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979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所提供的一种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电工钢到达连轧机组前的温度为100~380℃;控制所述电工钢到达所述连轧机组的第1机架至第i机架出口处的温度依次升高;控制所述电工钢到达所述连轧机组的第i+1机架至第n机架的温度依次降低;其中,所述电工钢到达第i+1机架出口的温度低于第i机架出口的温度,n为所述连轧机组的机架数量,n≥5,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工钢冷轧
,具体涉及一种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工钢是一种硅铁合金,也可称为取向硅钢,可用于制作变压器的铁芯等电器件。取向硅钢硅含量越高,其电磁性能越好,但是其塑性显著下降,脆性增加,轧制加工性能显著下降。
[0003]目前,为了克服取向硅钢脆性高导致的易断带问题,冷轧大多是采用可逆轧机进行冷轧,在两道次之间可以时效处理,以提高其加工性能,但是采用可逆轧机轧制会降低生产效率,采用冷连轧轧制电工钢虽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易发生断带,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降低了电工钢在冷连轧过程中的断带风险,提高了轧制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电工钢到达连轧机组前的温度为100~380℃;控制所述电工钢到达所述连轧机组的第1机架至第i机架出口处的温度依次升高;控制所述电工钢到达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电工钢到达连轧机组前的温度为100~380℃;控制所述电工钢到达所述连轧机组的第1机架至第i机架出口处的温度依次升高;控制所述电工钢到达所述连轧机组的第i+1机架至第n机架的温度依次降低;其中,所述电工钢到达第i+1机架出口处的温度低于第i机架出口处的温度,n为所述连轧机组的机架数量,n≥5,i≤n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工钢到达连轧机组前的温度为100~380℃,具体包括:获得电工钢的冷连轧速率V;在所述冷连轧速率Vb时,控制所述电工钢到达连轧机组前的加热温度T1为130~380℃;在所述冷连轧速率V≥b时,控制所述电工钢到达连轧机组前的加热温度T2为100~300℃,b的取值为150~350mpm,T1>T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工钢中的Si的质量分数、T1和T2符合下述关系:在所述Si的质量分数为3~3.5%时,所述T1为130~230℃,所述T2为100~150℃;在所述Si的质量分数为3.5%Si≤5%时,所述T1为180~380℃,所述T2为150~3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与所述T2的差值为30~80℃。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电工钢到达第1机架出口处的温度为120~200℃,控制所述电工钢到达第i机架出口处的温度为200~35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工钢的冷连轧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机架至第i机架的进入辊缝的润滑乳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学昌刘玉金马家骥张叶成徐厚军胡志远曹静张保磊范正军刘利刘海超刘磊谢宇赵彦东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