以将生活垃圾和杂物先进行一次清理,避免生活垃圾、杂物与淤泥等混合,清理时可以起到垃圾分类的处理的效果,同时将淤泥,泥沙和杂物进行分离处理,可以降低排水堵塞,排水不畅的效果,同时便于人工清理,降低这些垃圾在长时间下产生难闻的臭味,导致影响周边的生活环境的概率且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给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给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设施的总称。给排水系统是任何建筑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这几个系统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道路给排水是给排水系统中的一部分,道路排水设施的作用,是迅速排除路面、地面径流和各种城市废水,防止积水,降低过高的地下水位和排除渗入路面结构层以及路基的水,以保证路基稳定,延长路面使用年限,维持车辆及行人的正常交通和安全,并使道路整洁卫生。
[0003]现有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雨水流入排水槽时会夹带泥土、生活垃圾和杂物,长期下来,杂物堆积在排水槽的内侧底部,会影响排水效率,甚至导致排水堵塞,排水不畅,同时这些垃圾在长时间下会产生难闻的臭味,导致影响周边的生活环境,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解决了排水堵塞,排水不畅和产生臭味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柱,相邻所述支柱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的横截面为U形设置,所述方形框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的横截面为L形设置,所述第一排污管的L形设置靠近框体的内腔底部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的横截面为L形设置,所述框体的内腔右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排污管的L形设置较长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穿孔的内腔,所述框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方形框的左侧处与第一排污管靠近框体的内腔右侧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相邻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内腔共同贯穿有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边缘靠近中心处固定套设有绞龙叶片,所述方形框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与框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处共同固定连接有倾斜板,所述框体的内腔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框,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
[0007]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左侧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且所述第三轴承的内腔贯穿有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为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的左端处均固定连接有锥形
齿轮,且两个锥形齿轮为啮合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盘,且所述圆盘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且所述第二固定柱的顶端铰接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靠近左侧处铰接有第一固定柱。
[0010]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第三穿孔,且所述第三穿孔的内腔贯穿有推杆,且所述推杆的底部靠近左端处与第一固定柱的顶端为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所述推板的底部处铰接有刮板,且所述刮板的底端与第一过滤网的顶部处为贴合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框体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储罐,且所述储罐的横截面为L形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右侧靠近中心处与储罐的L形设置较长的一端左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相邻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处共同活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框,且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储罐的L形设置较长的一端顶部铰接有盖板,且所述盖板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框体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且所述第一挡块的顶部与盖板的底部为贴合设置。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可以将生活垃圾和杂物先进行一次清理,避免生活垃圾、杂物与淤泥等混合,清理时可以起到垃圾分类的处理的效果,同时将淤泥,泥沙和杂物进行分离处理,可以降低排水堵塞,排水不畅的效果,同时便于人工清理,降低这些垃圾在长时间下产生难闻的臭味,导致影响周边的生活环境的概率且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7]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18]图4为部件拉手和盖板的局部俯视图。
[0019]图中标号:1、框体;2、方形框;3、固定板;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支撑板;7、第一固定柱;8、第二固定柱;9、圆盘;10、推杆;11、推板;12、倾斜板;13、第一过滤网;14、拉手;15、第一挡块;16、盖板;17、储罐;18、第二过滤网;19、第二固定块;20、阀门;21、第二排污管;22、支柱;23、绞龙叶片;24、连接杆;25、刮板;26、第一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
[0022]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3]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4]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25]图4为部件拉手和盖板的局部俯视图。
[0026]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包括,包括框体1,框体1的左侧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且支撑板6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内腔贯穿有第二转轴5,第二转轴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盘9,且圆盘9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8,且第二固定柱8的顶端铰接连接杆24,且连接杆24的顶部靠近左侧处铰接有第一固定柱7,且第二转轴5的底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为固定连接,且第二转轴5与第一转轴4的左端处均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且两个锥形齿轮为啮合设置,框体1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第三穿孔,且第三穿孔的内腔贯穿有推杆10,且推杆10的底部靠近左端处与第一固定柱7的顶端为固定连接,且推杆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1,且推板11的底部处铰接有刮板25,且刮板25的底端与第一过滤网13的顶部处为贴合设置,框体1的右侧靠近中心处与储罐17的L形设置较长的一端左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9,且相邻第二固定块19的顶部处共同活动连接有第二过滤框,且第二过滤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8,储罐17的L形设置较长的一端顶部铰接有盖板16,且盖板16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拉手14,框体1的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柱(22),相邻所述支柱(2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方形框(2),所述方形框(2)的横截面为U形设置,所述方形框(2)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排污管(26),所述第一排污管(26)的横截面为L形设置,所述第一排污管(26)的L形设置靠近框体(1)的内腔底部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20),所述阀门(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污管(21),所述第二排污管(21)的横截面为L形设置,所述框体(1)的内腔右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排污管(21)的L形设置较长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穿孔的内腔,所述框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方形框(2)的左侧处与第一排污管(26)靠近框体(1)的内腔右侧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相邻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内腔共同贯穿有第一转轴(4),且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侧边缘靠近中心处固定套设有绞龙叶片(23),所述方形框(2)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与框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处共同固定连接有倾斜板(12),所述框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框,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左侧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且所述支撑板(6)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且所述第三轴承的内腔贯穿有第二转轴(5),且所述第二转轴(5)的底端与电机的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翠萍彭耀铿万鸟何嘉俊林翠洁官满建郑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何嘉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